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武乱大周>第23章 朝议

“报,皇上,蛮州八百里紧急军报。 ”

杨信刚刚才高兴了一阵想不到转眼就来了一个不好的消息。

“说。”

“蛮族三部叛乱,已聚兵数十万分三路攻城掠县。”

“皇叔,此间事已定,明日朕就能治了司马家,但是蛮族之事还得皇叔前往统兵平乱,旦有事立即告我,若有难处也早日说朕马上处置。”蛮族虽处南方,但是平乱之事向来都是交给南宁王处置,这样已经有数十年之久,只要南宁王还在便不能假手他人来办。

“倒是有一件事,南宁仓中物资粮食臣只有权调一月之用,此次蛮族叛乱臣期少则三月多则一年,还请皇上下令准我调粮。”

“嗯,皇叔要用多少粮尽管调用就好,南宁仓支付西南大半钱粮物资,压力不小,朕再命江阳仓调粮二十五万石克期送到,此次若有人延迟,皇叔一律以军规定罪,三日则斩。”杨信受够了没粮的苦,以往军粮从后方送达前线的都是文官,不是军中人无法以军规论罪,自那以后杨信就下令战时,但凡牵扯到军队的事宜以军规国法双重标准,两者相比取重罪治人。

“可是皇叔,蛮族之兵装备落后,虽然有数十万众,但我军十万便可击破,怎么一个月不能了结么?”

“皇上有所不知,蛮族之兵战力确实底下,但想要安定破军实乃下策,应以安民为上,每每镇压叛乱皆以反其后方为先,是以不得不慢,而每次叛乱皆事出有因,只是最近几年蛮州风调雨顺的臣倒是不知道怎么回事。”

“皇叔此去要紧有二,一为平叛,二为调查此番蛮族叛乱缘由,朕觉得这次叛乱必定有异,大败北勒四方来朝,他们偏偏在这个时候造反,就算蛮族无知也不该如此。”

送走杨宁之后杨信心中便安定了一些,至少南宁王统军兵乱必定无忧,接下来就要考虑京城的事了。

大周共有三个都城,首都高京,乃是祖先起身之地,原本也可用,但高京近江州太过腹地,离蛮族又太近,而且大周平定四方之后北方各族常有混乱之像,大周二百三十七年周帝迁都于河阳,依水建城,后大周繁华三百载京城之内往来居住者甚多,客旅通商,京城繁荣太过但占地太少,已经不能满足所需。

又在河内分流之处再建新城,以原先河汾城为民城,在外再建新城两者相合乃为新都,后大周衰弱,往来蛮夷肆意凌掠京城被毁不少,直到中兴有成才多少修复回了一些,但终究还是没比得上河阳旧都。

杨信每每看到破落城墙都心有感慨,但他又不想再重建旧都,东北各族已经臣服,剩下只有西南五国和西北泷族没有上臣服表,西南五国国力不强即便合力也无法威胁大周,加上杨宁镇守西南更不用担心,要是往那边迁都那么南宁王就不好安置了。

最后就只剩下一个西北,可是西北荒凉,多荒漠少绿洲,建都也没什么好地方,这也是杨信难为的地方,总不能在荒漠上建个新都吧。

“算了,还是明天上朝再议吧。”杨信苦思不得解只能往后推。

大周朝会,并非每天都上,例会七天两次,大事朝会一月三次,要是有什么大事还得临时通知大臣朝会。

京城内外需要上朝会的足足有三千多人,都是六品以上的,这些还只是职官,要是加上那些世家大族的勋官爵官数量就更加多了,特别是中兴这些年,战事不少,因军功被封爵的人也是不少,这些人战死也有老死也有,死了以后爵位就要降级给子孙,而中兴五帝念旧情大多都会再加封一些子弟,久而久之的上了品阶的人也就多了。

“今日朝议有三件大事,第一件,昨夜蛮州八百里加急军报来说蛮族叛乱,聚兵数十万分三路攻城掠地,各位有什么建议。”今天恰好就是每月三次大朝之一,殿内挤满了人,足有千人,外面更多数倍于殿内,看着这满满的一大群人杨信心中都是豪气万丈。

上朝官吏就这么多了,那军队又该有多少,臣民呢,大周天下呢,不得不让人心生豪气啊。

“皇上,蛮族不服教化,臣请兵前往剿灭,顺便再攻蛮州教那蛮族不敢再反。”黄扪侯元意正值壮年入军征战已近三十年,请军征讨也是合理。

“嗯,朕欲调兵三十万平定蛮州,蛮族不服教化,应当尽数屠缪以免后患,朝中有何人敢出兵杀尽蛮族啊。”

“不可啊,皇上,此谋不可施行,不然南方恐再不是大周国土,皇上,还请收回成命啊。”余晋心急,昨晚只有杨宁陪在杨信身边他并不知道杨宁已经回南宁去了。

“嗯,除了阁老,大家还有什么意见,朝会议事不论罪,大家尽管直言。”

“皇上,蛮族属南宁王挟制地,且南宁王久镇西南,蛮州叛乱应当让南宁王回南宁统兵镇压叛乱。”

“好,这件事就不议了,昨夜朕已命南宁王杨宁连夜赶回统兵平乱,另外朕下旨准其战时自调南宁仓钱粮,另外命江阳仓调粮,这两件事你们赶紧去办,误了南宁王平乱大事可是要按军规来办的,这一次总不会有人拖延运粮了吧。”

以往京官最喜欢来点战事,没什么原因,一是官太多,平时分到每个人身上的事太少,他们闲的实在没事干,二来更简单,哪个京官没点多余的粮食,闲时粮价低,一旦打仗各种物资的价钱才会高他们自然也能赚上一笔。

可是等杨信北征回来下了那么一条后都怕和军队扯


状态提示:第23章 朝议--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