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希向苏秦表达了他对赵国时局的看法,他认为赵国的当务之急是变革以图强。
他不无痛心地说:“各路诸侯中,凡事变革进行得早,进行得比较彻底的国家,最终都成为了一时的霸主。而赵国一直庸庸碌碌,无所作为。”
苏秦认真倾听,做出虚心求教的姿态,当然像他这样一个本来就是从底层奋斗上来的人,不会有赵希那种世袭贵族的天然倨傲。
赵希把话说开后,对苏秦怨恨顿减,此人当前毕竟是赵国的丞相,群臣的领军人物。想起前日与苏秦的过节,他心里不安,因此,趁着酒意微醺,请苏秦谅解他在拜相大典上的冲动之举。
赵希表白心迹道:“我的举动是发自内心,担忧赵国卷入到与秦国的无休止战斗中,影响了国内的变革。所以才带头站出来反对。”
苏秦听罢赵希的慷慨陈辞,心想:既然都是为赵国政局着想,就有化解之门。看来赵希也并非是宣阳君赵运那样的只为自己的狭隘旧贵族。
苏秦耐着性子,以酒为媒,尽情地宣扬起自己的主张来。
他再三向赵希解释,说自己也是主张对内要彻底变革的。但是为了平稳有序的政策更替,所以要内外兼顾,以外交保障内部的顺利变革。
这些话其实苏秦早已与赵侯深谈过,赵侯也是因此才重用苏秦的。但对于这个策略,赵国群臣却仍没机会深入了解和思索。
苏秦为了让赵希也能明瞭自己的心迹,所以又不厌其烦地向他阐述了一遍。
赵希听明白了,通过他说服那些旧贵族,岂不是事半功倍!苏秦的这条借美人请赵希,真可谓用心良苦。
果然,当赵希听到苏秦并不反对自己的主张,而是另有更全面考量时,心怀释然,脸色变得自然和放松多了。
他也深觉自己在丞相就职典礼大典上不管三七二十一,胡乱放言,的确有点孟浪。赵希主动举起杯来,与苏秦干杯祝寿。他此时方才打心里认可了苏秦这个丞相。
苏秦与赵希经过这一晚的共饮和深谈,两人不仅消除了彼此的成见,而且也颇有点惺惺相惜的味道。两人你一句我一句的,一直高谈阔论着。
孟氏姐妹本来担心两人谈不拢,还准备着以温柔渲染气氛,必要时介入进去劝和,可是她们准备的说辞,一晚上都没用到,苏秦和赵希谈得高兴时,竟然都忘记了她们两人的存在。
孟氏姐妹却也不甘心就此无所事事,她们还是尽可能地插入了乐舞,又含情劝酒,宴请就在热闹而有趣的氛围中一直持续到后半夜。
赵希喝得有些醉态,苏秦劝他就在桃花园中暂歇一晚,他怎么都不肯,一定要回到自己的府上。
苏秦无奈就命人收拾车驾,送赵希回府,孟娣因担心赵希遇到邯郸巡夜的守城士卒,那时都醉了,怎么能说得清行踪!所以她又起身随行,亲自护送赵希回府。
苏秦送赵希出了桃花园,长长地出了一口气。赵国国内的局面暂时稳定下来,他才能放下心来,开始下一步出使齐国的行动。
苏秦在宴请赵希后的第三天,就动身前往齐国。他于前一天去邯郸宫向赵侯辞行,赵侯意外地问起他要带什么人出使。苏秦说道:“臣将带都尉周绍和相府的六十多位武士前往。”
赵侯翻着手中的文书,装作不经意间说道:“噢,寡人明白了。寡人向你推荐两个人选吧。”
“那敢情好啊,臣求之不得。不知他们是何人?”苏秦问道。
“孟娣和孟婷,她俩与你本来就有交情,又有武功,还精于乐舞,应该是合适人选。”赵侯淡淡地说道,好像他是无意中想起来的。
苏秦听到赵侯推荐孟氏姐妹,有点吃惊,但很快他就明白了赵侯的心思:
他还是不放心自己,毕竟是外国人、外姓人,所以要两位外戚孟娣和孟婷随行。名义上是帮助,实则带着监督的意味。
苏秦难免心中有些不得劲,心想:“自己还是将赵侯想得太真诚了。他尽管赏赐自己颇为丰厚,暗中仍有猜疑。”
“不过,跟着就跟着吧,倒要看看她姐妹二人有什么能耐与自己相争。”
苏秦出发的前一夜,孟氏姐妹来到了桃花园,她们大概早得到了赵侯的指令,所以东西准备得停停当当,足足够装两辆马车。
苏秦本来想要带着三十辆马车,现在由于她俩的加入,所以凭空又增添两辆。
宁钧还以为是苏秦自己要带着孟氏姐妹随行,所以生着闷气,他偷偷地向苏秦抱怨,提示他不要惹麻烦上身。
当苏秦告诉他那是赵侯的决定时,宁钧惊愕地瞪着眼睛,感到不可理解,苏秦又向他多说了几句赵侯的隐曲,他才反应过来。
孟氏姐妹看起来像是根本没接受过赵侯指派似的,十分兴奋,期待着这趟出使,仿佛是得到了一次机会,要进行长途的旅行。
苏秦也不点破,仍然嘻嘻哈哈地同她们开着玩笑,亲亲热热地耳鬓厮磨。
苏秦思索再三,决定临行前派宁钧先行赴燕国一趟,向燕侯姬升递交自己的亲笔书信,告诉燕侯已经说合了燕赵的关系,正往齐国而去,将去说合燕、齐关系。
苏秦还让宁钧顺便将吴景带到齐国,在临淄与自己回合。他考虑到车队庞大,所以让吴景来帮忙照应。
出发那一天,苏秦的车队出了邯郸城的东门后,他就向车队下了第一条指令,让大家不要隐藏行踪,遇到有人打听,尽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