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时分,萧煜作别妻儿,从中都返回了大营。
此时西北军中军已经开赴至直隶州外,而左军更是一路长驱直入齐州。
齐州是除了豫州和直隶州之外的江北第三大州,与连年大旱的豫州不同,齐州的境况还略微好点,因为沿海的缘故,百姓们多了一条活路,还没到流民遍地的境地,不过近年来也是匪患严重,地方官府无力剿匪,只能是听之任之。
这儿的匪患因为善用响箭,且来去如风,故而被称为响马,与塞外那些动辄成百上千,甚至敢于袭击城池的马贼不同,响马人数不算多,最多的也不过是千余人,一般只敢洗劫村镇寨子,面对县城就已经无能为力。这次西北军入境,大批响马闻风而逃,或是遁入深山的老巢中观望形势,或是直接离开齐州。同样也有不少响马派出使者,表示愿意归顺西北军。
若是放在以前,这些不把官兵放在眼里的响马恐怕也不会把西北军放在眼中,毕竟说什么西北军战力甲大郑还是太过遥远,若是真的无敌,怎么还在草原大败了呢?可经过第一次南征和第二次北伐后,再也没人敢于小觑西北军,虽说白莲教的流民大军不算什么,但后来的东北军和五王联军,那可是实打实的精锐大军,同样在西北军手中折戟沉沙,这一次西北军破关势如破竹,齐州形势危若累卵,说不定日后就要换一个主人,怎么能不让人心生戒惧?
齐州登州府外,包括知府和守备在内的一干文官武将全部出城二十余里,摆开依仗,只为迎接一位大人物。
在如今时候,能被称之为大人物,多半要手握军权,或是可以干预兵事,如此才能称之为大人物,若是没有以上两点,任凭你是缙绅清流,大儒名宿,在这乱世之中,也只能任人鱼肉而已。举个最明显的例子,宋王是亲王,西北王也是亲王,可宋王手无半分兵权,就只能做一个可怜的应声虫,而西北王手握几十万大军,已然是将半壁江山纳入怀中,其中高下自然是不必多言。
不多时,远处有雷霆一般的马蹄声响起,继而大地震颤,有烟尘自天际升起。
一支黑压压的骑军朝着登州府城行军而来。
骑士尽是披黑甲。
为首之人,身着正二品的都督制式甲胄,腰扣西北军高品武将特有的玄黑虎头,看面容却是不过三十余岁的年纪。在他身周环绕了不少道人,其实这些道人也不是生面孔,乃是齐州道门的中坚人物,为首道人正是齐州道门魁首齐云真人,平日里与各大高阀交好,偶尔还做一些行善布施之事。
登州知府和守备以及所有大小官员拜倒在地,“下官(末将)登州知府(守备)拜迎将军虎驾。”
被称为将军之人并未下马,只是平淡道:“两位大人起来吧。”
登州府一文一武两位正四品高官起身,低头垂手而立。
他们身后众人仍是跪在地上,没有人敢有半分怨言。
不因为别的,只因为正是眼前之人率军一路踏破西岭口,兵发齐州,如今更是将齐州都督追杀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他叫魏禁,西北军左军主将。
在私底下流传的排名中,他被列为西北军中第七把交椅,仅在萧煜、徐林、蓝玉、萧瑾、林寒、闽行等六人之下。
随着西北军越来越多出现在众人的视线中,一名略通兵事且好指点江山的穷酸秀才竟是异想天开地为西北军排出座次,却没想到会一下流传开来,而且经过口口相传之后,就连东都城中的衮衮诸公们都有所耳闻。
在这个座次排列中,萧煜作为西北王自然是当之无愧地坐了第一把交椅,大都督徐林威望极高,根基深厚,又在不久前大败牧人起,故而名列第二位居次席。蓝玉作为西北军中少有的文武双全之人,在士子书生的心目中地位颇高,而且南征北伐中都有不俗战绩,尤其是北伐后建的战事中,蓝玉直接担任征伐大都督,由此坐在第三把交椅。接下来的萧瑾接替蓝玉成为“西北大管家”,总掌钱粮诸事,又有传言西北王对这位小王爷言听计从,故而排在第四。第五是有修罗将军之称的林寒,原因也很简单,他即是萧煜的小舅子,又是草原王庭的继承人,无论从哪方面来看,都足以在西北军前五席中占得一席之地。第六是西北宿将闽行,第七是以奇谋著称的魏禁,第八是萧煜心腹曲苍,第九是最早追随萧煜的诸葛恭,第十是草原一战中第一个投效萧煜的韩雄,第十一是新任西凉州总兵官石勒。
这次萧煜挥兵,蓝玉、林寒、闽行、魏禁、曲苍等人跟随,诸葛恭驻守蜀州,石勒驻守西凉州,韩雄驻守西河州,萧瑾坐镇陕州、徐林留守中都。
在各路诸侯中,西北军经历战事最多,故而将星最为璀璨,因为一个优秀的将领是要经过战火洗礼的,魏禁若不是有蜀州战事的机遇,如今也不过是一个小小的都统而已。
魏禁只带了三百亲卫和诸多道门修行者入城,其余大军在城外就地扎营。
临近城门,魏禁望着骑马跟在自己身后的登州知府,问道:“齐州都督孙知化呢?”
已经是一把年纪的登州知府小心翼翼地回答道:“回禀王爷,孙知化早在三天前就已经率领残部离开登州府,往莱州府方向去了。”
魏禁哦了一声,面上看不出喜怒。
对于这位守卫齐州的正二品都督孙知化,魏禁颇为无奈,打仗的本事只能算是三流,可逃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