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年10月,农历九月中旬,秋收的时间到了。
说真的这年的收获并不是很多,主要因为这两年的气候都比较干旱少雨。方云已经想办法用水车和蓄水池,甚至广挖灌溉井来解决这个问题,奈何多少还是造成了一定的减产。
不能否认的是,这次减产多少和夏末秋初的蝗灾有直接关系。但一场蝗灾就这样消弭在萌芽阶段,百姓们也不由得松了口气。若是让蝗灾成了气候,今年的收成就真的要糟了。
饶是这样,方云普及的高产作物在今年的产出,到底还是吓了那些土地承包者一跳。明明天气已经干旱成这样,居然还有以往三倍以上的产出,若是风调雨顺又该如何?!
正所谓谷贱伤农,大量的粮食直接导致粮价偏低。好在方云在制定退休金的时候,就已经把工资和五铢钱挂钩,故而不管粮食价格跌落到什么程度,官员们却没有什么损失。反而更少的钱,可以买到更多的米,居然还剩了不少的薪俸,可以买点别的东西。
粮食高产,也使得原本对货币薪俸的改革,多少有点担心的官员们,彻底放下了心。以前为什么使用粮食来作为俸禄,究根归底还不是因为粮食产量低下的关系?
缺乏精耕细作的技术,缺乏对农业技术的进一步研究,甚至对种植的改进,使得每亩的亩产大概也就是一石左右。早在太行山根据地的事实,经过农业技术优化,直接把产量提高到了三石有余。如今更是亩产超过了六石。
大量的产出,使得粮食的问题不再是问题,基本上可以满足方云治下百姓的生活需要。甚至于还有不少的结余。
白薯、玉米和土豆三种高产作物,也直接使得百姓多了一些选择,这三样作物的确不太适合每顿都吃,但它们都是高淀粉作物,可以制作成粉丝或者杂粮面窝头。价格不贵,算起来每个月百姓扣除买粮食的钱。居然还有不少余钱可以进行消费。
不过更多人,则选择买更多的粮食放在家里。哪怕吃不完也没关系,米缸里面有粮食,心里才踏实。当米缸装满了粮食之后。他们才会考虑进行其他的消费。
至于粮价的问题,市场已经帮忙解决了一部分,百姓们的大量买入使得粮食多少提升了一些价格。剩下的,自然是政府的采购。
方云按照未来的习惯,在各地设置了所谓的常平仓。以略微高的价格收购百姓的余粮。同时也会在粮食短缺的情况下,平价出售里面的粮食。只要监管力度够硬,那么这的确是可以避免‘谷贱伤农’和‘谷贵伤民’的事情发生。
只是现阶段,这些粮食就别说用来平抑物价了。大部分的粮食都作为军事储备使用,只因为目前方云麾下有在编士卒三十万余,分布在所有的势力范围之内。这些士卒有十万是新征收的新兵,目前他们还在训练期间。
然而其中五万余士卒,已经开始进入战备状态。方云并不打算后发受制于人,只想着先下手为强,进一步扩大地盘。其实也是为了进一步减少需要防御的区域。
早在九月份的时候,军事部已经开始拟定对外作战的计划。在这个计划之中,徐州和青州属于重点防御地区。与此同时,也不要忽略那些在关外的鲜卑人部落。
战斗方面,目标已经确定,那就是所有诸侯里面最大的软柿子—白波军!
根据最新的情报显示,其实白波军并未加入盟军,只是保持中立状态。杨奉显然不打算掺和到什么大汉权力的争夺之中,只想着在司州好好的当一个土皇帝就好。
这些年他也算是越来越奢侈起来,为此百姓也算是苦不堪言。他麾下目前有二十万左右的士卒。都是真正的暴徒,坏事可是做了不少,杀了也不可惜。
本来若是有条件的话,解放司州什么的。方云早该去做了。奈何这些年事情太多,大部分的经历都被牵引了过去,使得一直没办法对司州下手。
对于军事部来说,立场并不坚定的司州,在当时的情况下,应该留在最后处理。毕竟杨奉明显就没有对外作战的欲.望。只要不打扰他享受,那么基本上他是不会主动出战的。
趁着这个时候,自然是先要把关键的事情处理掉,比如像徐州和青州的防务工作什么的。当时而言,徐州和青州甚至都还不是方云的地盘来着。
如今两地既然已经成为麾下的地盘,而且基本的防御安排已经做好。那么自然是该把司州收回了。到时候防线可以进一步想外推移,多少可以节省出三四万左右的部队,这已经相当于一支偏师级别的战斗力了。
再说,方云一直打着大汉帝师的身份,而且还把晋阳作为陪都使用。实际上谁都知道,大汉就两个都城,一个是西汉的都城长安,一个是东汉的都城雒阳。
前者已经在方云的势力范围,但为了能够更好的控制河北地区,方云不能选择长安。
至于雒阳显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奈何那里被自己和董卓都破坏过了一次,而且也不知道被白波军糟蹋成了什么模样。再说如今那里如今还是白波军的手里,不拿回来,似乎对于汉庭的颜面来说,本身就有很大的损伤。
是的,这就是方云出兵的理由,至少在明面上的理由。
若是正常的情况下,一般都是封锁消息,骤然发难效果最好,但那是弱者对同为弱者的势力,甚至是强者战斗的时候,才会采用的措施。
天子之师乃是堂堂正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