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下了山西太原府城之后,李自成麾下的流寇,传闻达到了百万人之多,这个数字杨嗣昌是不相信的,要知道维持百万人的开销,那可不是小数目,河南与山西两地,多年遭受自然灾害,不是什么富裕的地方,想要养活百万的军队,几乎没有可能。
不过李自成麾下流寇的数目,至少在五十万人以上,这也是一个令人恐惧的数字了,若是没有任何的准备,仓促的应战,杨嗣昌知道自己的结局与卢象升、孙传庭等人一样。
所以杨嗣昌要做出完备的规划,这样才能够一步一步达到目标。
很有讽刺意味的是,杨嗣昌上任之后,首先需要做的事情是稳定内阁。
内阁早就被首辅钱士升把控,其他人几乎插不进去,不过杨嗣昌不用特别的担心,毕竟他的背后有皇上强有力的支持。
在接下来采取的军事部署和军事行动之中,杨嗣昌不需要征求内阁首辅钱士升的意见,也不需要征询其他内阁成员的意见,可以独断专行,可以采取一切认为有必要的措施,一旦杨嗣昌做出了决定,钱士升也是要遵照执行的。
杨嗣昌首先决定的就是稳定京城的局势。
阿巴泰率领的后金鞑子,依旧在保定府一带劫掠,制造出来人心惶惶的局面,京城更是不得安宁,不过阿巴泰看样子没有进攻京城的意思,这也让杨嗣昌稍稍安心一些。
北直隶尚有近十五万朝廷大军,不管是从战斗力还是士气方面来说,根本无法与后金鞑子抗衡,暂时统领大军的内阁首辅钱士升也没有这个打算,杨嗣昌同样没有这个打算。
他做出了具体的部署,重点稳固几个点,第一个点是京城,这是重点防御的地方,驻扎在外城的兵力达到了三万人,加上京城大营的军士,以及锦衣卫等等,总兵力接近十万人,这十万人严防死守,足够护卫京城,第二个点是宣府,这里放置两万人,他们避免与后金鞑子直接作战,但无论如何不能够让后金鞑子完全占领宣府,第三个点是永平府,这里驻守的军队为一万人,联合山海关的驻军,保卫山海关的安全,也防止后金鞑子前后夹击山海关。
在做好这三个点防御的基础之上,另外放置一万人,在通州、顺义、昌平和房州一带活动,这一代是京城的外围,这一万大军同样避免与后金鞑子面对面作战,但要起到牵制后金鞑子的作用。
杨嗣昌的这个安排,还是经过了仔细的思索,他放弃了北直隶大部分的府州县,以被动防御的方式,守住最为主要的地方,等待后金鞑子的撤离。
这样的安排部署,已经向后金鞑子示弱。
要做出这样的安排部署,杨嗣昌需要有足够的权力和勇气,否则给事中和监察御史要将杨嗣昌骂的体无完肤,让其根本无法下达命令。
杨嗣昌的这个安排,让不少人想到了被斩首示众的原内阁次辅陈新甲,陈新甲当初不过是建议与后金鞑子议和,就被内阁首辅钱士升牢牢抓住不放,以至于最终丧命了。
被动防御的安排,与当初陈新甲建议与皇太极议和的决定,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含义是差不多的,再说杨嗣昌与陈新甲之间的关系是不错的,难不成杨嗣昌准备走陈新甲的老路。
杨嗣昌可没有想那么多,大刀阔斧的开始下达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