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重生三国>第三百三十一章 凌云之志

话音一落,田丰便赞道:“中郎此议,确系万全稳妥之策。【风雨首发】只要解了黎阳之困,即便袁公还硬撑着不撤,也必然忧心南方局势。到时候真非打不可,我军胜算也高一些。”

齐周没再多说,当迎上朱广询问的目光时,点了点头。朱广再看张辽,也是郑重一颔首。

按说主要文武官员意见一致,这事就已经没有什么好商量的了,照准就是。可,朱广却不表态定案。

一阵沉默后,幕僚部将们发现了异常,齐周遂问道:“将军难道另有打算?”

贾诩眼中闪过一丝奇异的光芒,方要开口,又觉冒昧,便忍了下来。

朱广仍不说话,只站起身来,若有所思。良久,他示意堂前卫士掩上了大门。这一举动让众人心下狐疑,怎么着?还有比贾中郎所言更绝妙的计策?

踱步至堂中,朱广将一双铁拳捏着直响,面上的神情逐渐决绝。那表情看得齐士安和张文远两人心头一震!有两年没见他这种模样了,怎么?真有大计划?

“诸位。”就这么简单两个字,这会儿却听得众人凝神肃穆。

“我书读得少,但偏好传纪。后人为古圣先贤们作传,大多都要说一句‘少有大志’,好似非如此不足以解释这些先贤们取得的丰功伟业。然,事实却未必。大多数人还是随波逐流,当机会来到时候才起了雄心壮志。而我,十来岁时就已经清楚自己将来要干什么。”

这话贾诩田丰可以不信,甚至齐周都可以存疑,但张辽却深知不假。当时大家都是十来岁的小小子,成天作着豪侠梦,独朱子昂的想法与同龄人大不一样。

“我从云中起兵,目的只有两个。其一,当然是求个人功名,其二,便是求天下太平。高祖斩白蛇举义,开创前汉二百年。新莽末年,天下近二十年的大乱,才由光武统一中兴,传到现在将近一百七十年。如今之局势,表面上看,各方诸侯仍尊朝廷,但自袁绍以下,又有几人把天子当回事?”

众人万没料到他会在这个时候抛出如此沉重的话题,一时全场寂静。

“现今袁绍与我的斗争,只不过是开了一个头,更大的乱子还在后头。而且这场动乱远非光武创建本朝之前的近二十年可比。如果中国再乱上四十年,甚至六十年,诸位试想一下会是什么局面?”

众人都不作声。因为这确实很难想像。而且,六十年?会有这么久?

好大一阵后,贾诩开了口:“如果中国内乱数十年,那显而易见,四方蛮夷必然趁势而入。”

朱广有些激动。他方才那席话,是因为预知历史。而贾诩作此回答,却是真真出自高瞻远瞩!汉末智谋之士,此公排前五,没有问题。

“先说鲜卑。别看我现在跟鲜卑王称兄道弟,但这一族人将来会是中国的心腹大患!鲜卑人自称其强盛远胜匈奴,这绝不是狂妄自大;再说匈奴,表面上他们现在臣服大汉,但你们也都看到了,匈奴人此番失约没来助战,说明什么?说明人家也不傻,在观望局势。还有幽州的乌丸,西凉的羌人,都在积极参与中国的内乱。总而言之一句话,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如果这场动乱旷日持久,于汉人而言,将是前所未有的灾难。”

语至此处,他突然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诸公,谁能告诉我,什么是汉人?”

田丰一愣:“将军,这,还用问?大汉臣民,便是汉人。”

朱广笑了:“使君,未必吧?如今表面上臣服于大汉的异族可不少,他们也是汉人?”

“那将军认为什么才是汉人?”

“说汉语,写汉字,以忠、孝、仁、义为信条,认同中华文化,这才是汉人!”

此话一出,众人虽然觉得他的言论新奇特异,却无一人认为不对。没错,忠孝仁义,这是安身立命之本。不忠、不孝、不仁、不义,把这四样都占齐了,那跟qín_shòu还有什么区别?不,简直连qín_shòu都不如了。

想明白这些,张辽和齐周已经清楚朱广的用心。因为他们都是朱广最亲近的人。贾文和也猜到了主将所指,因为他也曾常年生活在蛮夷之地。

独田丰还有些疑惑,将军所说的这些,跟咱们现在所处的局势,有关系么?

朱广终于还是说出了埋藏于自己心底许久的话来:“如果我们不能尽快结束内乱,那么将来,我们极有可能面对史无前例的黑暗。倘若异族入主中国,夺去的,不仅仅是土地,城池,人口,更重要的是,还会毁灭我们的文化。那帮人,不会跟你讲孔孟,不会跟你讲仁义,他们会的,只有杀戮,掠夺,破坏……到时,中国数千年礼仪人伦,诗书典则,扫地荡尽!”

此时,便连田丰也听得不由自主地吞了一口唾沫。能有这么惨?先秦以来,战乱也不少啊,能惨到连礼仪人伦,诗书典则也毁灭殆尽?人都不是人了?

朱广不是在洗脑,也没有吹牛逼。

历史上,正是因为汉末三国的内乱,几乎耗尽了中华人力物力。西晋前期刚喘一口气,八王之乱就开始了,目睹中国前后数十近百年乱象的异族趁虚而入,整个北方沦入胡人的乱蹄之下。

当时,由胡人建立的各个政权,其残暴行为简直令人发指。

他们之间互相的攻伐造成的破坏就不说了。

公元三零四年,慕容鲜卑(就是当初想谋害鲜卑王魁头,结果被朱广在其营地拼死救出来那一支)大掠中原


状态提示:第三百三十一章 凌云之志--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