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穿越重生>中华苍穹>第四百一十四章 历史上的第一次空中补给

1905年5月2日,晴,无风,天气良好,适合飞行。杜子腾在今天的飞行日志上写下第一句话。

就在这一天,已经成为一个若大兵城的新西伯利亚城郊,天边才显出鱼腹白,机场上五十艘装满各类物资的飞艇已经准行就绪。作为空军创始人之一、最终放弃空军总参谋长之职而出任空军司令的杜子腾最后检查一遍飞艇。虽说之前有过空投物资的训练,但如此大规模的对前线作战部队进行空中物资补给还是第一次。同时这也是人类自有史以来,第一次通过空中进行物资投放,这次行动将在人类历史上写下重彩浓墨的一笔。作为即将载入史册行动的总指挥,自然也会在史书上留名,这让杜子腾显的格外激动。

“如果能从空中对前线作战部队进行大规模的空中补给,这将改变未来的战争模式。这次行动是有着划时代意义的,所以请务必安全的回来。”梁华殿神色凝重的对杜子腾说道。

“梁司令,你就放心吧,这也不是第一次干了。”杜子腾很轻松的笑着回答。

“杜将军,祝你成功。”一双大手伸了出来。中国前陆军总教官、现德国驻华武官、德国远东军参谋长迈克尔也亲临机场观摩。他依然记得刚到中国时看到的中队是那样的简陋和原始,但他也承认,中队在英明的皇帝的带令下,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经成为足够媲美甚至超越德队的强军了。至于现任德国远东军总司令的霍斯特早就在飞艇边转了无数圈了。要不是飞艇上有德国空军实习生,他就要第一个跳上去了。

“迈克教官。我们会成功的。”杜子腾伸手握着迈克尔的手,肯定的回答。对于迈克尔。中人都给予了足够的尊重,必竟是他引导了中队走向了现代化。

杜子腾与众人道别后,登上了一号飞艇。完成最后检查的一号飞艇缓缓的升入空中,随后其它四十九艘飞艇逐一升入空中,组成一支庞大的编队在朝阳的照耀下照着西方飞去。

大山岩已经彻夜将鞑靼斯坦镇子全部拆平了,整理出半径一公里的空地。为了对空投的物资进行缓冲,大山岩彻夜让日本士兵用最简陋的工具翻松土地,并将军中所有空余的被服全部铺在地上,再在中间最上面铺上一块最大的白布。白布的中间画了一个大大的红圈。日本国旗的红心,就是指引空军投的中心。

“怎么还没来呀――”大山岩望着东方升起太阳,焦急的等待。虽然参谋本的电报要求他们保证半径一点五公里内的空投场的安全,但在大山岩看来,从几千米的高空丢东西下来,万一来阵风给吹跑偏了丢到俄国阵地上怎么办。所以大山岩还是将大半的弹药全部发放出去,并下令日军开始全线反攻,他要保证半径五公里内的空投场的安全,绝对的安全。

温暖的阳光酒向地上。照耀在大山岩身上却无法让他感到温暖。如今的日军正在发起全面反击,可只有轻武器的日军在面对有火炮支援、且士气回升的俄军,战事进行的并不顺利。弹药的消耗和人员伤亡急剧增加,如果今天得不到补给。以日军现有的物资最多坚持到明天下午。

不过他没有失望,机器的轰鸣声从天边传来,一排密集的黑点印在太阳上。那是中国飞艇。大山岩长舒一口气:“来了就好,来了就好。”

“来是来了。可从几千米的高空扔炮弹下来,炮弹不会爆炸吗”儿玉源太郎有些担心。必竟他从未听过从空中进行空投补给,如果是被服食品什么的还要以相信,但空投炮弹其实大山岩也有些担心,因为他也没听过。所以整个半径二公里内的空投场早已经是空无一人。

“观察到目标区域。”一号飞艇的观察哨发现了地面上那幅巨大的日本国旗。

“发出减速信号。”杜子腾望了眼地面,开始准备空投事宜。

领航员开始操纵尾舵,调整飞艇的航行朝着空投目标区飞去。当进入空投区外围时,弹舱打开,从弹舱灌进来的风让飞艇开始摇晃起来。不过随着速度的逐渐降低,灌风也逐渐减小,飞艇的飞行越发稳定起来。

“保持航向,稳位,稳住。并闭发动机。”杜子腾趴在瞄准镜上。现在发动机已经关闭,飞艇在惯性带动下瞄准镜的十字星逐渐接近日本国旗中那个巨大的红点。当飞艇已悬空的状态停下时,瞄准镜的十字星刚好对准上了那个若大的红点。无数次刻苦飞行训练的成果,成果显著。

“开始空投。”在杜子腾的一声令下,早已准备好的机组人员将装有补给的箱子顺着打开的弹仓推下了去。每个箱子上都绑着降落伞,一根牵绑绳连接着降落伞和飞艇。随着箱子下落到牵绑绳的长度时,牵绑绳拉动降落伞包,在空气的阻力下降落伞打开,一朵洁白的伞花从空中缓缓飘落。

“中国人这是在干什么”阿列克塞耶夫望着天空的伞花诧异道。前期交战的俄国连战连败,作为总司令的他已经被沙皇陛下骂的狗血淋头,当他听到前方包围了日军后就迫不及待的赶往第一线,他要亲自指挥军队彻底消灭日军,以报战败之耻,顺便用事实告诉沙皇陛下,前期只不过是一个失误罢了。只是没想到他刚刚才赶到前线就正好看到中国的飞艇进行着莫明其妙的事。

不知所以的并不仅仅是阿列克塞耶夫,整个俄军上上下下都不知道中国人的飞艇在干什么。中国飞艇对日本东京的轰炸早已传的满世界都知道,尤其是炸沉了


状态提示:第四百一十四章 历史上的第一次空中补给--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