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科幻未来>回到清朝当大官>第二百零三章 漫漫变法路(下)

听了张晋成说的话后,李序然思考了一下,然后他慢慢的说道:“张大人,你说的很有道理,这充分说明了你对这件事确实费了心思,本官很欣慰,至于你提的那些问题,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努力的去做,总是能解决的”。

李序然接着说道:“庸官的证据怎么提取,由于我们这次是变法,做的是革新的事情,所以,没有前车之鉴,好多标准还有证据都要靠我们来立这个规矩,本官之前已经和几位大人商量过了,到时你们再碰面斟酌一下。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吧,有人为难你们,有本官给你们顶着”。

“至于匪患的问题,这方面本官还是有些经验,从南江省江都府知府到后来的按察使,包括太仓县令任上,本官都剿过匪,这次本官给你们带来了一批当年和和本官一起剿过匪的官员。到时,责令按察使还有各府县全力配合他们就是了”,李序然说这些话的时候重点强调了创造性。

确实,因为现在的问题是之前从未遇到的情况,这就是变法、这就是革新,总的有个人站出来,立好第一个规矩,而时间久了,这些规矩就变成了人们能够普遍能够接受的了,那个时候,人们也就能真正的接受变法了。

和张晋成充分沟通后,李序然便再次召集他的亲信随员除了他的嫡系像杜唐、安刚还有当年跟随李序然的亲信外。还有刑部的一些官员,户部刘侍郎等。

接下来的几天里,李序然便和河南当地的官员挑选了几个重点区域日夜查看。其中土地开垦和匪患集中是他们挑选的首要条件。

这天,李序然便召集了河南各级官员,开始下达了他的新命令:

河南各级官员从即日起将自己管辖的内新开垦土地的范围、数量、还有投入劳力的数量、工期的长短,还有各级官员要对近三年里所做的事情述职,没有违背律法,但也没有什么建树的,要清理要定期清理。到时,自然有证据能够查办他们。至于剿匪的事。本官除了会派专人带你们,也会调动一些将士去协助你们。

“遵命”,众官员齐声说道,经过上次赈灾一事。这些官员也知道只要是李秀然说的话,不管怎么样,一定要先应着,并办好。

这时,李序然补充道:“你们要把我们这次推行新政的具体过程都记录下来,其他的地方都只是知道个新政的大概,革新这事嘛,大家都没做过,所以。要是你们大家做的好,我们这里就是榜样,到时。本官亲自告示其他地方,让他们都学学吧,啊,哈哈哈”。

说完,这些官员都纷纷告辞,争着去做他们的榜样去了。

这段时间以来。李序然每天都忙的焦头烂额,这不仅仅是河南本地的一摊子事。全国各地其他地方的奏报和书信也像雪片一样的向李序然飞来。

如此一来,李序然就像皇上一样,整天有批不完的政令,曾记得有人说过:这最靠不住的就是折子,因为,那是由人写的,而不是做的,写的人也许就在千里之外,而看的人又能怎么知道呢?

于是,李序然便让杜唐给他找了几个自己的亲信,这些人都懂得读书写字,文笔所说赶不上一驰、杜唐,但也算是高手了。李序然只是给了他们一个大纲,只要他们照着回复,再由李序然最后亲自把关发出去。

就这样,由李序然牵头和主导的新政就这样正式在各地开始了,而河南省更是在李序然亲自坐镇的地方,所以,在当下最广泛的话题莫过于变法、新政之类的词了。

而在李序然看来,河南省的情况是极为重要的,因为,北沙还有南江和北江省是些比较敏感的地方,最后才选了河南这个地方。

就是在一个家里或者一个小小的县衙做一项革新也得费很大的周折,更不用说在这样一个大的国家了。

具体到河南,问题也接踵而来了:百姓们既要种原先的地,又要开垦新地,人手调配确实很难;富商们的意见很大,他们只好通过提高工钱等方法留住一些人,但不管怎么说和自己的地比起来,还是其次了。

其实,作为这个变法的高层设计人,李序然自然想到了这一点。一旦地主的地没有人再去租的时候,也没有人的干的时候,那他们只能选择将地卖出去,如此一来,地就会均等到每个人手里,那个时候就不需要再开垦新地了,这才是真正需要的目的,让每个人都有地种,有粮吃,有衣穿,就这么简单,但也就是这么难。

根据李序然的命令,各地的官员都将自己近三年来的政绩都报告了上来,而吏治这一块也将由李序然亲自去监管,除了查办那些有问题的官员外,最主要的是整顿当下混乱和慵懒的风气。剩下的事情就交给了其他人去做了。

就这样,时间过得飞快,秋收的时候到了,李序然不得不将有些任务停下来,重点是收拾今年的粮食,同时,一些条件好的地方在新开垦的地里中的庄稼也有了收成。这对于李序然来说,这不仅仅是粮食的收成,更是他这次革新的收成。

与此同时,吏治也有了一些进展,单就说河南,七品以上的官员就收拾了十一个,不过,这些人都是作奸犯科之类,所谓的庸官并没有处理几个,不过,李序然给了他们倒计时:从新政正式开始后,如果还没有作为,那就严办,尤其是对新政的推行力度来看。

李序然这样做也是有自己考虑的,毕竟要给这些人留些时间。一方面要给他们能


状态提示:第二百零三章 漫漫变法路(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