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间,他们已到府衙门前,见两个门卫一左一右站在门前守卫。三人下了马,走上前来。兵部侍郎田吉放下架子,十分和气问:“请问二位小兄弟,知府刘大人在堂上吗?”
两名门卫上下打量三人一会,其中一名门卫问:“你们是哪里人氏?找知府大人有何贵干?”
“噢!在下是兵部侍郎田吉,奉命去南京总督府办差,经路过这里,特来府衙拜访一下刘知府。”田吉从腰间取下一只腰牌,递给一名门卫,“呶,你将这块腰牌拿进去,交给刘知府,他一看便知内情。”
其中一名门卫接过腰牌,翻看一下,已确认来者的身份,赔着脸说:“大人稍等片刻,小的立即去通报。”
说着,转身进入大堂内。
此时,知府刘丙仁正坐在公堂上文书案后的椅子上,因无案可审,正与身旁的假师爷边品茶、边谈着闲话。两名侍从,立在一旁。
公堂上,一班公差手拄水火棍,分立在公堂两侧,因无所事事,有的交头接耳,说着悄悄话,有的则闭起双眼养起精神来。
这时,只见门卫拿着田吉的腰牌穿行在公堂上。片刻,已到文书案前,躬身将手中腰牌递过去,恭恭敬敬道:“大人,衙门口来三个人,其中一个说是兵部侍郎田吉,奉命去南京总督府办差的。因路过这里,过来拜访的。呶,这是他的腰牌。”
“哦!”知府刘丙仁为之一振,伸手接过腰牌一看,心里惊喜异常,站起身冲袁师爷道,“走,迎接钦差去。”
说着,将手中腰牌交案,拽向衙门口走来。
袁师爷、两名侍从不敢怠慢,立即站起身,紧随在刘丙仁的身后。
片刻,他俩已到衙门口,门卫将手中腰牌交给田吉。而刘丙仁打量田吉片刻,立即推金山、倒玉柱,跪倒在地,口称:“下官刘丙仁迎接钦差大人来迟,万望宽恕海涵。”
与此同时,袁师爷和两名门卫也跪倒在地,不敢正视眼前这位京城大官。t
“刘知府不必多理,请起来说话。”田吉仍然不拿大,一副宽宏大度的样子。又向袁师爷他们挥了挥手,“你们也起来吧!”
“谢大人!”刘丙仁和袁师爷他们磕头谢恩,从地上爬起来。
刘丙仁上前两步,恭恭敬敬做个手势:“钦差大人请公堂一叙。”
“好的!”田吉也不拘礼,迈步走进大堂。
两名侍卫、刘丙仁、袁师爷紧随其后。须臾间,已到文书案前,刘丙仁亲手搀扶田吉坐在文书案后的座椅上,他自己和袁师爷一旁作陪。侍卫立于田吉身后,以防不测。而两名侍从则忙于沏茶。
片刻,茶已沏好,端到文书案前,摆在田吉和刘丙仁面前的桌面上。
“大人请用茶!”刘丙仁赔着小心,笑容可掬,使对方产生了几分好感。
“嗯,谢谢!”田吉端起杯子,送到嘴边轻轻吹一下茶沫,喝了一口茶,随即将杯子放下,试探问,“田某想问一下,不知刘知府怎么知道在下为钦差?”
“大人有所不知,前些天刘某接到家父的来函,说田侍郎奉九千岁之令,任钦差大臣、巡按御史之职,携带尚方宝剑,来南京总督府为监军。如路过淮阴府,勿须怠慢,要热情款待。所以,下官才知道您就任钦差之职的。”
“噢,原来是这样。看来,府丞老大人怕田某途中忍饥受饿,才急于来函支照刘知府?如此田某要感谢府丞大人了,如果你要回函的话,代田某向府丞大人问好。”田吉再一次端起杯,送到嘴边喝一口茶,放下杯子后,对刘丙仁道,“烦刘知府派人将指挥使贾洪柱叫过来,有关军务之事问一问。”
“好的,您就是不提此事,下官也会将指挥使请来共赴午宴的。”知府刘丙仁随即吩咐一名侍从,“你跑一趟,骑马去卫所,叫指挥使过来赴宴。”
“小的遵令!”侍从转身出离大堂,备马而去。
接下来,刘丙仁又吩咐另一名侍从:“你去一下伙食房,叫厨子准备一桌上好菜肴,就说有贵人到此。”
“小的立即去关照。”那名侍从应了一声,由侧门去了后堂。
大约过去两炷香时间,淮阴卫所指挥使贾洪柱,在两名侍从的陪同下,来到衙门前,翻身下马,进入大堂内。他抬眼见到田吉坐在文书案后,心中一惊,有点心慌意乱,待回过神时,即忙推金山、倒玉柱,跪倒在地,磕头施礼:“下官不知侍郎大人到此,未能迎接,罪过!罪过!”
“不知者不招罪,田某也刚刚到此的。”田吉微笑着,一副宽宏大度的样子,做个手势,“指挥使不必多礼,起来说话。”
“谢侍郎大人。”指挥使贾洪柱从地上爬起来,在侍从搬过来的椅子上坐下。
这时,侍从端过茶水,摆放在他身旁的茶几上。贾洪柱并没急于品茶,他抬起目光,打量田吉一会,试探问:“田侍郎到淮阴城,是公干还是私访?”
“是这样的,田某奉命去南京总督府为监军,今天路过淮阴,顺便来府衙看望二位。”田吉说得十分轻松,淡淡笑了笑,“对了,这里的防务情况怎样?是否有一些暴民闹事?包括强啸聚山林?打家劫舍,闹得地方不得安宁?”
“这个......”贾洪柱思忖一会,“回大人话,在淮阴辖区内,没有这些现象出现。但据探马所报,在铜城县大云山有太师张国纪发展了两万多人马,另外,泗州府朱家庄,以朱登阳为首的创办了民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