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宁老太爷家里剩下的银钱实在不够他去一趟京城,最后还是里正从村里公中拿了一笔钱给他做路费,这才让宁老太爷见识到京城的繁华。
天子脚下自然是比其他地方昌盛富贵,可是花费也高,那些路费也真只是路费,刚到京城的老太爷两手空空,剩下的钱大概只够买几个包子了。
最后,宁老太爷撑起了个小摊子,在摊边卖画为生。运气好的人走到哪儿运气都好,没钱上京赶考,自有人前来送路费。在京城卖画,最后卖的名声鹊起,人人都晓得京城有个叫宁选的书生,画的一手好画,连瑞王都颇为赏识。
之后宁老太爷中了进士,虽是后几名,但毕竟考中了。谋得了官职,开始了他的官场生涯。
苗婶子说宁老太爷不适合做官,他画的画远比他做的官要出名的多,先帝赏识他也是因为他那一手好画。赵雪却不太认同,对当时的老太爷来说,做官是主业,画画才是副业,,也许宁老太爷主业做的并不好,但能让副业带动主业,这也是一种本事。
后来新帝登基,宁老太爷的画又得新帝赏识,一时风光无二。而且宁老太爷年轻时颇有几分傲气,名士fēng_liú的传闻也渐渐传开了。
可到后来,宁老太爷扯入朝廷纷争中,与瑞王等人同属革新派,最后被贬官。贬到其他地方后宁老太爷终于厌倦官场,辞官回宁家村颐养天年。
苗婶子说的认真,赵雪她们听得入神,就连这些事听了好几遍的红娟子叶,再听宁老太爷当年的事迹依旧觉得心潮澎湃。
“现在老太爷过得也还好吧。”赵雪想起之前的传闻,问苗婶子道:“我听他们说,老太爷一幅画能卖上百两银子,这是真的吗?”
苗婶子点头道:“几百两银子随便卖,老太爷的画赠人的多,出手卖的少。真的拿到外面卖,几百两银子跑不掉的。”
赵雪听后心里一阵感慨,看来学门技术傍身真的很有必要。
“你们是后头过来的,没见的过府里富贵的时候。”苗婶子道:“以前在京城,宁家庄的厨房都有三个。”
赵雪听后觉得奇怪,问道:“怎么要这么多?”
“以前大厨房是厨子们给老爷夫人们做饭的,小厨房是做点心的,还有一个厨房是专给底下人做饭的。”苗婶子继续道:“可不像现在这样,全都挤在一块儿。”
“我刚来的时候,府里还有两个厨房。”勇安媳妇想起以前的事后,笑道:“后来二老爷来了一趟,就变成一个厨房了。”
“二老爷节俭。”苗婶子见赵雪听的迷茫,解释道:“宁老太爷除了现在在家的大老爷和嫁到县城里的三姑奶奶,还有两个儿子。”
苗婶子说的三姑奶奶就是瑾小姐的娘,宁老太爷贬官没多久,她就带着瑾小姐和丈夫和离了。后来宁老太爷将三姑奶奶还有瑾小姐一起带回了宁家村,没多久就做主让三姑奶奶改嫁了。
想起三姑奶奶,赵雪不仅有些庆幸,她运气好,穿越的这个时代民风开放更似盛唐。正因如此,回到宁家村的三姑奶奶改嫁才会这般无压力。要是到一个民风保守的时代,她活着会很辛苦。
苗婶子和赵雪说,宁老太爷虽然回来了,可还有两个在外做官的儿子。二老爷任期满了换到其他地方做官,路过晚阳县正好看望宁老太爷。他对宁家庄厨房人多事杂这一点很有意见,后来宁老太爷就将两间厨房合为一间,精简了厨房里的人事。
二老爷为人比较较真,相比起来,苗大婶口中那个大老爷更近人情一些。
“大老爷以前也是做官的。”苗婶子道:“可后来老太爷辞官了,他也跟着回来了。”
苗婶子见赵雪很有兴趣的听着,继续道:“大老爷辞官是为了尽孝,身为家里老大,回乡孝敬爹娘也是应该的。”
苗婶子见几个媳妇姑娘听了这话都在深思,朝四周看了遍,压低声音道:“也有人说,大老爷回乡是因为官场难混,他吃不开写信给老太爷,老太爷喊他回来的。”
后一种说法比较可信,赵雪这般想着,苗婶子又将话题移到几位少爷小姐身上。赵雪这才知道大少爷、三小姐、四少爷都是早逝的大夫人生的,大少爷性子顽劣,三小姐比较挑剔,四少爷年纪尚小,颇讨人喜欢。
二小姐是魏姨娘生的,二小姐虽生的花容月貌,却体弱多病,让人觉得有些可惜。
还有在府上住着的瑾小姐,瑾小姐虽是借住在宁家庄,但待遇却不比其他几位少爷小姐差。三姑奶奶曾让瑾小姐搬去她新家一同住,最后被她拒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