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张须陀连续三次交锋,瓦岗军皆大败而回。不仅仅是接失了数千精兵。还折了王儒信。伤了单通单雄信,军中士气可谓低落到了极致。本来,瓦岗攻取金堤关之后,声名大振,隐隐有天下英雄以瓦岗马首是瞻的趋势。
各路义军纷纷和瓦岗军联系,准备前来瓦岗投奔。
孟让、郝孝德、王德仁等一干义军首领,已派人前来和翟让接洽,准备在新年之际,歃血为盟。
可现在,瓦岗三战三败后,孟让等人也都随之没了音讯。
翟让心里也清楚。如果不能尽快挽回这种顾势,瓦岗军势必分崩离析。只是张须陀太强悍了!八风营战无不胜。攻无不取,令瓦岗军上上下下,都不禁为之惶恐,根本不敢和张须陀交锋。
如此下去。又如何的了?
翟让万分苦恼。于是召集心腹,前来商议。
瓦岗军如今也算是人才鼎盛,武有程咬金单雄信,文有邸元真贾雄。翟让虽失去了自家侄儿翟摩侯,但实力犹存。
他把所有人召集过来。商讨如何应对张须陀的攻击。
“大将军既然有心抵御张须陀,何不将密公请来,一同商议?”
程咬金在犹豫片刻后。终于鼓足勇气,向程让建议说:“密公谋略过人,想那张须陀,定不在话下。”
翟让闻听,不由得眉头紧蹙。
当初攻取金堤关,被李言庆施以离间之计。
后来翟让也不是没有想明白,可是这心里,始终对李密怀有几分戒。
“世人只知蒲山公。而不知大将军”长此以往,瓦岗还是瓦岗,却最终不复为大将军之瓦岗。”
这是翟让的哥哥程弘私下里对他说过的话。
翟让深以为然。加之李密设计说服元宝藏投降,王伯当又射杀了卫文通。使得李密在瓦岗军中,声威日盛。翟让已经感受到了。来自于李密的压力。所以在返回瓦岗之后,翟让对李密日益疏远,即便是有什么事情,也不会和李密商议。同时,他还加强了对李密的压制。
比如把王伯当的兵权削去!
比如把房玄藻、王当仁派出去,使之和李密分开,
诸如此类的手段,层出不穷。为的就是让李密知难而退,自己乖乖离开瓦岗。
若是李密真的愿意离开,翟让也不会为难他。昔日李密带来多少兵马,程让会全数奉还李密。
偏偏,李密好像认准了瓦岗,始终不肯离去。
这也使得翟让对他留也不是,不留爷不是。干脆让李密负责辐重粮草,在瓦岗充当后勤官。
程咬金提起李密。让翟让很不高兴。
可如今状况,似乎还只能向李密请教。
翟让犹豫片刻。终于松口:“既然如此,那就烦劳知节亲自走一趟,请密公前来一同商议。”
就算翟让愿意启用李密,也绝不会亲自过去邀请。
也许这就是成大事者和普通人的差别吧刘玄德可以三顾茅庐。请得诸葛亮三分天下;翟让呢,即便是有求于李密,也不愿折节屈身。由此可见,魏征说的不错。程让非做大事之人!
程咬金心里暗自感叹一声。不过在脸上,却没有任何表现。
翟让肯定想不到。他这为了面子的一个。行为,却使得心腹爱将生出贰心。
坐在大厅里,翟让还在思考着,一会儿李密来了,究竟是该起身相迎呢?还是坐在原处不动!
不一会儿的功夫。李密带着王伯当,随程咬金走进大厅。
王伯当现在不再领兵。就呆在李密身边,平日里负责保护李密安全,闲暇无事的时候,聆听李密讲解兵法韬略。程咬金过去邀请李密的时候,李密正捧着一部《三国演义》,和王伯当说话。
“三郎,你可知我这一世,最大的错误是什么吗?”
王伯当摇头道:“学生不知。”
李密把书本合上。轻叹一声,“我最大的错误,就是当初小觑了李言庆。此子端地妖孽无比。以十龄年纪,竟写出这等奇书。这三国演义,初读时我只当做是部荒唐之作。可这些日子来,我每读一次,就多出几分敬重”昔日楚公起事,若得此人相助,何愁大业不成?。
王伯当憨笑道:“我倒不觉得有出奇之处,不过就是喜欢”觉得那李言庆实在厉害。竟把经史演义如此出神入化的地步。呵呵,前几日我和老单老程闲聊,才知他二人也读过这部书。”
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
李密笑着摇摇头,并没有苛责王伯当。
不过在内心深处。李密已经把言庆,视为头等大微
他轻声道:“欲取荣阳,必先取李言庆三郎,若他日我们和李言庆交锋,你需提醒我今日之言
王伯当点头答应。
也就在这时候。程咬金推门进来,邀请李密前去议事。
翟让最终决定。不去迎接李密。
他要让李密知道,他翟让才是这瓦岗寨的主人。
李密迈步走进了客厅。丝毫不以翟让倨傲姿态为意。反而不卑不亢上前,恭敬向翟让行礼。
“未知大将军唤李密前来,有何吩咐?”
翟让有些不知道,该如何开口才好。
幸亏贾雄站出来为他解除了尴尬,笑呵呵道:“前闻密公有恙,不知如今可曾康复?”
翟让冷藏李密,对外宣称李密身体不好,所以才在后营做事。
李密一笑。“有劳贾军师惦念,李密已然康复,随时听候大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