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穿越重生>中华苍穹>第四百一十六章 移民大法

李明已经回京半个多月了,这半个月里李明很少关注西北的战事。虽然李明很担心俄军突然暴起,万一俄军发疯了非要集中二三十万的兵力强行吃掉突进的第一或第二师怎么办?这两支部队可是李明的起家部队呀。

李明再三提醒参谋本部俄军有异动的可能性,但参谋本部上下所有官员都认为,无论敌我双方的局势、士气、士兵素质,俄军都不足以发动如此大规模的攻击行动。而且从俄军现在兵力分布情况还分析,俄军都没有发动这个进攻的可能。中情局还通过对阿列克塞耶夫的脾气禀性进行解读,也认定了俄军不会发动大规模的攻击行动。至于小规模的攻击行动,且不说俄军能不能打的赢的问题,单以我军的机动能力来论,俄军就是想追也追上呀。

既然说了不听,李明认为自己做皇帝的责任已经做到了。一但战事失利,那没得说,拿这些将军们开刀也就是了。李明决对不会去管一场仗该怎么打,因为那是武官们的事情,就像李明绝地不会去过问一个县该如何治理一样,因为那是文官们的事情。皇帝应该做就是管好这些大臣,还有就是为国家选定一个方向,然后坚定不移的走下去。而现在,李明就碰到了关于国策方向的问题。

广大的西伯利亚地区占领了,随着主力部队的撤离和预备役军队的抵达,在各藩属国的配合下,占领区内的治安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由于未经战火的摧残,各个城市村镇建筑基本完好,这就节省了大量的重建工作。随着天气的逐渐转暖,预备役军队带着俄国的平民开始平整土地。这是预备役军队最重要的工作――屯田。中国是个农耕民族,得到这么大块土地要是荒着那是绝对不行的。

自从投降的俄**队被全部征召到前方充当劳力后,东西伯利亚广大的领土里主要就三类人。一个是各藩属**队,以朝鲜人为主;一个是原来俄国的平民;剩下的就是刚刚接手防务的预备役军队。中国不可能允许藩属**队长期驻留在自己的领土上,中俄战事结束之后所有藩属**队都将撤离。俄国平民最终是驱逐,还是以并入中华国籍或是其它的形式留下。朝廷目前还没有最后定案,即使让他们留下,出会统治的稳定性考虑也不可能让他们获得过多的资源。然而对于广大的西伯利亚而言,三十万军队如同泥牛入海一般被迅速的稀释开来。

中国想要将这片荒芜的土地彻底并入中国,成为中国人心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就必需要移民,而且需要大量移民。只有当移民的数量最终占据当地人口的七成以上时,朝廷的统治才能正真稳定。再经过三到四代的繁衍,这片土地才能让中华文明扎下最坚实的基础。根据朝廷的估计。第一批移民的数量不能少于一千万,由于交通的原因,首批一千万人只能沿铁路线居住。然后再用十到二十年时间在西伯利亚进行道路建设,同时再移民二千万。如此,才能让这片土地真正并入中国。

三千万人对于一个有着近五万万人口的国家而言不是什么问题,但问题也就出现在这里――没人愿去!今天的大朝会就是要讨论出一个办法来。

“民间传言西伯利亚的严寒足以将钢铁冻裂,单这一条就让无数人闻之色变。虽然朝廷一再申明将免费提供温暖的住房,充足的食物保障。依然无法吸引民众主动移民。为之奈何?”提问的是老臣刘坤一。

“经过调查,这个观点可以说已经是深入民心。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朝廷对去岁末对北进战略的大量宣传导致的。时值冬际进兵,为了增加百姓对战事的信心,在宣传上大篇幅的报道了当时的冰雪防线,还多次重点提到我军修筑的冰雪防线对俄军炮击的防护能力。单以战事而论,当时认为是合适的。但现在看来却是过度宣传了。在让百姓对我军最终获得信心的同时,也让西伯利亚的严寒给了百姓一个深刻的映像,以至于百姓谈到西伯利亚的冬天就闻之色变。虽然我军士兵在如此严寒之下无一伤病,足以证明朝廷对西伯利亚严寒的充足的应对之策。然而百姓的看法却是:军人皆是青壮,且有着长期的训练。他们是为国征战,朝廷也提供了大量的物资作为保证。但他们移民是去过日子的,老幼皆有,且朝廷不可能无限制的进行物资保障。加之前期并没有对移民西伯利亚进行舆论引导,让百姓对西伯利亚地区了解不足。所以……”宣传部长梁启超长拜于地:“宣传部行为失当,请皇上治罪――”

“不管前期宣传如何,至少百姓是知道朝廷已经彻底把西伯利亚给打了下来,而且这还不同于戍边那种可能随时有战争威胁的地方。因该来说,百姓还是知道安全是没有问题的。中国百姓自古以来就是在土地里刨食,地里农作物产出就是一家老少一年的收入。以此来看,朝廷愿以西伯利亚百亩良田换中原十亩荒地,这对中原百姓应该说有很大的吸引力。然而如此优惠的政策也无法吸引百姓,是何原因?”翁同龢问道。

“据调查,在中原人口密集的地区而言,很多百姓其实连十亩荒地都没有。然而这些年随着国内工业建设的增加,在这些人口较为密集的地区都出现了大量的工厂。而工厂工作的收入都略高于荒地种植的收入,以至于在这些地区已经有大量荒地被彻底抛荒。而对于偏远一些地区,由于人口少土地充足,这些人又没有必要移民。现在愿意


状态提示:第四百一十六章 移民大法--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