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汉末风云之大夏帝国>第一零七章 迁都之争(一)

第一零七章 迁都之争(一)

行辕外静悄悄的,只有王昶一个人背着手,百无聊赖地踱着方步。

“文舒,大元帅还没有回来?”赵风问道。

“杨奇老大人刚刚到了行辕,好象有什么急事。”王昶微微躬身。

赵风又问道:“符翌将军何时举行迎亲大礼?”

“就这五月下旬左右,日子还没有最后定。”

“还没有最后定?”赵风略显吃惊,“曹操把女儿都送来了,大元帅还没有定下迎娶的日期?”

“听说有变动。”王昶脸上露出一丝种秘的笑意,“和你有关系。”

“和我?”陈好愣了一下,“好事坏事?”

“当然是好事了。”王昶走到大帐门口看了看天色,“天都要黑了。杨老大人年老话多,这番话不知要说到什么时候。看样子我们又要挨饿了。”

王昶不说,赵风也不好问。他走出军帐,看看逐渐暗下来的天空,轻轻叹了一口气。但愿一切顺利。他正要转身回去,突然看到远处有两个人缓缓而来,一路低声说笑,神态亲密。其中一人侍女打扮,明眸皓齿,容貌极为秀丽。

“那不是仲达吗?”赵风惊讶地问道,“他怎么和一个侍女这样亲热?”

“怎么?伯虎兄打算弹劾他?”王昶不以为意,笑着问道。

“我胆子再大,也不敢随意弹劾大元帅府的人。”赵风笑道,“不过,无极城要弹劾我的人,马上就要排成队了。”他指指远处越走越慢,渐渐融入夜色里的两个人,小声问道,“那是大元帅的侍女吗?仲达这么做,未免太不成体统了。”

“她是长公主派来照顾戴霜夫人的,原是宫内一个身份不低的女官。”王昶稍稍停了一下,忽然问道,“你还记得前尚书令士孙瑞大人吗?”

赵风点点头,疑惑地望着王昶,不知道他为什么突然提到士孙瑞。士孙瑞死于长安之乱,虽然没有九族尽诛,但其家人亲族大都被流放塞外,一个关中世族转眼烟消云散。

“她叫士孙欣,是士孙瑞大人的孙女。”王昶低声说道,“当初士孙家的女人依律没入为奴,但和士孙家联姻的都是关中、关西的高门望族,出面求情的人非常多。在张温、崔烈、杨彪等大人的连番苦求下,天子赦免了她们的责罚,让她们各自返回原籍。士孙欣的外公就是杨彪大人,所以她和母亲留在了长安,被召入宫。后来,大元帅率军平定司隶,救出了她们母女,长公主出于……出于……”王昶犹豫了一下,没有继续往下说。

长安谋刺案根本就是一个冤案,士孙瑞大人是受冤而死,但在当时李傕和郭汜的屠刀面前,谁敢说?越是对内情一清二楚的人越是不敢说。不过知道内情的人的确也不多。

长安谋刺案的主犯应该是王允等人,而士孙瑞完全是被无辜牵连进去的,这一点天子后来大概也有所察觉,所以他减免了士孙家的罪刑,并且在士孙欣入宫后不久,让其出任宫内女官。这是一个信号,一个天子有意彻底赦免士孙家,让士孙家重入“士”籍的信号。大臣们非常敏锐地注意到了这一点,部分关中门阀甚至打算在适当的时候,联名上奏,请天子赦免士孙家。

“长公主让她到行辕照顾夫人,莫非是为了……”赵风突然想到什么,觉得说出来甚为不妥,赶忙把后面的话又吞了回去。长公主这个时候把士孙欣送到中原,当然不会是为了找个人待奉戴霜夫人,其中必有深意。

“我们当初并不知道她就是士孙瑞大人的孙女,直到大元帅说起……”王昶说道,“但长公主显然不是为了找个机会赦免士孙家,而是为了关中,为了洛阳,为了中兴大业。”

士孙家是关中声名显赫的经文世家,虽然历代都没有人做到三公之职的高官,但其家门生弟子太多了。如果仅以门生弟子来算,关中除了马家,就是士孙家了,毕竟他们两家都是经文见长的大世族。在长安动荡不安的几年里,关中人口大量迁移河东,相当一部分关中士子都在这段时间到了北疆。

不过,由于当时在北疆主政的是曾炩。他所信任的士人主要来自于北疆一系,所以其它地方的士人很难进入北疆诸府。随着北疆逐步稳定,北疆和河东的门阀世族开始得到曾炩的信任并得到任用。

天子到无极城筹建朝廷后,随行的门生弟子和部分迁移到北疆的关中、关西、关东士人得到任用。但人数极少,主要权柄依旧控制在原北疆一系的士人手中。

北疆军成功收复青州、兖州,继而又收复司隶,这时上至朝廷诸府,下至河北三州府衙,都需要大量官吏。但由于原北僵一系士人牢牢控制着河北军政,除了青州、兖州两地士人不得不拉拢任用外,其它派系和地域的士人都遭到了排斥。这极大地打击了关、洛一带的士人。

关、洛一带的士人因为朝中无人,做官的希望渺茫,干脆不求仕途了,转而一门心思研习经文。他们大都居住在河东,常常聚集在一起探讨经文,议论时政,品评人物,影响力越来越大。这和关、洛一带的士人们大多出自大门阀大世族,家世显赫,家学渊博,人才辈出有直接关系。河东这几年官办学堂,私办学堂都非常红火,原因就在于此。

中原大战结束后,朝廷收复青州、兖州、司隶等大片土地,急需官吏,曾有意征辟关、洛士人出仕,但均遭拒绝。这些被冷落了数年,过去曾倚仗其显


状态提示:第一零七章 迁都之争(一)--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