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才的命令一下,玉凝就赶忙上前制止。她说,这些乡亲们离家这么长时间了,家家都在等着他们回去团圆,谁也没有心思在这里吃饭,说什么也不同意做饭,乡亲们也异口同声的谢绝了。
看着阿才还在犹豫,玉凝朝阿才跟前走了一步:“元帅您就放过乡亲们吧!只要这些箭能帮着元帅打胜仗,乡亲们的心里比吃饭还要香。”
听玉凝这样一说,阿才勉强同意了。他看了一眼玉凝,那意思是“你能留下吃饭吗?”还没等着阿才问,玉凝对乡亲们说:“大家先回去和家人团聚吧!我还要留下一会儿。”说完这话又好像是对阿才说:“有些弓箭是吐蕃的新式武器,士兵们可能还不会使用,我要教会他们使用。”
玉凝的话刚说完,众乡亲一个个就像是飘起来一样,齐刷刷的骑在了马上,接着马蹄声就响了起来,马儿一起扭头朝神仙山方向跑去。一霎那间,马儿就不见了。马蹄声在阿才耳边清脆地回荡着,马队后面竟没飞起一丝尘土。
看到这个情景,阿才心里直喊惊奇,世上竟有如此良驹,马蹄声脆,行走如飞,踪迹如仙,飞燕无比。
阿才正在发呆时,士兵报告,食堂已做好了饭。可是,玉凝含笑谢绝了用饭。阿才再三劝说,玉凝始终不肯答应。她说,现在最重要的是让士兵们掌握弓箭的用法。
大家都到了存放弓箭的地方,经仔细查看,阿才发现,乡亲们送来的弓箭有两种,一种是常用的,大家都认识。另一种弓箭的样子有些奇怪。这种弓箭就像是一架小型弹棉花机,那弓固定在“弹花机”上。阿才数了一下,上面竟有十根弓弦,根根固定的紧绷绷得,但他不会用。
玉凝拿起了一把这样的弓箭,又取出十根箭杆,她把箭杆整齐的排列在了“弹棉花机”上,然后一用劲,拉开了弦,把一根根箭杆送进了十个长形孔洞中。
做完这一切,玉凝对阿才说:“请元帅找十副盔甲,放在一百二十步远的地方,我要给大家做示范。”
阿才心想,难道这种东西也能把箭射出去?但为了看热闹,他还是下令让士兵们拿来了十副盔甲,并把盔甲挂在了十棵大树上面。
玉凝退后几步,举起了“弹棉花机”,放在眼前对着盔甲瞄了一下,右手就扣动了下面一个装置。众人只听到“嗡”的一声,就见箭头在月光下闪着寒光飞向盔甲。几声响声过后,十支箭全飞了出去。
玉凝放下“弹棉花机”后,几个士兵跑向盔甲。到了树下,士兵们惊呼起来。阿才听到士兵们的喊叫声,也跑了过去。
拿起盔甲后,阿才也吃惊起来。那盔甲是用五层牛皮制作而成,箭已将它射穿,箭头牢牢地钉在了树身上。这种盔甲还没有过被弓箭射穿的历史,在战场上,它是保护吐谷浑战士的利器,从不畏惧任何弓箭,但它今天却栽在了玉凝的手中。
玉凝也走了过去,阿才看着玉凝,显得有些狼狈,他不知怎样和玉凝打招呼才合适。
玉凝笑了一下,首先打破了沉静:“元帅,这个东西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弓箭,它叫‘箭弩’,是一种新式武器,一次发射,就可消灭十个敌人,它还是敌人骑兵的克星!”
阿才有些激动地从玉凝手中拿过箭弩,翻来覆去的仔细观察了一阵:“玉凝,教教我怎样使用,我试射一下!”
玉凝几句话就让阿才学会了使用,他拿过十支箭后就想一下把弓拉开。可是,弦一到手,阿才就吃惊了,他第一下没有拉开,等他把全身力气用上后才将弦拉开。阿才暗想,玉凝一个瘦弱女子,哪来那么大的力气,她拉弓时面不改色,手不抖动,真让男人们惭愧!
阿才将箭弩举起后,稍加瞄准,就将十支箭全放了出去。大家走到盔甲跟前,士兵们兴奋地跳了起来。那些箭毫无虚发,都射穿了盔甲。
看到这个情形,阿才激动地跑到了玉凝面前,一下抓住了玉凝的手:“玉凝!太感谢你和乡亲们了!我代表全体官兵向你们致谢!有你们给我们的支持,吐蕃休想跨过边关一步!”玉凝红着脸,羞涩的把手从阿才的手中抽了回来。
阿才兴奋地下令,马上抽出几名士兵,立即跟玉凝学习,而后教会全军使用箭努。
不一会儿,学习箭努的士兵就集合好了,玉凝仔细地向他们传授射弩技术,工夫不大士兵们就学会了操作,进入了实习阶段。
那些士兵们把箭弩拿到手里后,一个个兴高采烈,都争着想射第一弩。可是,把箭弩举起后,一个个都蔫了,原来,没有一个人可以拉开弓弦。
阿才见状,恼怒了,训斥士兵们还不如玉凝一个女人有力气。
玉凝说:“这怪不得他们!这箭弩的弓本来就不是用手拉开的,我是为了方便才用手拉的,这弓应该用脚来蹬开!”说完就示范了一下。
士兵们学着玉凝的样子,用脚踩开了弓,那样子很不费劲,上箭很自如。
玉凝见战士们已经学会了射弩,擦了把汗,轻声对阿才说:“天不早了,战士们也学会了射弩,我该回家去了,父母他们一定已经等着急了。”
听了玉凝的话,阿才不想让她离开,他担心深更半夜玉凝出危险:“这里离姑娘家还有一段山路,不知途中能遇上什么野兽。军营中有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