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梦回三国>第二百三十四章 火烧云中(一)

云中郡的汉军经一天激战,总算勉强守住了城池。可是战后统计出来的伤亡数字却让张杨文聘大吃一惊。今日一战城内守军伤亡过半,能战之士不足万人。

临时武装起来的百姓,战斗力果然不如人意。虽然鲜卑人的损失也同样惨重,可人家有十多万人马,就是三换一也值!实力差距越大,奇策的作用就越来越小。

情势危急,张杨立即召集诸将商议,最后决定再坚守一天,明晚就趁夜撤离去和阎柔军会合。张杨也是没办法了,虽然目前还有万余守军可用,但真正的兵丁已不足五百。

文聘听了张杨的打算后,苦笑着摇了摇头:“刺史大人,按路程计算,恐怕先前撤退的百姓还未到达箕陵。若明晚我军撤离,鲜卑人定会趁胜追击,到时就麻烦了。”

先前文聘向阎柔请命来云中时,本是打算率本部兵马和魁头打游击的,但他错估了形势,人家魁头压根儿就没把他放在眼里,人家的目的很明确,此来并州只为求财。

文聘的担忧丝毫不差,张杨也觉得先前的安排有些不妥,于是焦虑地询问道:“诸位再想想法子吧,看有什么办法能多拖几日,也好让百姓安全转移!”

厅内众将闻言都默不作声,都在认真思索着阻敌的办法。现在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时候了,而大伙儿也都将个人生死置之脑后,眼下行动的重中之重是如何争取更多的时间。

文聘自然也在努力地想着法子,突然他灵光一现,想起在幽州学习兵法韬略时,曾听宇信讲过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弃城后可用火计杀伤敌人的典例。眼下的情形不就是危在旦夕了么,何不借用此良计?

文聘暗自谋划一番后,起身建议道:“刺史大人,聘有一计或可拖住敌人些许时日。”

张杨此刻正为怎么拖延时间而犯愁,闻听文聘已有妙计,当下大喜道:“将军有何妙计,快快道来!”

文聘可没张杨那么高兴,此计属于“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之策。但眼下若不行此计策,恐城池也难保全:“刺史大人,此计能行与否聘不敢保证,可一旦成功必能拖住敌人,只是咱们的代价也有点大。”

张杨听后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心想老子连命都豁出了,还有什么好留念的:“将军不必在意,此时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了。有办法总比在这儿干等强,咱们必须试一试。”

文聘见张杨如此说了,自然也点头表示认可,当下说出了他的想法。反正,张杨是并州刺史,他都同意烧城,自己一个外来将还怕个啥?

次日,鲜卑单于魁头果然又对云中郡发动了一次强攻,而且他还亲自到阵前督战。这让原本有些怯战的鲜卑士兵不敢有丝毫懈怠,全都打起十二分精神向已经不堪一击的云中城池发起亡命式冲锋。

魁头也是下了血本,为了打破云中郡的城防,竟然发疯似的将鲜卑骑射部队派到城墙下与守军定点对射,直接支援大军攻城。

张杨和文聘也被魁头的这一壮举吓了一跳,这魁头也太狠了吧!要知道训练一名骑兵的费用约是一名步兵的五倍,把骑兵拿来这么消耗也只有财大气粗的魁头做得出来,但不得不说,这招确实凶狠有效。

为了激励汉军士气,张杨今个儿也披坚执锐地上城作战。文聘作为守城大将,更是身先士卒,坚持在城墙边战斗,以致于半天下来身上创伤多达十余处。

守城的汉军看到己方将领如此英勇,也更加卖力地杀敌,始终没让鲜卑士卒攻上城来。双方都在坚持,都在消耗,就看哪一方的意志力更强。在这个节骨眼上,哪方先松懈下来哪方就输了,而输的代价就是死亡!

双方在云中城边从上午一直打到太阳落山,因为汉军的奋力血战,鲜卑大军还是未能攻破城池,不过这一战已经耗尽了城内的可战之兵。

望着缓缓退却的鲜卑大军,张杨轻声问道:“一切都准备好了吗?”

文聘此时就在张杨身后,今天的守城战,他只参加了上午的战斗,下午便下城去布置引火之物。如今听到张杨询问,当即点头回答道:“禀刺史大人,一切准备妥当,咱们随时可以撤离。”

一将功成万骨枯,此言不虚!张杨望着墙角处挤满的伤兵,不禁苦笑一声:“你带上伤兵先撤吧,我随后就到。”

果然是好太守,冲锋在前,跑路在后!如果大汉天子要评选最佳刺史奖的话,张杨绝对当之无愧。

文聘也不出言反对,他知道云中郡是没法再守了,而且再过不久这座城池就将化为灰烬,这让作为并州刺史的张杨多多少少会有些痛心。

事实上,张杨选择留下来断后也正是想多看看几眼云中郡,因为这座城池对他人生观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这里的人们让他明白了一点,这天下最重要的是百姓,而不是什么皇帝的威信。

当晚亥时,云中郡南城门悄悄打开,一军士兵匆匆忙忙地出城往南边退去。借着昏暗的月光可以看到这支部队没有携带多少辎重,但却有不少的伤员。为首的一员大将不时低声提醒道:“加快脚步,时间不多了,我们必须在天亮前赶到沙陵。”

子时,云中郡城北突然起火,饱受战祸摧残的北城门抵挡不住烈火的煅烧,在一声巨响过后轰然倒塌了。

云中郡内突起大火,自然引起了鲜卑哨骑的注意。一个时辰后,鲜卑大军在魁头的带领下进入了云中郡县城。

一番清


状态提示:第二百三十四章 火烧云中(一)--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