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民国之铁血荣耀>第143章 华夏宣战了

奉天东塔上空的这场空战只是一场小规模的空战,并没引起什么人的关注。 [这里并不包含日本。这件事在日本引起反响可以称为巨大。消息传回日本国内,不仅引起了日本陆军的关注,更引起了日本海军的重视。日本海军非常注重飞机这种新型武器,日本海军是世界上第一个装备航空母舰的海军。当然,以当时日本的航空技术,航空母舰上装载的飞机的主要作用是用于侦察,其次是做为支援力量支援陆军的作战。针对海上目标,他的作用仅仅是投放鱼类。

但东塔空战,让日本海军意识到了他的航空力量和华夏的差距。让他们感到遗憾的是这场空战,日本方面没有留下幸存者,无从了解在空战中,华夏飞机的相关数据。但是,这不妨碍他们确认日本在航空领域,远远落后华夏的事实。四十比零,就是最好的注脚。

和日本海军能坦然承认和华夏在航空领域有差距不同的,是日本陆军的态度。日本陆军认为,这是由于陆军在过去没有重视航空力量的建设引发的,由于华夏比日本重视航空力量的使用,所以,在战术上和飞行员的个人技术上都要优于日本。

想要我们承认支那空军比我们强吗?那怎么可以,这会动摇军心的。在常规武器上,我们已经落后了,现在又冒出来支那在别的武器上也领先,这让我们的士兵们还有什么信心去打仗?

不过有一点他们是步调一致地,那就是要求中岛、三菱等飞机制造公司,加快新机型的开发和生产。驻美国和欧洲各国的大使馆武官们也都接到了同一个命令,从美国和欧洲引进各种新型的航空技术。

让杨寰宇意外的事又发生了,由于日本到处寻找先进的航空技术,终于引起了有心人的注意。随后,华夏国防军在华夏沿海大量修建空军基地的事也落入了有心人的眼中。基地周边尽管防卫严密,可飞机的起降藏不住不是。于是,华夏大力发展空军的行为,落入了全世界的眼里。继日本之后,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也都开始投入巨资发展空军,一场世界性的军备竞赛就这样被悄然引发。

杨寰宇现在可没功夫管这些。随着沿海这些空军基地的陆续建成,华夏向日本宣战的条件逐渐成熟了。1925年十二月,在绥远整编完毕的第二十三军所属国防军第七十三师汤玉麟部和第七十五师姜登选部,奉命通过西伯利亚铁路调往俄国的哈巴罗夫斯克。驻扎在赛音山达的国防军第八装甲师吴石部调往直隶的唐山。

1926年一月一日元旦,经华夏国会批准,总统曹錕宣布华夏对日本国宣战。随后,国防军总司令杨寰宇发布命令,任命新任的国防军副总司令张汉卿为东北战区司令官,总参谋部副总参谋长蒋志清为东北战区参谋长。

具体作战任务,由在远东的国防军第四装甲师、第五十七装甲师、第七十三师、第七十五师、第七十九师、第八十师以及空军第二师组成的远东集团军,和在京津战区的国防军第八装甲师、第二师、第三师、第十五师、第四十师、第四十八师、第五十一师和唐山空军基地的国防军空军第四师组成直隶集团军承担。远东集团军司令由第一装甲军军长徐庭瑶出任,白崇禧任参谋长。直隶集团军司令由第八装甲师师长吴石出任,第二师师长马良兼任参谋长。

国防军副总司令吴佩孚继续坐镇库伦,指挥国防军第五十八装甲师、第五师、第七师、第七十二师和空军第一师警戒大兴安岭一线,防止日军西窜。分散在东北的特战小队,向北撤退,经海参崴归建。

隐忍了几年的国防军终于再次露出了獠牙。首先发起进攻的,就是徐庭瑶率领的远东集团军。杨寰宇选在这个时候宣战,也是有道理的。组成远东集团军的部队,是长期驻扎在蒙古的徐庭瑶的两个装甲师和原东北军的部队。

徐庭瑶的部队驻扎在蒙古,对北方的严寒早已完全适应。由北向南,气候逐渐转暖,行动起来,更是得心应手。原东北军的官兵,更是常年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对这样的气候条件下作战,适应起来也同样毫无问题。相比之下,日本军队面对国防军的装甲部队,除非依托长白山脉和大兴安岭进行周旋。但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进山就和送死没什么区别了。不能进山,日军就只能龟缩在松嫩平原上。可想在平原上阻挡装甲部队的进攻,结局那也只能是呵呵了。

悲剧的是,但华夏宣布宣战之后,日本人还真的就在哈尔滨的外围构筑防御工事呢。因为他们不知道华夏有装甲部队,更想不到,远东集团军有两个装甲师,近四百辆坦克。

关东军率领植田廉吉在得知华夏宣战后,第一的感觉就是大事不妙。在日本陆军,没人会想到华夏会宣战。尽管在胶东半岛,日本陆军曾吃过一次亏,可他们依旧认为华夏是不敢主动宣战的。他们不相信,以华夏目前的工业能力,能够支持国防军的消耗。还有一个原因是,华夏到目前为止,也没有一支像样的舰队。还不具有跨海作战的能力。相反,日本是保有一支亚洲第一的海军的,以华夏如此漫长的海岸线上,日本海军可以在任意一点向华夏发动进攻。

不过,植田廉吉很清楚,华夏既然有底气宣战,那一定是有了对付日本军队的把握。植田廉吉才不会以为华夏的决策者会脑残到头脑一热就一拍脑门,就做出宣战的决定的。

但是,华


状态提示:第143章 华夏宣战了--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