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广新军扩建一个师,可以说对于澳洲来说是一笔巨大的订单,而且因为这笔订单潜在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拉动内需,还将带动周边产业的发展。
制造武器需要钢铁,火药等都是相关的产业链,这些连在一起可以说就等于在无形之中将澳洲的经济往上带动了一个层次。
除了能够将本土的经济带动之外,对香港的经济也会有巨大的影响,军装的生产将会有香港的企业的进行,这里已经投建了一家杨雯雯制衣厂,规模一点也不比本土的小,可以说这家制衣厂的销售范围涵盖的是整个大明以及周边的中南半岛。
一个师级的单位人数,也就意味着要扩招一万多人,沈犹龙虽然在军费上没有压力,但想要一下子招收那么多人还是非常困难的。
而且目前两广的军队在进行改革,原本的各路总兵已经基本被他拿下,老式的旧军已经不能适合当下的发展,所以必须裁撤掉,这里面的利益一定会受到影响,这个是自然的。
不过这些总兵也不敢反对,老沈的手里五千多人的战斗力直接可以吊打几万人的存在,这样的实力可不是谁都有的。
所以对他们来说,其实最好的办法就是乖乖的听话,老沈很有可能不会对他们动手,否则以老沈的手段必然要对他们进行一番吊打,对于他们,老沈可以说已经完全不放在眼里。
实力就是一切,有了实力就能决定一切,也可以拥有话语权,所以老沈有这个实力决定两广的事务,这是其他人不敢反对他的重要原因之一。
现在他要扩军等于无形之中又增加实力,可以说更没有敢反对了。
两广的军队改革,老沈请了澳洲专家来亲自专门针对性的做出选择。
整个两广共有军队数量总数在十一万人之多,这些都是旧军部队,同时也包括卫所军,改革后。卫所编制的军户将直接获得民户籍,愿意当兵吃粮的必须体检合格之后才能进行。
同时澳洲给出的一份方案是两广实行义务兵制度,就是两广的男性青年,年满了十八岁都必须进行体检参军。但是考虑到目前两广地区流动人口巨大,这个标准可以不用实行的那么严格。
毕竟现在的两广难民可以说有几十万之众,这么多人全都移民到澳洲去不可能,对他们的安排也是必然的,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将那么青壮送到军队。让他们去打战为国家效力。
两广改革军队首先从卫所军户开始,对于那些实在是没有战斗力的直接清除出军户编入民籍,对于不想当兵的也直接编入民,然后这些入民籍的,以及该村年轻力壮必须参加由两广兵部组织的民兵训练。
民兵制度是两广改革的一个重点,这个制度在各村实行,一般将原本的卫所军户和现在的退役士兵纳入到这个范围之内。
这个制度的好处就是在战时可以召集到一定数量的战斗部队,可以说满清初期的兵役制度就有些类似。
除了兵役制度改革之外,就是维护治安的衙役进行了变更,直接设立巡防局来统辖管理维护治安环境和民事纠纷。
可以说这些改革已经在朝着现代化的制度进行。如果一旦实行下去的话可以看到一个不一样的大明,也就是在两广这个改革发展有基础的地方,要是放到其他地方想都别想。
士绅集团以及旧官僚主义的阻拦都会是不小得障碍,所以想要在其他地方进行推行,就必须消灭当地的势力。
当然消灭掉当地的势力这种事情其实很不讨好的事情,对老沈的名声非常不好,为了摆脱这种情况,老沈故让满清来帮助自己。
只要他们消灭掉了那些人,自己在从满清手里接管过来就是完全不一样了。
可以说老沈的这招属于借刀杀人,当然借刀杀人这种事情其他人也没少干。
现在这个时代可以说是乱世。做好人可活不长,老沈必须让自己腹黑起来。
他要扩张军队的消息一出来,最害怕的其实是唐王,郑家的十万私军虽然在人数上占据优势。但要是面对上老沈的新军可以说完全没有任何的优势存在。
老沈的新军作战能力强悍,使用的都是澳洲最新书武器,而且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两广的新军得到了澳洲军真传。
没有得到过澳洲军训练的郑家军根本就不是人家的对手,在说人家可以以几千人抵抗住几十万进攻,成功拖延了七天这样的实力。可不是盖的,这个事情可是天下人皆知。
所以郑芝龙和唐王感觉到了害怕,害怕的主要原因在于自己的实力不够强大,所用到的澳洲武器也没有人家的先进。
当然对于这件事比较关注的还有豪格与多尔衮,在攻打南京之前,豪格是没有把两广新军放在眼里的,后来经过一番较量之后,才知道两广的新军战斗力一点也不属于八旗军。
这样一支强悍战斗军队一旦人数过万是非常让人害怕的,而且还有一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与两广新军交过手,知道面对这样的对手有多难。
现在豪格才领会到多尔衮为什么不轻易南下,就是希望南方的残明势力自己消耗各自的实力,这样才能坐拥渔人之利,可是现在一切都晚了。
不过明白过来的豪格并没有后悔,因为他不出战的话,到现在也不可能领兵,所以他对于这件事的看法还是乐观的。
豪格并不认为自己完全不能战胜两广新军,但是自己可以在对方还没成军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