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泰宁军之乱方平不久,陛下想必不会轻举妄动!”
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说到这里,他皱起了眉头:“然则朝廷毕竟是朝廷,即便今日地朝廷不削藩,日后也仍旧是要削藩地,无论谁做天子,眼下这般四分五裂的局面均不能持久。将军行亩丁合一,虽然确实有利于国计民生,但是落在有心人眼中,便是心怀异志邀买人心,肚肠实不可问。这一层,将军便不怕么?”
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李文革摸了摸下巴,道:“这确是个问题,不过目下似乎还不至于担心,关中藩镇颇多,一个折家带着三千兵入潼关,便已经惹得这些藩镇集体惊惧不已。若是朝廷真个发大兵进潼关,只怕到时候整个关中都要联手相抗。这个局面,朝廷也未必愿意看到……”
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韩微点头道:“将军说到了点子上,在下以为,将军这个亩丁税,最大的纰漏便是出在这上面!”
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哦——?”
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将军新膺节度,却并不曾联络关中地其他藩镇,不曾向他们通报问好,也不曾征询他们的态度和意见。虽说是否承认将军为延州节度乃是朝廷之事。然则关中诸镇对将军采取何种态度仍然是件大事。此事眼前未必有用。自然也未必有害。但是一旦朝廷对将军起了疑忌之心,这些地方藩王使相的态度便极其关键了。折令公如今坐镇关中,将军只要与他结成联盟,自然便可以不再在意其他人的态度。然则将军却也要知道,折家并不是关中的藩镇,对于折家军进关中,诸镇都是有意见的。迫于朝廷威权和折家的军力,这才不得不承认即成之事实。折令公镇守府州四十年,其威望功勋,举世无双,关中的藩镇都要卖上他三分薄面,将军新起之秀,却是没有这样地资望实力地。关中地节度使们目下对延州局势多持观望的态度,对于将军。他们大多心存疑忌。虽然谈不上敌视,至少是不信任。如今朝廷信用将军,他们自然按捺不动。若是有朝一日朝廷和将军翻脸,这些藩镇会站在哪一边便很难说了……”
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说罢,这位驼背青年笑吟吟看着李文革,缓缓道:“将军虽然已经控制了延州,地位却其实还不稳固,将军英睿,于此自然是心中有数的……”
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此刻,那位“英睿”的李将军却汗如雨下,原本自以为已经牢固不可撼动的局面,如今被韩微一说,虽然只是点出了一点破绽,却绝对是个致命的漏洞。原本以为靠着手中这点兵力已经足以在关中立足,李文革此刻觉得自己简直太天真了。
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他站起身,恭恭敬敬向着驼子施了一礼:“……久慕先生大名,今日方知不虚,请恕文革先前无礼,如今延州局面千头万绪,何去何从,还望先生有以教我!”
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韩微怔了一下,汗颜道:“微一介纨绔,实在当不得将军如此大礼。这些军国大事,微原本是万万不敢妄言的,只不过将军问及,随口胡说,更不敢谈一个‘教’字!”
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李文革大笑:“先生客气,闻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延州文武,人才不少,然则能似先生这般将天下大势看得明白通透地大才却是一个也没有,好不容易才请来了先生,文革怎敢不倾心请教?只望先生不要顾忌过多,文革愚钝,实在是需要一个明白人当头棒喝点拨一二……”
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其实说到这里韩微已经有些后悔,对李文革他其实并不熟悉,只知道这是一个新崛起的地方军阀,而且崛起速度极快,转眼之间已经成为一颗夺目耀眼的政治新星。对这样一个并不熟悉的人交浅言深,是一件很不谨慎的事情。一则延州离中枢较远,汴梁的力量管不到这里,二则这位李将军从始至终对自己都高看一眼,从见到自己的第一面起便拿自己当个人物看待,初时他还以为是老爹的面子作怪,但今日李文革以大计相询,他便知道这位军阀是真地拿自己当盘菜了,完全和老爹地权势没有半点关系。
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因为身体上的残疾,韩微自幼已经习惯了被别人白眼相待,迄今为止一见自己不歧视自己的人都极罕见,能够将自己当作高才对待地,除了那个自己决计求为妻室的陈家姑娘,便是这个手中掌握着一州九县军政实权的忠武将军节度留后了,内心深处也有几分与此人惺惺相惜的情节作怪,因此他才一不留神在此人面前畅谈了一番关中局面。说完这些话他马上便后悔了,此时无论如何不肯再多说了。有些话即便是对最亲近的老爹他都不肯说的,又怎能在这里和不相干的人讲?
nbsp;nbsp;
nbsp;nbsp;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