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寒将火熄灭来到她边:“在想什么?很开心的样子。”
“嗯?我在想将来我们出去游山玩水,煮饭的差事就交给你吧。”
“好啊。”
夏辰将头靠在他胸膛上听着他的心跳,好一会儿才叹了口气:“该回去了,我今天还有很多事要安排。”
“不是说晚两天再走吗?”
“是啊,但今日之事是早定下的。”
卫寒站起身:“我也得进宫一趟,走吧。”
接下来的两日稍有空闲卫寒便会跑来找她,简直成了跟屁虫一样。
这晚卫寒很晚才走,夏辰想着明日就要启程,心中第一次恋恋不舍。以往一想到可以去西域,可以看到许多新奇人和事她都恨不得天马上就亮,这一次却希望明天下一场大雨,这样又能多留一日了。
看着明朗的月色,她拿出风神斩,真希望这刀能像刀身上刻的文字说得那样可以呼风唤雨。
“辰儿,还没睡呢?”月娘走过来问。
“睡不着。”
月娘笑道:“辰儿,我瞧着你和卫公子这两天都变得有些不一样,有什么好事么?”
“好事?”夏辰没太理解。
“是啊,你们两个有好长时间都别别扭扭的,这两天忽然像是……你们又不可能是两情相悦,自然是有好事才会这般开心罗?”
夏辰一怔,他们竟然表现得那么明显啊!“也没什么事。只是有些误会说开了。”
月娘点点头:“那就好。说真的我很久都没见你们像这两天样的笑了。”
“月娘,我明天还要赶路,先休息了。”夏辰说罢冲月娘摇摇手回到房中,她真怕月娘再琢磨下去会发现什么,她曾对自己说过一个女人是否恋爱了一看便知,以后还真得小心些才是,不过那也是两三个月后的事。
隔天卫寒并没有来送她。这是他们事先说好的,道别的话不管怎样说,总会令人心中难过。
策马疾驰在路上,夏辰发现自己此时已归心似箭了。原本为了不引人注意她只选了一匹很普通的马,现在却有些后悔。
除了第一次找了一个商队,后来几次西域之行她都是一个人,这样速度会更快并且更不容易被匪盗盯上,尽管如此还是碰上过许多意想不到的危险。
越往北行秋意越浓。数村木落芦花碎,几树枫扬红叶坠。孤鸟去时苍渚阔。落霞明处远山低。
这日黄昏,急赶了七八日路程的夏辰来到刚入青州地界一个小村庄,本来她可以在县城过夜,但想着早去早回,并且她记得两年前曾在此处借宿过,于是加赶了一段路。
一入村庄。她的心便猛地一沉。原本就贫困不堪的村庄更加破落,寥寥三两声犬吠也显得有气无力、没精打采。
来到上次借宿的老夫妇门前,她敲了几下门却无人回应,轻轻一推门竟然开了。三间土坯茅屋已塌了大半边,剩下的一间也已严重倾斜,看上去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
所幸的是屋中亮着一点微光,夏辰来到屋门前再次轻叩两下,便听屋中传来一阵咳嗽声,紧接着是一声怒骂:“你们这些吃人不吐骨头的,把我这条老命拿了去吧。”
夏辰略一迟疑:“老人家。我是过路的,前来借宿。”
过了片刻,一个面黄肌瘦约莫七八岁的孩童打开门,怯生生望着她:“你不是收租子的么?”
夏辰看他那张瘦得似乎只剩下一双眼睛的小脸心里一酸,从随身的包袱中取出一个馒头递给这孩子:“我是来探望张老伯的。”
孩童瞧着那两个馒头眼中闪过一丝近似垂涎的光芒,随即却垂下头去并把手背到身后:“我不要你饿死。”声音哽咽。
夏辰一怔:“我怎么会饿死呢?”
孩童抽抽嗒嗒地说:“我,我爹娘还有小妹都饿死了,娘死前还给了我半个,半个糠饼子。”
这时一名头发花白的老人拄着一根木头走出来,他瞧了夏辰片刻眼中露出一丝惊讶之色:“你……你是?”
夏辰点点头:“张老伯,我是夏辰啊。”没想到才一年多,张老伯竟像苍老了十岁,原本就极消瘦的身躯如今看着只剩皮包着骨。
“是,是夏公子!进屋。”
夏辰点点头迈进门槛,但觉一股霉臭扑鼻,她不由得一阵纳闷儿,秋高气爽,北方的秋天大多干燥,这屋中怎会有这么重的霉味儿呢?
当她看清土榻上一张卷起的破席子一头露出的花白头发顿时胃中一阵翻腾。
张老伯拿着一个破了口的碗舀了些水给他:“夏公子,你远道而来一定累了,先喝口水喘口气,等下我送你到老吴家住。”
夏辰哪里还喝得下这水。“张老伯,这家中怎会变成这样?”
张老伯坐到土榻边长叹一口气:“朝廷去年今年连加了两成赋税,加上原本的五成,种一年地半粒粮剩不下还要亏欠,地主又不停地加租子,百十口人的村子如今饿死快一半了。”
夏辰清楚这所谓的几成可不是看老百姓的收成来算的,基数是各地官员报上去的。一般来说三成的赋税不遇天灾老百姓能勉强不饿肚子,这七成税当真是要人命呢。而越是远离京城的地方官员越是肆无忌惮极尽所能地盘剥百姓,她这一路走来深有感触。
“张老伯,这孩子是?”她将手上的馒头放在桌上,又把包袱中剩的两个一起拿了出来。
张老伯递了一个馒头给那孩子:“吃吧,好歹死前还能吃顿好的。”说罢重重叹息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