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1926之崛起>第四百零八章 布局 窄轨原来是这样建成的(一)

第四百零八章布局窄轨原来是这样建成的

宋哲武一面指示贾景德加厂建设速度,一面又通过箫国栋,安排加快研制大功率高压变压器和钢芯铝绞线,做好远距离电力传输准备。

毕竟山西工业要大发展,没有足够的电力是绝对不行的,这个问题是早晚必须要解决的,既然是必须要解决的,那早解决总比晚解决要好。

可就在这时,冯锐却传来好消息,黄河岸边的灌溉问题解决了,而且并不需要大量的电力。

这个消息让宋哲武既高兴又惊讶。

原来,毕业于美国威斯康辛大学,获水利工程硕士的农委会水利工程师曹瑞芝,利用虹吸原理,在黄河岸边设计了一整套的排灌设施方案,经过实地试验,效果很好。

这个曹瑞芝原本在河南水利局任工程师,这次也是被宋哲武的人才招聘计划所吸引,回到山西来的。一到太原,就被冯锐给抢到了农委会,任水利建设总工程师。

冯锐的这个消息也让宋哲武隐约的想起,他在前世好像看过关于这个曹瑞芝在山西、河南使用虹吸原理搞灌溉的文章,这个曹瑞芝在35年还出版过一本书,叫《虹吸管之水力情形及流量之计算》,并由此获得当年中国工程师学会金质奖章。

民国时期还真是有能人啊这个时期中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并不缺乏人才,所缺乏的仅仅是可以让他们得以发挥展示的舞台。

宋哲武在感慨之余,立刻指示冯锐,‘要加紧黄河岸边滩涂的开发,争取今年就把示范农场建成’。同时还指示冯锐,‘虹吸灌溉工程要在太原行署和绥远、南北蒙等地推广,结合小型水库蓄水和机电抽水高程灌溉,完善各地的农田水利方案,小水电开发也要提上议事日程’。

有完善的水利灌溉设施,再结合新式农业生产技术和化肥的使用,宋哲武有信心要使太原行署和绥远、南北蒙的粮食产量大幅度得到提升。

同科学研究、发展教育、兴办教育、振兴工业、开垦农田等一些列事情相比,最让宋哲武头痛的就是修建库太铁路。

库太铁路是必须要尽快修建的,因为这条铁路的战略意义实在是太重要了。

现在,宋哲武的兵力主要分为两大块,一块在太原行署,一块在北蒙,两地仅直线距离就相距多公里,不要说日常给养弹药运输不便,一旦发生战事,两地部队调动也不可能及时。现在即使是借助宋哲武那多辆卡车倒运,运送一个军到库伦的时间也要一个月左右。

库太铁路的路径已经选定,按照宋哲武的指示,以正太铁路太原站为,经忻州、原平,在代县以西经过,再经山阴、怀仁至大同。只不过山阴以北到大同这一段,现在不在宋哲武的控制之下,这是需要晋绥军来做的。现在徐永昌虽然也很想修建这一段铁路,可是他手里没有钱,这段只好先修到山阴。

这只是太库铁路的一条支线,太库铁路的干线则是在原平向西经宁武、神池到偏关,出山西经准格尔至包头,再经固阳至白云鄂博矿区,再由索朗克尔进入北蒙,经曼来、沃勒吉特至库伦,全程1 多公里。

太库铁路主干线之所以没有经过绥远,主要是宋哲武考虑到,在抗战开始后,绥远很可能成为前线,太库铁路在绥远经过,很容易被日军拦腰截断,而向西移则可以有较大纵深。而且,由包头至白云鄂博也更近。要知道,白云鄂博矿区不仅有大型铁矿,那里还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矿区,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百分之八十,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稀土宝库,宋哲武要大力发展半导体产业,以后可是离不开这里。

宋哲武计划要在白云鄂博建设一个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和稀有金属提炼厂,没有便捷的铁路联系,这两个厂是不可能建立起来的。

既然路经已经选定,接下来就是设计施工了,可是贾景德和凌鸿勋交上来的设计方案却让宋哲武很疑惑,明明是准轨铁路运力更大,可他们非要建窄轨?

尤其是,准轨铁路,也就是宽轨可以在大同和平绥线接轨,太原的货物可以直接运到天津,而不需要像正太铁路那样,在石家庄上平汉路还需要重新装车倒运。这节省的不仅是运费,更主要的是节省了很多时间。

宋哲武可是记得,在正常的历史上,阎锡山因为修建窄轨,没有少受世人诟病。其中一个说法是,阎锡山建窄轨而不修准轨,就是害怕中央军会乘火车直入山西,威胁他对山西的统治。

对于这个说法,宋哲武当然是不信的,因为真要是战争起来,对方的军队是不可能坐着火车,大摇大摆的进入山西的,必须是要经过战斗的,只有晋绥军失败,对方才会乘火车进入山西腹地。

而且,战时也完全可以通过破坏桥梁涵洞来阻断交通,在历史上的抗战时期,同蒲铁路有部分路段在百团大战中,因为被八路军破坏得十分严重,日军想恢复而一直没有恢复起来,直到建国后才恢复交通。

特别是,同蒲铁路这条窄轨,并没有阻挡住中央军进入山西。历史上,红军进入陕西后,中央军就以协助晋绥军剿匪为名,开进了山西。

南京铁道部,日前也发来了电报,除了对山西修建铁路大加赞赏外,还希望山西建设的铁路一定要建准轨,不要像正太铁路那样建成窄轨的,以便于以后在大同或者绥远和平绥线接轨,从而实现两个铁路局联运,提高货运效率。并表示,


状态提示:第四百零八章 布局 窄轨原来是这样建成的(一)--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