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穿越重生>抗战之浴血重生>第九十五章 三踢丁汝昌

“砰!”李鸿章看到丁汝昌又被李毅踢了一脚,面子上再也过不去了,愤怒的把手中的茶杯摔了个粉碎,怒声骂道:“混账东西,你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中堂大人,竟敢这般放肆!”

趴在地上的丁汝昌,听到李鸿章的话心里暗暗得意起来,自己跟中堂大人都是安徽人,又是他的嫡系,有李毅这么对比着,就更加显出自己的忠心了,看来这北洋水师提督的位置是跑不了了,“哎吆.....哎吆!”丁汝昌故作痛苦的**起来,李毅的不注意把张佩纶也得罪了,面对李鸿章的怒火,丁汝昌的装腔作势,张佩纶好像看不见一样,抬着头数起了房顶有多少根檩条来。[txt全集下载]

李毅面对李鸿章的怒火并没有胆怯,他早就想明白了,自己只要是有用,那么李鸿章是不会因为这点小事舍弃自己的,要是觉得没有,估计早就把自己请出李府了。再说这是在家中,并不是在总理府衙门,自己脚踢丁汝昌也不能说明自己就不尊重他了。

“中堂大人你是一个让我无比尊重的人,你可以说是大清中兴之首,更是能够与德国首相俾斯麦、美国总统格兰特并称为世界三大强人,所以我对你是无比尊重的,俗话说男儿膝下有黄金,所以我才没有跪拜礼,但是并不能说明我就对您无理,至于为什么踢人我想张大人会明白。”

“......”张佩纶感觉冤死了,自己老老实实的数着檩条,什么事都不说不干,怎么还被拉入你们的狗撕猫咬中,李毅真是个混蛋,我明白,我明白个屁,作死你还要拉上个垫背的吗?

李鸿章作为一个汉官之首,是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对名的看重往往大过利,李毅的这番话自己还是第一次听到,这话实在是太中听了,要是能在朝堂上被皇帝、老佛爷听到那就更好了。( 千千)

“禹廷坐下,听李毅说完!”李鸿章虽然没直接对李毅说,但是李毅也明白,李鸿章已经不生气了,继续让自己说,那就是多少认可了自己的观点。

“中堂大人,那我就先从陆防说起吧,几千年来我们一直都是大陆中心说思想,一直以为大清就是世界的中心,这话要是倒退三百年可能是正确的,但是现在世界的中心是欧洲,以英国为首的西方主要国家,他们不但在经济上、文化上、军力上全面超越大清,就是在政治上我们也不能否认,他们做的比我们好!”

“你个混账,不但混账至极,还敢妄评国政,这与造反有何差别!”丁汝昌感觉又找到了李毅的病语,跳起身,手指在李毅的脸上骂了起来。

老实人还有三分脾气呢,何况是李毅呢,前两脚李毅都是用的巧劲,并没有伤到丁汝昌,这次他竟敢指着自己的脸辱骂自己,简直就是找死,李毅一个高抬腿,踢在他的胸口,丁汝昌惨哼一声就没了动静。

这次李鸿章看都没看丁汝昌,这货简直就是愚不可及,在自己家中谈话,他喊着造反,这不是把自己也绕进去了吗。何况李毅说的非常合他的心意,国力、军力、经济、文化教育却实已经全面落后了,政治体系沉珂繁杂,编制混乱,这也是自己这个总理大臣需要变革的一点,自己更加明白,大清体制不改,亡国不远!

李毅看到李鸿章虽然闭着眼,但是一副倾听的模样,这摆明就是让丁汝昌在地上多趴一会了,再就是让自己继续说的意思。

“现在的大清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四面楚歌!内部因素我不说,相必中堂大人比我更加明白透彻,陆防我们长久以来只有东面的沙俄一个主要敌人,但是现在却不是了,西南印支那有英国陆军驻扎,东南有法兰西陆军驻扎,东北面沙俄组织了一支规模庞大的哥萨克骑兵,我想中堂大人也明白,沙俄的目的是什么,我可以妄加推断一下,两年内沙俄必出兵关外三省。”

“从康熙二十七年到光绪九年,沙俄逼迫我们签订了十二条土地割让协议,可以说沙俄每次出兵必能从我国领土上割去一块,尝到甜头的沙俄侵略者,再加上英法国家的资助,他们出兵大清已经是必然了,我们已经面临一场大战了。”

“今年年初的全国大游行,声势浩大,朝廷要是满足不了他们的要求,我想下一次会是一场满清都无法承受的大游行,朝廷要想满足他们要求,平息再一次大游行的举行,那么必须面对着英法军队的进攻。”

“如果我估计不错,三年内我国必会面对战争威胁,到时候我们别无选择——开战!只有开战!所以我们现在做的就是提前做好准备,应付任何侵略者的挑衅!”

张佩纶只是一个清流,一个嘴上牛逼的能人,李毅的这番言论,李鸿章不但不反驳,还做出了一番沉思的模样,就明白这不是危言纵听,而是迫在眉睫!

“海防!”李鸿章闭目说道。

李毅明白李鸿章意思,他这是认同了自己的观点,“我们现在就是开足马力发展海军,也不可能打赢英法俄三国的海军舰队,但是我们却不能不发展舰队。”

“危机!”李鸿章又只说了两个字。

李毅意会,知道李鸿章是要自己先把三国海上威胁解决办法说出,说道:“建立海防火炮部队!广州兵工厂已经研制出,280岸防巨炮,射程更是能够达到20000米,完全有能力对近岸舰船进行摧毁。”

“费用!”

“五百万两白银,一百门岸防巨炮以及配套弹药,还有成立一支五千人的海


状态提示:第九十五章 三踢丁汝昌--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