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科幻未来>陈家洛的幸福生活>第二百一十五章 儒家与新教

陈家洛的手指在桌子上轻轻地敲着,吴思华的话算是勾起了他的一件心事,那就是用何种思想来改造这个社会,已经延续千年的儒学明显不符合他的要求,既然穿越了一次难道还要自己的子民们再遭受百年苦难么?用他熟悉的后世中国采取的思想也不合适,太过超前的思想只会让社会更加混乱;至于西方的资本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分歧太大,原样照抄恐怕只会落得和当初红军中的那些教条主义者一个下场。吴思华的话为他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陈家洛想起自己当初看过的一本经典著作——德国著名社会学家,政治学家,经济学家,哲学家,是现代最具生命力和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的马克思-韦伯所撰写的《新教lún_lǐ与资本主义精神》;在这本书里韦伯详细论述宗教观念(新教lún_lǐ)与隐藏在资本主义发展背后的某种心理驱力(资本主义精神)之间的生成关系,他力图使用分析统计数字确立一个事实,即资本主义产业兴起和成功率与基督教新教背景存在着某种相互关系。

既然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等人改造的新教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心理驱动,那么由吴思华来对早已腐朽不堪的儒家进行改革,使得改良后的儒教能够像新教一样,对产业革命在中国的发展提供推动作用。从历史来看,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长期受宗教的影响(某种程度上儒家在西方也被看做是一种宗教),但只有天主教进行了完善的改革,新教改革后新教lún_lǐ所表现的现世禁欲精神,合理安排的lún_lǐ生活却无意中促进了经济活动的开展,新教lún_lǐ赋予了经商逐利行为以合理的世俗目的。而印度教、佛教、儒教、道教、伊斯兰教、犹太教等没有经过宗教改革的各大宗教,其古老宗教lún_lǐ精神对于这些民族的资本主义发展起了严重的阻碍作用。东方也因此远远落后于西方,直到近代各个国家才从不同途径迎头赶上,中国和苏联选择了唯物主义彻底摒弃宗教,从而将人们的思想从腐朽的禁锢中解救出来,就现阶段来看用唯物主义代替儒家思想过于超前,那么学习西方的做法用改革后的儒家代替旧有的儒家是否可行呢?

当然陈家洛想要的结果并不是披着新皮的旧儒家,反而应该是披着儒家皮的新思想才对;要完成这样一个工作,则需要对儒家及西方科技都有深刻了解的团队才行,从目前红花会的人才储备来看吴思华等东归明人和戴震对于儒家有较为深入的认识,高类思、杨德望二人对西方思想认识透彻,自己粗知以后二百多年间世界各大主流思潮,如果三方能同心协力,那么整理出一套新的思想貌似也不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当然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单凭他们五个人绝对没有能力完成,还需要抽调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支持。但以红花会目前的实力并不足以完成这项工作。

“吴先生!”,陈家洛沉吟半晌终于开口说话了,“您所说的话小弟也曾想过,小弟也觉得如今的世界已经和以前大不一样了,若是儒家仍旧默守陈规,恐怕百年后就要像墨家一样沉沦下去!如今已经到了不得不变的时候了!”。墨家在墨翟尚且在世的时候也是一门异常显赫的学说,但在战国以后已经开始衰微,到了西汉更是由于汉武帝的独尊儒术政策、社会心态的变化以及墨家本身并非人人可达的艰苦训练、严厉规则及高尚思想,墨家在西汉之后基本消失。至于他们最终的下落有两个说法,一说是最后一代在晚清抗夷而全部灭亡。还有一种说法是明末清初最后一代钜子留下遗书,此位钜子只剩两名弟子,一外放一内传,外放弟子远行立业,内传弟子封闭了此隐灵秘府。反正陈家洛穿越两年了也没发现一个墨家传人。

“不止于此吧?”,吴思华虽然意识到儒家已经开始衰落,却没想过会有如此严重的后果,“儒家绵延两千余年,岂是昙花一现的墨家可比?”

这个话题说来太长,而且没有现实的证据也很难让人相信,陈家洛避而不谈,“吴先生思虑深远,想必已经看到些端倪;我们不妨慢慢研究,等研究的透了,答案自会揭晓!”

“不知总舵主从何处得到这个结论?”,吴思华紧追不舍,这些专研学术的人遇到一个心仪的课题,就好像是初识人事的少年一样,无时不刻都处于**状态。

“这就说来话长了!吴先生所说之事小弟非常支持,吴先生不妨一边做一边和小弟探讨!”,当然新思想还是得自己来掌舵,这种涉及到意识形态的问题决不能脱离自己的掌握。

“如此就多有叨扰了,不过此事事关重大却不是在下一人所能胜任!”,吴思华看看左右,“日后恐怕少不了麻烦陈总舵主、戴先生、高先生、杨先生等人。”

“自当如此!此事由我牵头,吴先生主笔,戴先生、高先生、杨先生等人协助!”,嗯,陈家洛给自己挂了个意识形态研究小组小组长的身份,吴思华是常务副组长,其他三个是组员,“吴先生可从我红花会中选取合适的人手协助,不过眼下正是用人之际,这人手的总数还是尽量控制在三十人之内吧!”,这三十个人也是陈家洛咬着牙挤出来的。

戴震、高类思、杨德望三人表情各异,戴震想的是维护儒学的传统地位,高类思和杨德望一个想的是是否可以借机在中国传播天主教,另一个则关注的是资本主义思想和儒家的


状态提示:第二百一十五章 儒家与新教--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