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丢玉米的风波,在徐朗和林晓刚得知的情况下就到手了七十两银子,他们赔上一些压抑的怒火和担忧,却赚了比平时多的银子,两人都不知道这是幸运还是不幸。

也许正应了那句话,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生活中,稍微变换个角度,什么事儿都未必是坏事儿。

朝廷需要人修路,里正这几天已经把事儿跟大家伙说了,让大家都准备好。

朝廷的事儿自然没人敢耽误,大家气偏偏挑在这个时候,耽误他们赚钱。就算是徐朗家的房子要盖好了,这可以出去赚钱吗。

何文年耐心的跟大家解释,“本来春天就要修路的,朝廷的银子没拨下来,就耽误到现在。”

修桥铺路是大事儿,是改善民生的好事儿,林晓和徐朗都觉得这个朝廷还不错。可惜,修的不是鱼粮县城到黑熊岭这一段,而是另外一条通往府城的路。

这也算是林晓和徐朗到这里的第一次徭役了。徐朗十六岁已经算是壮丁了,也得去修路。虽说可以交银子了事儿,不过徐朗问了,黑熊岭那一段路不长,村里的壮劳力都跟着去,十几天也就修完了。两人一商量,徐朗决定去。

林晓担心徐朗,“这正长身体的时候,要是累坏了以后会落下毛病的。”徐朗这一年都够辛苦了,不过二两银子的事儿,这个钱得花。

徐朗感动的不行,他的小丫头现在真是把对他的担心都写在脸上,不知不觉就从当初那个需要用毒舌来掩饰自己真实目的的霸道小丫头变成了现在暖心的小甜心。徐朗怎么能不高兴。

“每个村的里正管自己村子这片,肯定不会像是秦王朝修长城似的虐待工人,你还担心什么?”徐朗捏她脸蛋,“这嘴撅的都能挂住毛笔了。”旁边正在写大字的小不点儿偷偷瞄了一眼师傅,捂着小嘴嘻嘻笑,突然拿过毛笔放在自己撅着的小嘴上,结果弄了一脸的墨汁。

林晓正好看到这一幕,再也绷不住了。噗嗤一声笑了。

“你这小混蛋,怎么什么都弄?”林晓忙去给他擦墨汁,小家伙苦着脸,“师傅。撅嘴也挂不住毛笔。”

徐朗一阵闷笑,“你挂不住,不等于你师傅挂不住。”他冲林晓挑眉,“你挂一个给孩子看看,免得他觉得我说假话。”

林晓气。“你自己挂给你儿子看吧。”气鼓鼓的出去洗帕子了。

小不点儿疑惑道:“师傅怎么了?”

徐朗过去看他写字,轻飘飘道:“没什么,对了儿子,爹今儿教你一个成语,叫做恼羞成怒。”外面林晓气鼓鼓道:“徐朗!”

房间里小不点儿恍然大悟,“哦,这就是了。”徐朗给了他一个赞许的眼神,父子两个笑成一团。

修路的事儿基本上敲定了,大家伙虽然不愿意,也不敢跟朝廷对着来。幽州府这边以前人烟稀少。这几年朝廷加大移民福利,过来的人也就多了,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全,现在就属于完善阶段。

林晓看到沈家婆媳愁眉苦脸的,就偷偷问沈柔柔怎么回事儿。小丫头也不瞒着林晓,低声道:“我们家也得出人,爹不在家,奶奶和娘不想出那二两银子,娘跟里正说要去修路,里正不同意。”

修路这事儿家家户户都是男人去的。这去了一个女人算怎么回事儿?回头人人效仿,那路还要不要修了?于何文年那来说,他并没有做错什么。

林晓觉得沈家现在完全能拿出这二两银子,只是舍不得罢了。如果能让沈康氏这几天赚到差不多的银子。估计她也就去了。

林晓想到了一个好主意,不过这事儿还得问问里正去。

一听林晓要去里正家,徐朗想到今儿看到的那个小书呆子,顿时摇头拒绝了。“你有什么事儿我去给你办,你又不喜欢里正,别去看着闹心了。”当然了。真实情况是什么样的只有他自己知道。

林晓也乐得自在,“那好,你去吧,就去问问修路朝廷供饭吗。”

徐朗一听就知道林晓打的什么主意,“你是想让沈家嫂子过去卖饭?”他微微蹙眉,“这能行吗?”他不是觉得卖饭不行,而是觉得这年代一个女人抛头露面的卖东西,也不知道沈家嫂子愿意不愿意。

林晓听明白了他的意思,淡然道:“你永远不要低估任何一个人对银子的渴望。”除了那些天生的土豪除外,这些生活困苦的人,再分有一点儿办法赚钱,都会努力的。她相信沈康氏也不例外,且看她在工地上男人堆里天天做饭就知道了,不也一样走出去了吗。

观念这东西,只要有人引导,慢慢的就会往好的方面发展。同理,身边没个好人,故意往歪路上领,那也没好就对了。

徐朗去问了,果然不出林晓所料,朝廷只管监督干活,可没有人管你有没有饭吃。

林晓又去跟沈康氏说了这事儿,看得出,婆媳两个都挺动心的,就是担心这要是卖不出去怎么办,让林晓看的一阵无语。

你说这年头做什么没有风险呢?

看沈康氏吞吞吐吐的,林晓干脆道:“嫂子要是不想去,那也只好掏银子了。”反正你们家没那个男人。有时候她就纳闷了,柔柔爹都几年音信全无了,何文年好心让他们报一个死亡,这样省下不少的税钱和徭役,结果这对婆媳说什么都不同意。

做人就不能现实点儿吗?

好吧,谁也不想诅咒自家亲人的心思林晓也能理解。

“妹子,你要是觉得真能赚钱,那你领头,我还跟着你干


状态提示:247徭役--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