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穿越重生>太平年>第五十一节一字之差

外殿内传来脚步声,李隆基大步走来,身上甲胄铿锵,出冷硬的声响。他行至殿中,拱手一礼,道:“姑母,南衙十六卫皆已到齐。洛阳已尽在我们掌握之中。”

“好!”太平公主扶案而起,高声道,“立刻召集百官进宫!”

“是!”李隆基转身走出殿外。

太平公主侧身回首,一双眸子散发着前所未有的光彩。这神态上官婉儿太过熟悉,经年过往,每一次阴谋将成,神皇陛下都会露出同样的笑容。

“婉儿姐姐,咱们走吧。”

上官婉儿低眉垂首:“是。”

走出麟趾殿时,上阳宫钟楼急召百官上朝的钟声刚刚敲响。浑厚的钟声回荡在夜幕之上,惊醒一树乌鸦,鸣叫飞离。

钟声回荡在空旷的大殿内,一下一下,震着杨辰的心房。一瞬间她的头仿佛被人狠狠地敲了一下,那么多的思绪涌入,如同湍急的瀑布喷涌而出,措手不及。

她明白了,上官婕妤的路数,东宫的谋划,她全明白了。

只要将这段时间以来遗漏的细节串联,全盘计划,也就浮出水面了。

首先是崔湜拜访上官婕妤。永泰郡主死后,韦氏和武氏的力量都遭受了重大打击,崔湜是武三思的亲信,他在那个时候来观风殿,必然是为了借助上官婕妤的力量重整武氏势力。后来,在自己生辰那天,上官婕妤亲自去了东宫,直到晚上才回来。上官婕妤也在暗中联络韦良娣,而韦良娣与武三思早就是一条船上的人。婕妤去东宫的目的,极有可能和崔湜来观风殿的事有关。

所以,上官婕妤、韦良娣、武三思,他们之间一定在密谋着什么。他们的目的很容易猜测。必然是扶太子登基。可他们究竟是如何谋划的呢?

元日之后,上官婕妤突然改变态度,公主府一行之后就断了和东宫的联系。婕妤怂恿太平公主在圣上回洛阳的途中发动政变,甚至连圣旨都准备好了。婕妤明明知道太子登基才是对她最有利的结果,更何况韦良娣尚未到一败涂地的境地,婕妤为什么要突然抛弃以前的政治同盟呢?难道,这些也是东宫谋划的一部分……

杨振只觉得自己头都要炸了,几日来上官婕妤所说的话不停地在她耳边回响。一瞬间,杨辰脑子里一片空白,耳边只剩下了一句话:

“……只要掌握了其中机巧。就算毫无实力的小儿亦可登上皇位。所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权谋之趣,就在其中……”

上官婕妤没有舍弃东宫。她是要借助太平公主手中的兵权发动政变。目的却是扶太子登基!

杨辰的目光缓缓向下,终于,落在了眼前的圣旨上。

……传位于李旦……

这就是婕妤故意隐去“相王”这两个字的原因。“旦”之一字,只要再添上一半,就是“顯”!

上官婕妤是要利用最后的机会。在太平公主的眼皮子底下修改圣旨,然后在百官面前宣读。想是武三思也已经做好了准备,一旦圣旨宣读完毕,百官即拥戴太子登基。那个时候,太平公主手里就算有兵权也不敢轻举妄动,除非她不怕背上一个弑兄夺位的罪名!

好险的一步棋。她只是想一想。就已经出了一身冷汗。

钟声停息,整个大殿寂静得有些窒闷。耳边扑通扑通的异响,是她自己的心跳声。

现在该怎么办?是袖手旁观、任由局势发展。还是顺时而动、完成婕妤的使命?

眼下太平公主突然将计划提前,或许就是已经发现了东宫的谋划。理智告诉她,现在什么都不做,才是最安全的选择。

可这是打击李隆基的最后一个机会,她怎能甘心就这么放弃!

桌案上没有纸。没有墨,没有水。只有笔架上空悬的一根小狼毫。杨辰抬手将狼毫取下,含在嘴里将笔头润湿,然后轻轻地、小心翼翼地沿着圣旨上着墨的痕迹勾抹起来。锦缎材质本就不吸墨,被水一化,很快就沾黑了笔头。感觉墨色已经接近了,杨辰深吸了一口气,向着那个“旦”字落下笔去。

她知道,这一笔改变得不仅仅是自己的命运,更是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

她的手有些抖。不是因为胆怯,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狂热,正席卷着她的所有神经。

她越写,越能肯定上官婕妤的心意就是如此。婕妤将“旦”字上面的“日”写的窄而扁,下面一横中间的墨迹明显断开了些。杨辰本就工于书法,摹写半个字并不是难事,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墨色。一笔写成,她须再将笔头放入口中濡湿,然后重新去别的字上“借”墨。殿内安静极了,她的心已经提到了嗓子眼儿,全身的血液都往头上涌,冲得耳膜轰隆隆直响。

殿外传来一些声响,似是有人朝这边过来了。的确是人的脚步声,很多人,纷沓而至,步履繁杂。杨辰屏气凝神,强迫自己的手不要发抖——还差一笔,就差一笔了!

.

夜色下,百官打马走出提象门。众人都是听着夜召的钟声爬起来的,一个个须发散乱,脸上犹有倦容。今夜洛阳城内的武卫似乎多了不少,每过一坊就见武卫队戴甲佩刀,明火执仗往来巡查。夜召入宫已是不寻常,再加上这么多的武卫……人们已经从夹杂着松油味道的晚风中嗅出了些玄机。

张柬之骑马走在最前,出提象门时正遇到崔玄暐和桓彦范。三人无声地交换了一个眼色,心里都已明白,恐怕大事不妙。

是上官婉儿临阵倒戈?还是太平


状态提示:第五十一节一字之差--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