“是。”扶苏沉声道,“正因儿臣乃是大秦太子,就更该负担起这份责任。我大秦与匈奴几乎年年都有战事,每次纵使打赢了,也是损失惨重,儿臣不忍见百姓因此流离失所,愿留在边疆,修筑长城!”
最后几个字铿锵有力,让在场所有人都忍不住屏住了呼吸。
扶苏是太子,他本可在咸阳城中享福,而不必亲自来做这些事情,所以此刻他主动请缨,朝臣都因此受到震动,就算是近来对扶苏有几分不满的秦始皇,也不由对自己这个儿子刮目相看。
明面上看,留在边疆,远离都城,对扶苏来说,并不是好事。但实际上,秦始皇不得不承认,扶苏这一步走得十分精妙。
经此一事之后,扶苏在朝野之中的声望必定大涨,将来施政时当然就会减少许多阻碍。而且因为他远离咸阳,接触不到朝廷的重心,使得始皇自己对他的忌惮也减少到了最小,不管从哪方面来说,都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这让秦始皇骤然意识到,不知不觉之间,自己的大儿子已经成长到了这个地步了。进退有据,有礼有节,与自己完全不同,却已经能够从他身上看到初初显露出的锋芒。
他的心思起伏不定,最终还是停留在对于自己拥有这样的继承人,大秦将来会有这样一位君王的欣慰上。
二世三世以至万世,让大秦国祚永存,这的确是秦始皇最想要的东西,并不只是说说而已。哪怕他生性多疑,但是知道自己的继承人如此优秀,也是非常高兴的。加上扶苏一直表现出来的都是谦和有礼,对自己这个父皇也是绝对的尊敬,所以看在始皇眼里,自然是好多过不好。
最后,他微微颔首,算是许可了扶苏的请求,“也罢,朕年轻时,亦曾多方征战,乃有今日。我大秦马上得天下,你身为皇室子弟,岂可不知兵事?如今你能在边疆生活几年,增长阅历见识,也是好事。”
“儿臣谢父皇成全,必当尽心竭力,永固我大秦江山!”扶苏高声道。
这就不单只是对这一次差事的保证,隐隐也在保证,将来他继承大统之后,也会继续这么做。但这一次,始皇没有怀疑他,而是看着他,脸上露出了几分欣慰之情。
“好!”始皇站起身,扬声道,“朕命,上郡以北诸新纳之地,置九原郡,从汉中,河东,太原等地,迁民实边!蒙恬为征虏大将军,统领北地,上郡,九原,雁门,云中,代郡诸郡兵马,驻守边疆,务必不使胡人入关侵扰!命太子扶苏为监军,并主管长城修建事宜!”
“臣等遵旨!”
……
征虏大将军行辕内。
蒙恬松了一口气,笑着道,“终于定下来了。我这段时日提心吊胆,生怕出了什么差错。现下想来,还是不及公子成竹在胸。”
扶苏微微弯了弯唇角,“非是胸有成竹,不过孤注一掷。”
为了这件事,他筹谋了太久,不会允许有任何的闪失和差错。
蒙恬闻言,忍不住问道,“其实我不太明白,公子为何一定要到这里来?须知虽然如今公子身份尊贵,但若是常年远离咸阳,究竟有些不妥。万一有人趁此机会,兴风作浪,恐怕对公子也并非好事。”
扶苏看了蒙恬一眼。他之所以会这么选择,当然是有原因的。
第一就是秦始皇所说的那样,大秦征战天下,一统六国,但是这一切并不是结束,而只是开始。现在的大秦看似强盛,实则危机四伏。他要做个守成之君,其实并没有那么容易。对扶苏来说,如果自己能够掌握一部分军队,在军中拥有足够的威信,那是最好不过的。
之前因为荷华的提议,军队已经进行了改制,现在除了京中的禁军之外,大秦最好的军队,全部都驻守在边疆,尤其是跟匈奴接壤的这几个郡。
这几个地方对大秦的军事意义不言而喻,为了能让始皇放心自己到这里来,扶苏可谓是煞费苦心。
从去年开始,他就已经跟蒙恬计划好了,从匈奴入侵,打了胜仗却用光了国库的钱粮,到让荷华去刺激那些方士,使得他们拿出了“亡秦者胡”这个所谓得自仙山的提示,最后水到渠成,让始皇任命蒙恬为征虏大将军的同时,自己也借由修筑长城之事留了下来。
至于第二个原因,便是为了消除始皇对自己的戒心和忌惮。
扶苏很明白,之前他做的那些事情,已经在始皇心里留下了痕迹,如果自己继续留在咸阳,恐怕始皇坐立难安之下,反而会对自己越来越戒备。反而是如今这样,远离国都,会让始皇更加放心。
反正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了,现在他的名声传遍天下,是众望所归的太子,就算暂时离开,但有了修长城的功劳在,也不会让人将他忘记。
第三个原因,恐怕就是眼前这个人了。
对扶苏来说,蒙恬并不只是臣子。上辈子自己被发配到上郡来做监军的时候,还是个骄傲的皇子,又什么都不懂,多得蒙恬一直照拂,也算君臣相得。这队扶苏来说是好事,可对蒙恬却未必。——最后自己落到那样的地步,拔剑自刎,扶苏不相信胡亥会放过蒙恬,只怕他的下场也不比自己好多少。
他没有问过荷华蒙恬的结局,但是从荷华提到蒙恬时的表情来看,至少直到两千多年后,蒙恬的名字仍然有人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