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日夜里,出外哨探的军卒来报,说曹军撤离了一多半。
‘欲’擒故纵?
出城追击?
听上去有些太过于疯狂了,东莱军上下全都疲惫不堪,指望他们追杀曹军,实在有些不近人情了,而徐和麾下兵马虽然实力犹存,可李贤却归心似箭,不打算在乐安国久留,确定曹军真的离开了之后,李贤也做好了离开的准备。
李贤不敢贸然做决定,万一夏侯渊打的是引蛇出‘洞’的主意,没了城墙之利,平原对决的话,东莱军又得折损不少。
不行,不能太过草率!李贤想等一等,看看事情究竟发展到了什么程度。
三日之后,城头的军卒发现,外头的曹军不见了。
这时候,李贤得到了确切的情报,曹‘操’跟袁术打的‘激’烈,为了对付孙策,曹‘操’希望夏侯渊能及时回援。
不管怎么说,夏侯渊终于走了,而且短时间内不会回来了,李贤也松了口气。
自始至终,对于夏侯渊这个敌人,李贤都充满了敬意。
无论如何,一个能够封侯拜将的人物都不是等闲之辈。
夏侯渊这一走,李贤也终于可以放心的离开了。
东莱军占据临济城,将两万曹军拒之‘门’外,又杀的曹军丢盔卸甲,若是李贤大军离开,夏侯渊去而复还,迁怒之下,倒霉的一定是临济的百姓!
现在,夏侯渊退却了,李贤也就没了后顾之忧。
乐安国虽好,却终归不是自家地盘,虽说临济的百姓都已经对李贤颇为敬服,可李贤不打算留下了。
刘备苦无去处,当即隐晦地表达了愿意留守的意愿。
李贤不置可否,刘备大喜过望。
曹军与东莱军厮杀正酣的时候,刘备寸功未立。
厚着颜面讨要临济,这已经是简雍再三叮嘱过的。
要不然,刘备说不定会难以启齿。
空手套白狼?
陡然听到刘备的要求,李贤很是诧异,他没想到,自己辛辛苦苦了大半天,最后的战果却要被刘备摘了过去。
就这么白白便宜了大耳刘,李贤总是有些心中不爽。
可刘备如今一穷二白,连婆娘都没有,指望从他身上榨出油水出来,难于上青天。
罢了,要不是刘备,李贤又怎么可能收下徐和,得一强援?又怎么可能遇上赵云?
反正是一块飞地,距离北海国太远,就算是一个人情,送给刘备了!
跟曹军在城中的那场厮杀,李贤麾下的军卒阵亡一千五百人,剩下的人几乎人人带伤。
与损失相比,收获也是一样的惊人。
一千匹战马,一百副铠甲,还有数之不尽的刀枪武器。
类似的军械李贤已经收集了很多,大军长途跋涉,携带太多军械也是累赘,于是,李贤便打算折算成一些其他的东西。
无论是角弓还是长枪,东莱军都有些看不上。
不过,东莱军弃之如敝的东西,其他军马可都眼热不已。
李贤财大气粗,没有跟他们斤斤计较,近乎是半卖半送的给了友军。
这一次,就算是最为斤斤计较的关羽关云长都没挑出‘毛’病。
李贤的作派实在是无可挑剔,换位思考一番,就算是他们处在同样的位置,要想做到李贤这种程度,肯定也是困难的很。
战后,李贤提出了离开。
临济县令大为诧异,而刘备却似乎松了口气。
刘备最怕李贤待在临济城,不愿离开。
那样的话,刘备又没了去处。
在临济百姓依依不舍的目光中,李贤麾下的东莱军还是离开了。
赵云婉拒了刘备的邀请,暂时待在李贤军中,跟随他一道南下。
至于徐和的六千兵马,当然也不曾拉下。
大军北上的时候,李贤麾下只有五千人,现如今,算上徐和的人马,李贤已经坐拥九千大军。
这九千人马全都是百战老卒,与太史慈训练的北海军不可同日而语。
沿途间,一路无话。
浩浩‘荡’‘荡’的万余兵马行军,所过之处,无论是乡堡还是村落全都顺顺当当地‘交’出粮秣,而李贤也不曾亏待他们,照样拿出缴获的军械来酬谢他们。
都昌城,孔融高居上首,下方,一群人依旧在‘激’烈地争吵。
争吵的起因很简单,是为了徐州军借取粮秣的事情。
陶谦的身子一日不如一日,他渐渐地把手中的权力‘交’给了两个儿子。
长子稳重些,没有惹出什么事端,可却又略显蠢笨,次子,生‘性’跳脱,总是作出一些惊世骇俗的事情。
此番,徐州军借取粮秣的事情,据说就是陶谦次子搞出来的。
之前,李贤在北海国的时候,没有人敢来滋事。
可现在,李贤长期不归,一些心怀不轨之徒顿时有些蠢蠢‘欲’动,他们认为,李贤八成是回不来了。
陶谦的次子就是看穿了北海国外强中干的事实,特意趁着李贤不在,北海**力空虚的空档前来敲竹杠。
两万名徐州兵已经抵达北海国境处,大有一言不合挥军来攻的迹象。
如此霸道情景,顿时让孔融破口大骂,可却又无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