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穿越重生>中华苍穹>第一百四十七章 诸位辅佐,朕之大幸
的重要性,就一直是光绪工作的重心。

“英国人为避免刺激我们,舰队司令都不坐军舰了。你说我们用不用为避免刺激日本而撤去太平洋舰队?”光绪看看众人:“答案很明显是,不用。所以请诸位记住,只有自己强大了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下面大家都来说说。这仗后面该怎么打。”

“那有什么好讨论的。”欧阳振华站起来就说:“调第一师南下,合并沧州七万清军,我有把握一仗击溃日军第二师团。然后回师歼灭辽东日军残部,最后集合全部主力收复朝鲜。皇上,最多三个月可以彻底结束战事。”

“坐下来说。”光绪抬手示意了一下:“朕相信,有人会有不同的意见。”

“的确,单纯从军事角度上考虑,的确能做到如同欧阳将军所言。但总体来看,却不是最佳的选择。”王士珍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征清日军全军覆没,朝鲜得而复失。对于输的一干二净的日本政府而言。已经没有投降的必要了。我们不可能登陆日本作战,即使用海军封锁日本,也会遭到在日本有利益的各国抗议。尤其是英国。所以接下来战争应该是利用日本残余兵力为诱饵,迫使日本为保存力量而投降赔款。此外,在英国日本建有两艘万吨战列舰。如果日本不投降,战事不结束。那这两艘战列舰也不可能开回国。所在要让日本人看到希望。现在战略主动权在皇上手上。就看皇上想怎么打了。”

“我插一句。”林启兆翻开手中的册子:“跟据到目前为止的统计数据,从准备清日战争以来,花在军火、修建炮台和后勤物资上的支出就高达二亿两白银,其中组建和训练太平洋舰队的开支就是一亿一千万两白银。清日开战以来光是辽东一带的民间损失就高达四千万两。山东一带因为战事还未结束还没有统计,估计只多不少。民间要重建,还有战死将士的抚恤金等等。加上日本人肯定不会就此认输。还要为将来战事做准备。所以我们急须取得战争赔款来填补财政不足。”

林启兆的话让在场众人都出身冷汗,真没想到前前后后花了这么多钱。欧阳振华摸了把额头说:“你们说怎么打,我就怎么打,新军绝对配合。”

“如果只是针对日本还好办。只是这场清日之战牵扯面太大了。现在主动权在皇上手上,就看皇上想怎么打了。”唐绍仪很隐晦的提起了朝廷之争,并强调主动权的问题。如果此时皇上要强行带兵进京,凭借着辽河之战聚起的巨大人望,没有能挡的住。唐绍仪看着皇上,就等着最后的命令了。

光绪怎么会不知道唐绍仪的意思,但如此一来,那些由太后任命的地方督抚官员们就会立刻和皇帝离心离德。本来朝廷还有的大义名份,立刻就会土崩瓦解。虽然名义上还都是大清国,但朝廷中央将失去对地方的管理权,新的一轮军阀割据开始展现。

光绪摇摇头:“对内还是要以稳定为主,当缓缓图之。当务之急是整顿兵事,眼下八旗绿营已经糜烂,不仅无法使用还徒毫大量钱粮,战后从此处开始,全面编练新军。具体章程都回去考虑一下。”

“既然皇上决意如此,微臣提议让第一师尽快南下布防天津。”唐绍仪提议到。

“不行。”欧阳振华出面反对:“沧州虽有七万部队,但各不统属无法调度。且各部皆无死战之决心,不过看着人多都想来捞个功劳。一但日军集中兵力从一点突破,将会引起全线崩溃。现在只能让第一师打头阵。其它各部也只能打打顺风仗。”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第一师只能布防天津。”唐绍仪说道:“如果让欧阳大人带着这些人都打了胜仗,那皇上要整顿兵事,如何整顿这些人。整顿不了这些人,又怎么能服众。所以只有他们全败了,如此一来皇上想怎么整顿都得心应手。欧阳大人,现在的仗打的不是军事仗而是政治仗。”

“那我们如何对外解释?”欧阳振华反问道。

“其实这很简单,欧阳将军要表现出,军门是辽河一战首功之臣,并救皇上与危难之中,连李中堂也要不放在眼里。就是要目中无人,要眼高于顶。并且要四处宣扬,沧州七万雄师只对不足二万倭寇,岂有不胜之理。皇上调军门此来纯属多此一举。而最为重要的是欧阳军门到达天津后不用急着布防。而是以游山玩水为借口先考察地形为战争做准备。等沧州一败,军门就可以拿出辽河首功之名,摆出一幅天津最高统帅的架子,该杀的杀,该撤职的撤。如此,军门方可调动大军如臂。”

欧阳振华看了看众人,好像懂了一般点点头:“军情如火。皇上若无其它分咐微臣这就去准备。”

“既然是打政治仗那军门切记,没将军功一人独得。此战,首先是要击溃日军。其次,如无必要尽量不要让第一师冲在一线以减少伤亡。让其它部队去攻击。再次,一但击溃日军主力,所有追击任务全部交于其它部队去做。朕一直相信,朝鲜之败乃是叶志超之错。提督都带头逃跑的部队怎能不败。但之后的事实证明,更多的士兵是敢于作战的。所以此次沧州之战。子安要仔细观突然沧州各部,从中挑选出能征善战之士。并多派任务于他。并亲自为他写请功折子。将其收于麾下。为将来扩军做准备。”

“大人且慢,此处第一师空手而去,在大沽已经为第一师准备好了武器。”王士珍突然说道。

“微臣明白


状态提示:第一百四十七章 诸位辅佐,朕之大幸--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