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大将军率军已经攻下九丸城,目前全军在城内外休整,韩定邦率败军潜伏在乌山余脉之中,我军不明地理目前尚未进兵。”
九丸城一战的消息很快就传回了京城,也让平静了许久的京城好好的热闹了一番,朝堂上下都在议论着这次的北征,原本这样的扩张战争是会让百姓怨恨的,不过这次是高乌先挑起的战争,再加上大周一片繁荣,和周边的蛮夷相比大周的百姓也有了一种优越感,被“下人”打了一巴掌换成是谁都会动怒。
“好,之前边城两次大战以区区三千人挡住了数万高乌军,主将周延平功不可没,传旨,封周延平为飞骑尉,仁勇校尉,加边城之军为五千,周延平升任牙将,副将宋骁升任牙副将,封陪戎校尉,其余人等lùn_gōng行赏。”
杨信心情大好,从这封赏中就能看出,周延平之前除了偏将这个军职外是没有任何散官,勋爵的,按理说加封散官和勋位是要从低开始的,可杨信却是直接跳过八品勋位给了他一个七品勋位,散官也是一样,跳过了九品下的两个散官位封了九品上,虽然品阶都很低,甚至比那些没有任何功劳的权贵子弟都低很多,但这就是分水岭,有和没有的差别很大。
可以这么说,没有散官和勋位的人想要当牙将都很难,而没有爵位的人想要升到将军这一级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虽然周延平这一次没有封爵,但那也没办法,一般这样的小型战斗能够加一个勋官或者一个散官就是好的了,他同时加封了两样已经是皇恩浩荡。
“皇上,虽然我军连番大胜,但是毕竟是在人家的地盘上作战,多有不利,此次北征已经斩杀了高乌数万人,警示的效果已经达到,以臣愚见,不如见好就收,也好让我大周少一些孤儿寡母。”
在杨信开心的时候敢站出来说泼冷水的,除了心腹便是手握大权的人,杨信闻声望去,正是司空张宜,现在六府的人巴不得把宇文跋的十五万禁军拖在高乌不回来折腾他们,怎么会出来说话,而十三家权贵现在的态度也不明了,自然也不会出来说话,想来想去也就于晋和张宜两人会说了。
“哦?司空大人有何高见但说无妨,今日朝议言者无罪,但说无妨。”
只要是打仗就都会死人,就算是胜仗也是一样,周军前后是斩杀了数万高乌军不假,但周军呢,难道就没有伤亡?光是边城两场防卫战就死了五六千人,攻打瓮城虽然顺利但也死了千人,还有那一番夜袭加上后来的攻城战,两州军伤亡过半,这些相加便已经超过了两万,这还是大胜,要是败了这个数字将会直线上升。
这么简单的道理杨信当然知道,他也不想打仗,但是被人欺负到家门口了还不还手那就不是仁慈而是愚蠢了,必要的牺牲还是要有的,那是为了换取更多人的生命,而一切战争的行为都是围绕着这个目的而进行,一旦战争脱离了这个目的那就不再是国事。
“高乌胆敢进犯我军自然该迎头痛击,但高乌国内现在少说还有三四十万大军,除去必备守军最多能调动近三十万,再加上老将韩定邦深谋远虑,燕战猛将万人敌,其余高立,朱句,侯贵,秦阳等皆不失大将之风,我军虽有三十万之众,但远征高乌水土不服者战力需减两分,失地理者再弱两分,如今我军以敌军犯境还击还有人和之利,再者连番大胜还有天时之利,但此二者绝无长久之理。”
“目下高乌国求和使就在京城,愿意赔偿我军阵亡将士的一切抚恤以及其他赔偿,并承诺永不犯境,臣以为我朝应适可而止,少些征战也是与人谋利。”
张宜说的很在理,要是周军真的可以一路顺风顺水的打过去那现在宇文跋就不会停在九丸城不前了,大周对高乌的情况了解很有限,而且宇文跋的大军确实已经出现了水土不服的症状,虽然九丸城的气候环境和大周北方相差不大但将士们却依然无法习惯,只是这份情报是秘密送到杨信和兵部的,这种消息是绝对不能公开的。
“司空大人此言差矣。”张宜刚说完朝臣第一列便走出一人反对,众人望去正是林府府主林节,宇文跋杀了林答这仇他可记着了,现在宇文跋连番大胜就这么回来少不了再加官进爵,虽然他不喜林答,但怎么说林答也是林府的人,就这么被杀了这口气还是有的。
“我军既然大胜自当乘胜追击直捣黄龙,以大将军神威再加上我大周将士之勇猛,说不定能够一战而定高乌,将起变成我大周之乌州也未可知,要是现在就退兵那之前死的将士岂不是白白牺牲了,皇上断不可错过如此大好时机啊。”
林节人老成精,一眼就看出了杨信年轻好大喜功的特点,张宜看的明白也有定力,可杨信就不一定了,高乌立国数百年,历代先皇也是有心将其变成大周的州郡,但一直都没能成功,要是做成了光是这份功绩就足以让杨信在帝皇之中排列前茅。
“嗯,司空之言极有道理,但目前我军战果并不丰盛,而且此时大军连胜,现在议和还过早了一些,等大将军在九丸城再扩大一些战果我军再行言和便能争取更多,来人,马上拟旨给大将军,另外把赏赐之物也一并送去前线。”
杨信确实被吸引了,越是高高在上的人对名望这些虚的东西就越在乎越想得到,也正是因为对名望的渴望往往会忽略其他一些事实。
“皇上,还请三思啊,再战对我军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