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1926之崛起>第五百六十九章 抗战 北蒙 围困(一)

第五百六十九章抗战北围困(一)

------------

第五百六十九章抗战北围困(一)

消灭了东路苏军后,宋哲武并没有让疲惫的参战各部队休息补充,而是一连发出数道命令。

命令:韩光骑二军负责打扫战场,看管俘虏。

命令:徐放四十四军火速东进,收复克鲁伦,并全力破坏克鲁伦以北至苏联境内的山路,阻断苏军从大乌里南下的道路。

命令:周耀明四十八军,不得等待整补,立刻占领石勒喀河谷出口及从出口至克鲁伦河谷的沿途山路要冲,补给的武器弹yao和人员将随后赶到。为补充伤亡超过三分之一的周耀明部的力量,韩光的一个师,暂时划归周耀明指挥。

为防止周耀明产生误解,宋哲武亲自去电,对周耀明进行嘉奖慰勉。

命令:马法五四十六军,火速南下,汇合梁芳四十二军,由楚溪chun统一指挥,封闭西路苏军东进道路,在占领阵地后,要对西路苏军积极打击。

命令:赵凤武四十五军,汇合王弼四十九军主力,在库伦秘密整补待命,两部暂划归高宗宝指挥。

命令:傅作义三十五军、孙蔚如十七师、李瑞芳山地师一部,截断西路苏军和中路苏军的联系,由傅作义统一指挥各部,由西向东对西路苏军发起攻击,尽力将西路苏军向东压迫。

命令:魏广惠骑二军,在库伦以南警戒集结,防止西路苏军残部从库伦以南戈壁绕行逃往克鲁伦。书mi群2

命令:韩光骑二军打扫完战场后,迅速押解俘虏南下,由魏广惠统一指挥。

命令:伍进空军总队,全力轰炸西路苏军。

对于徐放、周耀明、马法五、梁芳、傅作义、孙蔚如、李瑞芳等部的调动,都很容易理解。

封锁石勒喀河谷出口和占领克鲁伦,并破坏克鲁伦至苏联境内的道路,是防止苏军为解救西路苏军,从境内增兵。保证楚溪chun和傅作义两部和梁忠甲部合击西路苏军成功。

就是第四路军的绝对主力,张亚飞的三十八军暂时没有作战命令,也很好解释,那是作为战略预备队的,一旦东路苏军南下,他可以对东路苏军进行阻击。

唯一让众人不解的是,宋哲武命令赵凤武和王弼两部在库伦掩蔽待命。

赵凤武部和王弼部都没有受到什么损失,如果说这样做是把他们作为战略预备队,两个军十二万多人,再加上张亚飞三十八军的十多万人,这未免有些太多了。

在众人看来,应该调赵凤武或者王弼去封堵石勒喀河谷出口,而应让损失惨重的周耀明在库伦待命。

不过,命令就是命令,虽然众人对宋哲武的命令有些不理解,可命令是必须执行的。

命令下达后,第四路军各部迅速行动起来。不过,行动最快的还是伍进的空军总队。

由于苏军的空军力量已经被消灭,莫斯科即便想要恢复进犯北的苏军的空中力量,也需要时间。滨海边疆区的空军部队是不可能西调的,关东军在东北突然发动“九一八事变”,也让莫斯科吓了一跳。

日本人对于广柔的西伯利亚是有野心的,也是有前科的,当年列强武装干涉,日本人闹得最凶,甚至日本人现在还站着库页岛的一部分。

别看日本人入侵中国,列强都会明确表示反对,可是如果日本人入侵西伯利亚,列强们恐怕都会装聋作哑。因此,滨海边疆区的军事力量现在只能加强,决不能削弱,必须要对日本人保持高度警惕。

可要再重新恢复保持入侵北的布柳赫尔的空军力量,只好从欧洲部分chou调了。这个时候,整个苏军的空军力量远,没有二战前强大,同英法相比相差悬殊。不过,好在西方再闹经济危机,苏联的死对头德国又是战败国,它们都无力对苏联进行侵略,只要能迅速解决北问题,列强都不敢也来不及妄动。

只是,苏军在欧洲部分的空军力量加到一起,各种作战飞机也不超过一千架,能chou调出来的,最多也只有二百架左右,而且这还需要时间。

不仅欧洲部分距离北路途遥远,转场的空军部队,需要沿途各机场提前准备油料等物资,乌兰乌德机场还需要重新修建。这些都需要时间,最快也要一周的时间。

因此,这一周左右的时间,对于伍进和他的空军总队来说,极为宝贵。他要利用这一周左右的时间,尽力轰炸打击苏军,摧毁苏军的重装备,为步兵歼灭苏军创造有利条件。

所以,第二天一早,空军总队的所有轰炸机、强击机全体出动,在战斗机联队的护航下,分成四批,全天不间断地展开了对西路苏军的轰炸。

本来西路苏军在接到布柳赫尔的电报后,已经于夜间开始向克鲁伦河谷移动,直到凌晨四时,前卫师和梁芳的四十二军遭遇,西路苏军才停止前进。

对于遭遇中国人的阻击,西路苏军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他们并没有过于担心,天一亮,已经进至克鲁伦河谷尽头的东路苏军就会赶来接应他们。西路苏军就地扎营后,马上同东路苏军联络。

只不过,让他们惊疑的是,无论他们怎样呼叫,直线相距距离仅有不到一百公里的东路苏军,就是不回应。西线苏军只好向布柳赫尔报告情况。

天亮后,不知所措的西路苏军马上遭到了空军总队的猛烈轰炸。

由于山路崎岖,西路苏军两个军**万人马车辆,绵延了二十来公里。虽然苏军在


状态提示:第五百六十九章 抗战 北蒙 围困(一)--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