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民国之铁血荣耀>第八十八章 罗斯福不淡定了

现在的战局,对整个反法西斯联盟来说,非常的不利。英国人被赶到了加拿大就不说了,美国在失去对太平洋的控制权之后,也面临着陆上的威胁。在欧洲,德国和苏俄间的大战也一触即发,苏俄能否顶住德国的进攻也是个未知数。美国眼下迫切的希望华夏出兵太平洋,遏制住日军的攻势,减轻日军对美国的威胁。可就在这时候,英国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弄出了个槟城事件。

因为美英同盟的缘故,华夏借着与英国人的纷争,再次找到了推迟出兵的借口。并拿出一副随时要与英国人翻脸的架势,扬言要与英国人死磕。当然,谁都知道,华夏和英国不会真的翻脸,华夏的这个行为,就是得理不饶人的想在英国人那里敲诈点好处。只是,知道归知道,美英一方也不敢就此掉以轻心,只能捏着鼻子与华夏讨价还价的交涉。可时间却在这些扯皮的交涉中,不知不觉的溜走了。

1940年5月25日,德国打响了对苏俄的进攻。从北起巴伦支海的希尔内斯克至南部黑海之滨的伊斯特里亚接近三千公里的战线上,德**队和协作的芬兰、罗马尼亚、意大利、斯洛伐克、匈牙利军队一起,向苏俄军队发起了猛攻。德军拿手的闪电进攻再次爆发出强大的攻击力,在德军的进攻下,毫无防备的苏俄军队脆弱的防线很轻易的就被粉碎。

实际上,苏俄军队在德国进攻前夕,已经察觉到了德军的集结,如果从发现异常开始就积极准备的话,本不该被打的这样惨。但在5月18号,苏俄最高委员会在报纸上发表文章,文章中称所谓的德国要进攻苏俄的说法,是纯粹的谣言!苏俄和德国正在携手打造一个新的欧洲。这篇文章是在斯大林的授意下发表的,他的本意是向希特勒示好,但却给他的部下造成了混乱。尽管在德国对苏俄报纸上发表的文章保持沉默后,斯大林下令调集军队开始向边境增援,并在24号晚上发现德军有攻击迹象后,向驻守边境防线的苏俄军队指挥官发去了警告。可守军并没把这份警告当回事,他们还认为这是苏俄总参谋部的小题大作。你看,连最高委员会都发了声明说德军要进攻苏俄是谣言,你总参谋部发这么个警告来折腾部队,有意思吗?所以,在边境的守卫部队别说提高战备级别,就是连岗哨也没增派一个,以至于但他们受到进攻时,绝大部分人都还在睡梦中。

雪上加霜的是,在德军发起进攻后,苏俄防线最外围的几个地区,立陶宛、爱沙尼亚、乌克兰这些被苏俄强势吞并的小国,对苏俄统治早已心存愤恨的民众、官员、士兵也纷纷借机揭竿而起,加入到跟随德军进攻苏俄的行动中。5月26号,立陶宛宣布**,28号,爱沙尼亚也发表了**宣言。乌克兰虽然没有宣布**,可德军所到之处,当地民众纷纷向德军报告附近的苏俄军队驻扎地,兵力部署等情报,很多人自告奋勇的为德军带路,自愿站出来,帮德军指认那些苏俄俘虏中的政工军官和内务部军官。

这些反叛情况,呆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里的斯大林并不知道。此刻的斯大林还在想着是否存在与德国媾和停战的可能性,于是,又一道让苏俄军队蒙受更大损失的命令被下达。斯大林命令苏俄军队,在受到德军进攻时,原地还击后反击。这条命令造成了苏俄军队的彻底溃败,按照这条命令,所有苏俄军队都要在原地固守,在受到德军进攻后,他们才有还击和反击的权利。这使得苏俄军队既无法组织起后效的防御,也丧失了撤退的机会。面对集中优势兵力对苏俄军队展开包抄、迂回、分割方式作战的德军来说,这些苏俄军队的士兵们,就像一群呆鹅,傻乎乎的等着他们去包围和俘虏。当然,造成这个结果的另一个原因也很重要,那就是苏俄军队现在的高级指挥官们,都是在大清洗后突击提拔起来的,他们既缺乏作战经验,做不出有效应对的决策,也不敢不听命令,因为那样的话,即便得到眼前的胜利,或许就是下一个被清洗的对象。

直到十天后,德军已经向前推进了五百公里后,斯大林才丢掉幻想,下令全国动员,开展抵抗。只是这时候,苏俄部署在边境的三百万军队已经被打垮,超过一百万的军队成了德军的俘虏。

而此时的南美洲战场上,迟迟得不到美军支援的哥伦比亚,总统洛佩斯·普玛雷霍也终于失去了抵抗的信心。使他失去信心的原因有两个,第一个,是他感觉他遭受了背叛。美国人虽然通过在加勒比海的港口巴兰基亚给他运来不少援助,可他手上最精锐的军队已经打光了,他无法下令把平民组织起来,发给武器之后让他们上前线去做炮灰。他觉得连训练有素的军队都难以抵挡日军的进攻,这些从未受过训练的平民,即便是拿起枪,也不过是让他们去送死,起不到任何作用。

第二个,就是他看到,同样被日军占领的厄瓜多尔已经快速的开始了战后的重建,日本占领军并没有像以往的宣传中说的那样,奴役厄瓜多尔的平民,而是为他们提供工作机会,运来了大量的物资、机器,开始着手建设。似乎日本人给厄瓜多尔带来的,比美国人承诺的好处更多。而厄瓜多尔的总统在宣布投降后也没有下台,依然在做他的总统,区别是在他头上多了一个总督。可能给他治下的民众带来实惠,头上多个总督又算什么呢?美国人倒是不派总督,可他这个总统如果不听美国人的,


状态提示:第八十八章 罗斯福不淡定了--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