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1926之崛起>第五百六十章 抗战 北蒙 合围库伦

第五百六十章抗战北蒙合围库伦

宋哲武回到曼来的第二天,原本节节抵抗、步步后退的周耀明四十八军,忽然变得极为顽强起来。[搜索最新更新尽在..]

本来,按照四十八军前一段抵抗后撤的速度,再有三四天左右的时间,从石勒喀河谷而来的东路苏军主力,就会冲出山区进入平坦的克鲁伦河谷。只要进入河谷,东路苏军就可以充分发挥火力优势和机动能力,再也不会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止他们向库伦进发了。因此,面对死战不退的四十八军,东路苏军的将领憋足了劲,不计成本地疯狂发射着炮弹,每次进攻都会先行猛轰一小时左右,然后还有飞机轰炸,再以营级规模的兵力轮番发动猛攻。

虽然苏军的进攻要比前一段时间猛烈得多,可是让苏军感到十分奇怪的是,他们面前的第四路军好像也突然变得强大起来,不再是节节抗击,而是坚决不退,所有被苏军占领的阵地,第四路军都是战至最后一人。而且,每一个被苏军占领的阵地都会遭到反击,许多阵地都在一天之内数易其手,才最终被苏军占领。

面对不顾伤亡,顽强之极的第四路军,苏军将领们感到很诧异。他们甚至开始怀疑,前一段时间第四路军节节后撤,很可能是yin*他们远离石勒喀河谷,要在山区包围攻击他们。

得到报告的布柳赫尔,也认为在地势狭窄,无法展开兵力发挥火力优势的山区攻击东路苏军,很可能是第四路军的一个机会。

虽然布柳赫尔同样认为即便是在山区围攻东路苏军,他的对手也同样会付出惨重代价,可为了小心起见,他还是命令东路苏军停止了攻击,开始占领周围的有利地势,做好固守准备。

东路苏军共有三个军,这次穿越石勒喀河谷的苏军只有远东第三、第四两个军,战役目的是出其不意冲出山区,占领温都而汗。然后会同携带大批坦克、重炮的远东步兵第一军,合围第四路军驻守克鲁伦的马法五四十六军。

因为苏军自从一出石勒喀河谷,就遭到中国军队的节节抵抗,而且马法五又主动放弃了克鲁伦,苏军合围马法五的企图落空。还因为战争开始后,马法五已经对大乌里至克鲁伦这一段山区道路实施了严重破坏,苏军重型武器和车辆无法很快通过,苏军远东步兵第一军只好一边抢修道路,一边前进。因此,苏军从大乌里出发的远东第一军的一个轻装师,在占领了空无一人的克鲁伦后,并没有马上追击马法五的四十六军,而是就地坚守,等待第一军主力到达。

现在,远东第一军已经到达了克鲁伦,很快就将沿克鲁伦河谷西进。

苏军认为,配备了二百多辆坦克的一个军,在平坦的河谷里和第四路军作战,足可以一抵十。那时苏军还可以从温都而汗再次对阻击苏军的周耀明军实施合围。所以,被堵在山区的苏军两个军,在接到了布柳赫尔的回电后,倒并不着急进攻。

就在克鲁伦的苏军远东第一军开始西进的当天晚上,东路苏军远东第三、第四军,破天荒地突然遭到了中国军队的全面攻击,不仅是正面,左右两翼,就是后方也出现了中国人的踪迹。黑夜中,不善夜战的苏军无法辨明到底有多少中国军队,只好原地固守,拼命地向周围黑黢黢的群山发射着炮弹和子弹。

激烈的战斗一直打到半夜,枪炮声才逐渐平息下来。

可让苏军奇怪的是,第二天,整个战场就再不见一个中国人的影子。

东路苏军这时才如梦初醒,明白过来这是阻击他们的四十八军,怕被苏军远东第一军抄了后路,昨晚的进攻是烟幕弹,旨在迷惑他们,真实意图是要逃跑。

在派出搜索部队后,更加证实了他们的判断。不仅前面再没有发现四十八军的部队阻击,而且沿途道路还被埋设了许多地雷。

东路苏军一面向布柳赫尔报告情况,一面抓紧清除道路上的地雷。

很快,东路苏军收到布柳赫尔的回电,命令他们尽快进入克鲁伦河谷,占领温都而汗,待携带大批辎重的第一军到达后,务必于五天之内赶到库伦,和东进的西路苏军互相呼应,完成对库伦的合围,并对西路苏军实施补给。

西路苏军果然没有越过鄂尔浑河和中路苏军汇合,而是在距鄂尔浑河50多公里的地方折向东南。西路苏军这样做的目的不言而喻,明显就是要绕到库伦以南,从而对库伦形成完整的战略合围。

西路苏军的动作,让宋哲武不仅暗暗松了一口气。

虽然以军事常识而论,西路苏军不应该和中路苏军汇合,这样无法发挥苏军兵力和火力优势。可是,经过了满洲里大捷,他很难保证布柳赫尔不对第四路军有了重新的认识,变得小心起来也未可知。还是在见到傅作义后,听了傅作义的详细分析,宋哲武才最终坚定了西路苏军一定会南下的看法。同时,宋哲武不仅同意了傅作义改变围歼西路苏军地点的建议,还提出了他围歼东路苏军的计划。而周耀明的四十八军主动撤离,就是新计划的一部分。

三十九军守卫的一号要塞,先后主动放弃了第一第二两道外围坑道工事,为了怕这些工事被苏军利用,在撤离时,两道工事都放置了大量炸药逐一炸毁。

中路苏军在占领了这两道防御相当好的工事后,信心大增,不仅卯足了劲继续猛攻一号要塞群,还严令东路苏军和南下的西路苏军加快行军速度,尽快


状态提示:第五百六十章 抗战 北蒙 合围库伦--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