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网络游戏>清末枭雄>第六百一十一章 陈月川回京

这个在1868年才特地设立的省份目前只有大约三万人不到的居民,大部分都是遗留下来的俄罗斯人,少部分是华人移民,而这些华人主要是特地跑过来从事渔业的渔民或者来收购货物的商人,除了平民外,就是分散在各沿海据点的军人了。

因此这个省虽然被称之为省,但并不算是常规的行政区,而是一个军管区域,其最高行政长官并不是说文官,而是由守备司令兼任。

说起来。这陈月川和宋柳章是相互羡慕,宋柳章羡慕陈月川有仗可打,可以捞军功,这一次陈月川为什么回国。不就是因为军功卓越,所以才特地被召回京师吗?

而回京干嘛,自然是升官授爵啊!

另外一方面,陈月川也是羡慕宋柳章,这宋柳章长期在统帅部任职。而且还是在作战部这种陆军最重要的部门任职,这平日里接触的可都是真正的陆军实权大佬,说起这人脉关系,自家是拍马也赶不上他的。

而且长期在作战部这种机构任职,所从事的工作都是全局事务,关注的是全军的发展和全国的战略态势,这眼光自然是自己无法比拟的。

而这种大局观对将领的后期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你是一个少将的时候,只需要打好一场战役就可以了,但是到了中将甚至上将的时候。很多时候指挥打仗的能力强弱与否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对全局的把控。

而这方面,是陈月川所不具备的。

所以这两人是相互羡慕,这你说一句,我说一句,就是来到了广场边上,随即这两人就是上了马车,在卫兵的护送下开始进入内城。

坐上马车后,陈月川一边和宋柳章说着话,一边透过马车上的窗户向外头看去。

这看了半天后。他叹道:“这街面上的人多了不少啊,而且我记得这一片以往可都是空地呢,没想到现在也商铺林立了!”

“是啊,这几年京师的发展实在太快了。有是隔几个月去看,都不认得路了!”宋柳章也是如此感叹着,他是常年住在京师的人,原本来说常年在这里呆着的话,在潜移默化下应该是不会对城区的发展有所惊叹的。

但是这几年南京城的发展实在是太快了,不仅仅是外人到了京师会后惊叹不已。就连他这个常年住在京师的人,有时候都会感叹,这样京师可是一年一个变化啊。

中华帝国于1857年正式定都南京,而后南京就是进入了一种不同寻常的发展道路。

首先是人口上,中华军攻克南京的时候,偌大的南京城已经只剩下十几万人,而且多以老弱妇孺为主,整个城市到处都是透露着破败。

中华军入城后,城内的人口比例就是发生了变化,首先是大量的军人,然后是各种官员和他们的家眷。

等到了1860年的时候,城内人口数据已经是恢复到了三十万人,然而这三十万人里,有过半都是军人、国家雇员们以及他们的家属,另外也有大量外地人涌入南京城,早一次让南京城恢复了热闹。

人口的增加的同时,南京的各种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就没有停下来过,南京作为帝国的首都,虽然说南京自身的地方财政收入并不多,但是有着中央财政的支持,所以基础建设基本是走在全国的前列。

定都之初,由于南京破败,很多的房屋不是被烧毁就是成为了一堆瓦砾,再加上诸多房屋都是失去了主人,所以当时帝国就是对南京城进行了重新的规划。

重新挖掘铺设排水渠,那些道路太小的,直接把两边的房屋都给拆掉,然后扩宽路面。

事实证明,拆房的效率比建设房屋要快得多。

十几年建设下来,现在的南京已经和十几年前的南京截然不同,这种不同并不是说体现在商业上,事实上南京的工商业经济发展一直都是比较尴尬。

因为旁边就有一个芜湖工业区,那边是帝国的核心工业基地,钢铁、机械什么的都在那里,而南京过去,就是上海,而上海的各方面优势就不用说了。

再加上南京是京师,为了城市的美观发展,地方政府很多时候都不愿意接纳一些有不稳定因素的行业,比如那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就是南京所排斥的,基本都不让在城区内开办。

工厂少,这是南京城的一个明显特征!

工厂比多,人口数量也不多,现在的南京才三十来万人而已,而上海早就已经突破百万,想朝着两百万迈进了。甚至为了解决人口众多,城市拥挤,可用于发展的土地不多等问题,现在上海市政府那边正在积极谋求扩大上海的面积。想要把整个松江府都吞并了。

而此举也是得到了松江府上下的集体支持,甚至隔壁的太仓州都是想要把自己纳入上海的扩张版图,因为一旦成为上海的一份子,将会给当地的人民的收入带来极为可观的变化。

对此,内阁方面也是正在进行研究讨论。有望在今年下半年确定下来。

南京的人口少,而且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一个很典型的消费城市,城内的主要居民群体并不是工人等接触,而是军政人员和他们的家属。

因此南京的主要商业经济是以第三产业为主!

陈月川和宋柳章两人一直抵达了陆军招待所后,宋柳章才是辞别而去。

陈月川在南京并没有住宅,他因为常年在北方服役,所以前些年都是把夫人和孩子接到了北方,一开始是住在沈阳,后来他常年又是待在新东省。那等北寒之


状态提示:第六百一十一章 陈月川回京--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