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
****作者的话:赶脚我这是要让人骂的节奏嘛。。。我码字,码字~~~~.~~~
六月,天气已经开始热了起来,瓦蓝瓦蓝的天空没有一丝云彩,一阵阵微风吹过来,特别的凉爽,还带着草木的清香。
茉儿站在玉米地里,伸出手握住面前玉米树上的一个饱满的玉米,它头上长着束束枣红色的缨子,用力一扭,玉米就被摘了下来,把玉米身上裹着的层层玉米叶扒开,便可看见一颗颗珍珠般的金黄色的果实的玉米籽儿。茉儿弯下腰,把玉米放进袋子里,擦了把汗,又继续干活。
炎热的盛夏.一排排的玉米杆像一个个威武的战士挺豆着,身上都插着“大棒槌”,玉米穗子憋足了劲儿,鼓鼓囊囊的。
茉儿全身包的严严实实的,连脸上就带着属于这边专有的头巾,就是用一块布把整个头给包住,只露出来眼睛、鼻子、嘴巴以及周围的面容,然后在下巴这边打一个结,防止掉下来。
头巾本是古代劳动人民在地里进行农作的时候为了尽量少的避免炙热太阳炎热的光照而发明的一种简单朴实的小发明。不知道别的地方有没有这种头巾,在茶溪村这边,几乎大大小小的女人都会戴着头巾,夏天防晒,冬天用来保暖,着实是个好用的东西。
茉儿刚刚来的时候,一点也不习惯戴头巾,每次去山上,去田里面老是被树枝什么的勾到头发。荷氏强制的叫茉儿要戴着,茉儿才别别扭扭的戴了上去,老觉得好奇怪,好像别人都在用奇奇怪怪的眼神看着自己。
不过,在茉儿戴去山上几次之后。体会了它的好处之后,现在一般去山上、田里面,甚至赶路都会戴着这花花的头巾,不过,在家里和去镇上就坚决不戴。
第二天,宛宣睁开眼睛,外面已经日上三竿,柏氏早就起来了。温暖的阳光从纸糊的窗户上缕缕的渗入房间,在房间里面形成了一道从璀璨的光线,一阵迷朦。
宛宣赶紧用手摸摸脖子上的珍珠是不是还在。看着依旧是淡青色的珍珠时,宛宣布在心里没默默念“进去”,就进入了有池塘和土地的空间里了。看着空间里面依旧不变的景象,宛宣就把心放入了肚子里面了,心里默念着“出去”,就又在原来的床上了。
捏了捏自己的手臂,“好疼啊”。原来昨天的不是在做梦。我真的拥有了一个空间啊!宛宣高兴的在床上打着滚。
柏氏听到声响,进来看的女儿那调皮的样子,宠溺的捏了捏宛宣的小鼻子说:“真是只小懒猪,太阳都已经照屁股,还没起来”。
宛宣朝柏氏吐了吐舌头,爬上柏氏的身上。甜甜的说:“娘亲,我自己穿好衣服,等一下你帮我梳个简单点的头发。好不好啊”。柏氏受不了女儿的撒娇,摸了摸宛宣的头说“好,咱们家宣儿真乖”。
宛宣在心里默默的流着泪,我不能不乖啊,昨天顶着像鸟巢般的发型真的是快受不了了。明明只是个七岁的乡村小女孩,真不知道柏氏为什么要帮宛宣梳那么复杂的发型。好看是好看,可却太累了,自己的小手没办法把要到腰部的头发梳个马尾,都说“身体发肤,授之父母”。
可这么小的小屁孩留这么长的头发,可真没道理啊!不过原主的头发可真不错,乌黑油亮,滑腻柔软,摸着如丝绢一般,自己真是赚了。
宛宣在心里小小的自恋了一下,边麻利的把衣服穿好,收拾好床铺,叫柏氏帮她把头发给梳好,柏氏果然不负宛宣所望,只稍微的帮宛宣把头发给绑起来,看起来又舒适又简单。
柏氏看着满意的笑了笑,或许,柏氏也觉得小孩子这样比较轻松吧。
子涵已经去夫子家里了,要等晚上才能回家。吃完饭,柏氏接着在屋子里绣着绣活,明天就是赶集的日子了,要在赶集前把这些绣好,去换了钱,家里已经没有细米了,粗粮也要没有了。
昨天,子涵他们网来的鱼还没煮,晚上就就着鱼汤和粗面吃,晚上多做点,明天早上吃,明天早上得早早的赶路过去,去镇上要走一个多时辰,先去把鸡蛋卖了,在把绣活送去店里,还有那些珍珠,宛宣说要卖,也得去找找买家,看了看可以卖多少,得先帮齐家把钱凑一凑先还上,不然他们的日子怎么过啊。
看着宛宣和子涵瘦弱的身体,也得给他们补一补,还得在带宛宣去医馆在看下,看一看身体有没有全好,把欠顾郎中的钱先还上,虽然顾郎中说没关系,但毕竟不好意思。
也得多买点,桃花和三郎也要补一下。要用钱的地方真的很多,现在宛宣好了,自己可以去多找点赚钱的方法。
吃饱饭,宛宣在自己家的院子里观察着,看着昨天稍微烫一下的蚌肉,柏氏已经把它们的壳给处理掉了,把蚌肉放在一个竹漏里面,放在院子里,让太阳暴晒,宛宣去把蚌肉给翻一翻,让它们充分的沐浴在阳光下。想着过不久就可以吃到用蚌肉去煮的汤面,前世吃到的那种爽滑酥嫩的触觉,直到现在还是回味无穷,想着想着,宛宣都快流口水了,赶紧走开。
到篱笆旁,看着开着紫红色的豆荚花,一片红艳艳的,已经有小豆荚偷偷的冒了出来,如此的可爱。
南面的那两颗柿子树,已经开满了淡黄色的小花,芬香扑鼻,香气溢满了整个院子,看着这些花朵,宛宣好像看到了九月时红彤彤的柿子挂在树上的景象了,直看得口水直咽。柿子树旁边有一小块开的整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