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烨送走张延宏,张天成感觉李烨好像对张延宏过于客气了,十分不解便问李烨为何如此。李烨笑了笑问道:“大唐军队中最缺的是什么”。
“当然是马匹了”,这个问题也太简单了吧,张天成随口答道。
“那草原上什么最多”,李烨接着问。
“当然是马匹了”,张天成有些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这是问题吗?
李烨笑了,继续问道:“今天张延宏指挥百人队对抗骑兵,虽不能全胜,但也让骑兵进退失常,你能做到吗?”,中原民族与草原民族几千年的战争,往往都是被动挨打,为什么,不就是缺乏机动性吗?
中原民族凭借着深沟高墙可以抵抗一时,抵抗不了一世,中原民族强大的时候,往往都是中原实行马政最好的时候,看看汉武帝时期的马政,再看看宋代经济无论多么强大都打不过已经衰弱的辽国,当然这里面还有许多其他的原因,其中就有马匹的原因。
一直以来,中原民族对付游牧民族都是守多攻少,即使短时期内打赢了游牧民族能怎么样,人家拍拍马屁股跑了,你追不上人家。等到你虚弱的时候,人家又回来了,一直在像狼一样盯着你,趁你不备的时候,咬你一口,你还能把它怎么样了。
所以,对付骑兵需要的是智慧,而不是蛮力。张延宏做到了,至少在局部上遏制了骑兵的进攻势头,张天成想想,摇了摇头,自己还真的做不到这一点。当然,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对付骑兵的最好办法就是用骑兵,当然,如果你有坦克也可以考虑一下。
张天成有些不甘心,觉得这样会在张延宏面前抬不起头来,李烨笑了笑说道:“世上没有什么完美的防御,也没有永不停息的进攻,每一种战法都有自身的优点与缺点,只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李烨让张家三兄弟讲今天的演习在图纸上推演一遍,然后再找李烨研究张延宏的战术问题德玛西不亚。
想想后世的米国,什么叫御敌于国门之外,无论对外战争结果怎么样,本土歌照唱舞在跳,老百姓的生活一定没有影响。输和赢重要吗?赢了能怎么样,战场在别的国家土地上,打的一塌糊涂,家园毁了、经济垮了、国家动乱,看看身后什么都没有了,重新来过吧,等你恢复的差不过了,人家早就不知道发展出多少高精尖的武器了,正好到你的土地上做试验场。
明白了吧!这就是米国战略思想的核心所在,其实,大唐前期的战略思想基本上与米国相同,所以经常有人问,大唐怎么强大,为什么总是败多胜少啊!我们不谈经济上的问题,因为在以后的章节中会讨论这个问题。唐代在安史之乱前,所有的战争基本上发生在大唐的边陲或者周边国家,无论战争结果怎么样,大唐的子民都过着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小康生活,而临近国家一直处于水深火热的战争状态。
打赢了,大唐经济繁荣、土地扩张,打输了,回来舔舐自己的伤口,几年后又是一条好汉。而周边国家就不行了,打赢了,军费高涨、经济崩溃,打输了就更惨,国破家亡、土地沦丧。谁更愿意打仗,一目了然,所以,大唐才不在乎军事行动结果是什么,当然唐代一直是这么做的,但有没有系统的考虑过就不知道了。
如果还不明白,看看几千年来,一直在中原北方的游牧民族就明白了。在中原北方的草原上,向来都是游牧民族幸福的家园,大家赶着牛车帐篷,逐水而居。闲的时候,骑马挽刀挎弓杀入中原富饶之地,捞点外快、打点牙祭、抢几个美女、劫些银两,小日子过的甭提多滋润了。
张家三兄弟好像与张延宏在赌一口气,有竞争才有动力,适当的竞争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的士气,而且可以激发自身的潜力。张家三兄弟练武也勤快了,时不时的来问一些排兵布阵方面的问题,时间一长,张家三兄弟问的一些问题越来越深,李烨也一时回答不上来,只好进行推演。为此,李烨专门制作了几块沙盘,与张家三兄弟进行研究,李烨也比较纳闷,张家三兄弟什么时候变得想学习了。
通过以往与张家三兄弟的接触,李烨已经将张家三兄弟定位为一名勇将,而不是智将,更算不上什么帅材。可是,张家三兄弟从现在的表现来看,已经愿意思考问题了,不再是打打杀杀、不估计后果的莽夫了。李烨询问他们,他们闪烁其词、不愿意正面回答,没有办法,李烨只好每次在推演的过程中故意留出破绽,等着新问题的出现,然后继续给张家三兄弟讲解,再留出破绽,往复几次,张家三兄弟也觉得不对劲了。
“三郎,怎么每次你的方法,都有问题啊”,张磊鼓着嘴,不满意的询问李烨。
“有问题,那就改啊,你什么时候看见有万无一失的方案了”,李烨狡辩道。
“那为什么你们俩每次都给对方留下破绽,你们俩这是故意在耍我们三个人”,张磊赌气埋怨李烨,说完就感觉到自己说漏了嘴,不对了,想开溜,被李烨一把拽了回来。没有办法,事情已经败露,只好老实交代错误。原来,李烨提拔张延宏为都将,张家三兄弟有些不服气,找张延宏单打独斗比试下来,不是人家对手。排兵布阵,三对一,也搞不定张延宏,不要以为三个臭皮匠就能赛过诸葛亮,如果这样能行,以后打仗比人多就可以了。
没办法,张家三兄弟带上幕后的李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