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青春校园>宅在靠山村>第二章 重生靠山村
>

“奶奶,这汤真好喝,奶奶煨的鸡汤就是香!”陈峰忍住泪意,笑着对老太太说道。

“小峰,喜欢喝奶奶天天给你做,不过你要答应奶奶,以后性子不能这么野了。幸亏这次有祖宗保佑,小峰你才能平安无事,从那么高的山坡摔下来只伤了点皮肉,等你好了和奶奶一起给祖先上香……”

陈峰吃饱喝足在奶奶的唠叨声中睡去,第一次睡的这么香,这么沉,这么有安全感……

……

距离陈峰醒来有一个星期了,在爷爷奶奶细心的照顾下,陈峰的伤彻底好了。

期间大伯和小姑都抽空来看望了陈峰,还给他带了很多礼物,陈峰感觉很温馨,终于有家的感觉了,有亲人关爱的感觉真的很棒,心中也慢慢接受了自己变成了这个小屁孩。

这个世界不出陈峰所料已经不是原来的世界了,通过陈峰了解到的信息,应该是平行世界,历史进程相似,一些细节,历史人物不同。

陈峰对此没有怅然若失,反而很开心高兴,以前的世界留给陈锋的记忆只有苦痛……

华夏历五月,山里的早晨还是带着丝丝凉意,奶奶一大早就做好了早餐,叫起了还在酣睡的陈峰,因为陈峰伤好要重新去上学了。

陈锋所读的学校位于靠山村下面的刘家岭,山路很窄很崎岖,陈峰迈开两条小短腿开始小跑起来。没办法,从靠山村到刘家岭有10公里山路,受伤前每次陈峰都要花两个多小时才能赶到。至于为什么不在靠山村读书,原因就是靠山村人少地也小,根本没学校!

靠山村所在的风箱坪30多亩,其中左面两道梯田占了10亩,莲花潭又占了5亩,住人的地层才不到15亩。

这里原来有6户人家,自从青山县大力发展旅游业后,镇政府鼓励村民走出大山,并大力扶持下山农户开办农家乐等,以满足日益旺盛的旅游市场需求,其他5户都响应号召搬到山脚下的琴溪镇。大伯也在镇码头附近开了家名叫“老陈农家乐”的小饭馆,半路出家亲自操厨,生意倒也马马虎虎!

现在靠山村只剩下爷爷奶奶和陈峰三个人了!

靠山村位于青山县城西北端半山腰一块凸出的坪上,名叫风箱坪,形似风箱而得名!风箱坪三面悬崖,北面是连绵的大青山,只有一条狭窄山路,通向刘家岭,这也是唯一的下山路径。

琴溪从山谷中蜿蜒而下,一路流入莲花潭。莲花潭在风箱坪的东边,潭边三米开外就是陡峭的悬崖。站在崖边,整个琴溪镇映入眼帘,溶江像一条玉带样贯穿着整个城镇。

咫尺之遥,却是两个不同的世界,一个人声鼎沸,车水马龙,充斥着争斗和yù_wàng;另一个则是简单宁静安逸。城市就像一个牢笼,深陷其中,就会痛苦挣扎,身不由己!

风箱坪中间是村舍,西边是两道梯田,现在基本都荒废着,因为年轻猎人都出去打工了,山上野猪泛滥,经常糟蹋庄稼,靠爷爷奶奶是守不住,哪怕田就在村子旁边。

南面就是琴溪在莲花潭的出水口,形成了一个落差有50多米小瀑布,溪水蜿蜒从琴溪沟汇入溶江,交汇口东边不远就是琴溪镇码头。

琴溪镇到青山县城有两条路。一条是公路,30公里;另外一条是沿着溶江走水路,途经平溪沟,盘龙坑,最后到青山县,全程大约70公里。水路是前年刚开发的旅游黄金项目,沿岸都办起了不少农家乐。

说到溶江,源头就在青山县最西端,众多如飞溪、琴溪、平溪等溪流从山谷潺潺而下,汇入壮大着这条承担着全县百万人饮用水的母亲河。

溶江其实是条河,全长300多公里,宽百米,汇入汾江入海。能通洋入海者才称为江,不过溶江人习惯称呼这条河为溶江。

青山县以前就叫溶江县,可见溶江这条母亲河的重要性,青山县最有名的三镇就是沿江的飞溪镇、琴溪镇和平溪镇。

从琴溪镇到靠山村只有一条盘山公路,山路崎岖盘旋,30公里后途径稻香村,这个村子正好在琴溪下游低洼处,都是水田,宜种水稻而得名。从稻香村再经过10公里就会到达刘家岭,就是陈峰上学的地方,陈锋奶奶娘家就在刘家岭。

从刘家岭往上,山路就陡峭狭窄多了,只能通单骑。可能是靠山村只剩陈峰一家,当初政府修路的时候就没去费大力气往上修了,一是代价太大,二来上面没也什么值得开发的景点。

刘家岭是附近最大的自然村,虽然住户流失严重,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如今仍然有200多户,是除了琴溪镇外附近最热闹的地方。

陈锋爷爷经常来此遛弯,陈锋放学后也喜欢呆在村子里和小伙伴一起玩耍,所以上次才会碰到刘家岭村民驱赶野猪。

刘家岭小学,只有一到四年级,授课也只有语文数学,山区的条件在那摆着,要不是离镇上太远,这小学早就撤了,等下半年陈峰也要到镇小学上五年级了。刘家岭小学其实就四个班,老师也是四个,一个老师负责一个班,语文数学都能教。

陈峰强忍着听了两节课就受不鸟了,老师水平还行,就是让他一个加起来30多岁的灵魂和一群小娃娃一起学加减乘除、拼音读写,陈峰感觉自己要疯了!

这个世界大学生都扩招三四年了,即便陈锋读完大学,大学生也多如狗了,到时候说不定依然混的连狗都不如。做狗做一辈子就够了,这辈子,陈锋想活的轻松任性点,不想上学,也不


状态提示:第二章 重生靠山村--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