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苏联英雄>第三百六十二章 全民动员

第三百六十二章 全民动员

在希多连科和伊凡在芬兰活动的第三天,他们遭遇了一队24人的德军小分队,那是他们在芬兰第一次碰到德国人。经过整整两个小时捉迷藏式的战斗,希多连科两人彻底让这支小分队成为了历史,还俘获了一名正要随同小分队返回指挥部的德军参谋。

只用了10分钟,希多连科就得到了想要的东西,也正是因为这点他决定提前结束两人的后方游猎返回防御线,最快速度将情报报给上面。

林俊很高兴自己手下获得这样重要的情报,这是在往他脸上贴金。让伏罗希诺夫去负责这件事非常合适,元帅同志精明着呢,不会吃亏搞出问题。

说完这点,林俊向所有人通报了一周来后勤供应、战争动员和军队的损失情况:虽然是粗略、还缺少详细内容的统计,红军的损失还是让统帅部的人心里都阴沉沉的。

就一周,部队损失人员都已经超过40万!而物资和装备的消耗更是一个天文数字,已经超出后勤能够快速补充的极限!前线就是个血肉大磨盘、从古至今最大的绞肉机,双方都在不要命似的往里砸部队和装备。

那可是几十万经过锻炼的优秀部队,不是没经过训练的炮灰,任谁心里都会阴沉沉。

现在在全苏各地的新兵训练营,上百万优秀的年轻人向着军旗宣誓:“我,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公民,在加入武装部队之际,庄严宣誓:我保证成为一名正直、勇敢、遵守纪录和百倍警惕的军人,严守军事机密和国家机密,无条件地执行一切军事条令和指挥员、首长的命令。

我宣誓要认真地学习军事,全力保护军用物资和人民财产。誓死忠于人民,忠于苏维埃祖国和苏联政府。

我时刻准备着遵照苏联政府的命令保卫我的祖国——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并且,作为武装力量的一个军人,我宣誓要勇敢地、机智地、忠心耿耿地和光荣地保卫我地祖国,为取得对敌斗争的彻底胜利,不惜流血牺牲。

如果我违背我的这个庄严誓词,我甘愿接受苏维埃法律的严厉制裁以及劳动人民的痛恨和唾弃。”

现在苏联面对的德军野战部队军龄最短的士兵是1940年秋应征入伍的。1941年春天应征入伍地新兵则作为军队的预备役,根本就没开到前线,也就是说苏联面对的德军基本上都见识过什么是战争和死亡。如果不是这两年来的变革,红军1941年3—4月应征入伍的新兵就会马上编入野战军,边防军中一年期士兵占战前普通士兵总数的2/3以上,其中一年期士兵里,1941年应征入伍者居半数。更有甚者,很多人到战前尚未来得及履行宣誓仪式。正因为这点,他们到敌人进攻时尚未真正武装起来。

但两年来的两次大规模扩军,让红军里的情况好转了很多,至少去年才征召地一年期兵比例在一个正常值内,而且由于上层的干预。军队里超期服役一到两年的士兵比例很高,这些老兵都是军队的骨干!原本在39年、40年就该退役的士兵中有超过百分之九十留在了军队里,这也导致军队里军士比例地偏高(当然相对于和平时期而言。),军队工资支出多了很大一部分。

为了留住具有战斗力、良好军事素质的老兵。保持军队基层的有效战斗力,林俊可不在乎让他们从领取津贴变成拿工资,这值得——相对于装备生产要花的钱,军人工资、津贴对财政地压力只是小意思(全世界都差不多,当然除了美国大兵的特殊情况。)。

新兵需要足够的训练才能成为相对合格的军人,成为一名合格的战士那还得经过战争的考验,把一个光有热血的年轻人训练成合格士兵不是一时一会就能做到的,对此林俊要为兵员地素质而欢呼——多年以来的群众性国防工作取得的效果是明显的。别看“历史上的苏联”在战争一开始完全被动,士兵素质似乎一塌糊涂,但那是当对于德国,和其它西方国家比还是有一定优势的(别以为苏联人当时文化素质都低,十年级相当于现在的高中毕业,这还是义务教育!),更重要的是征召地新兵中大部分可不是什么军事素养都没有地“纯粹老百姓”。

美国人大学生多,英国人、法国人“素质高”。分化程度高的兵员训练起来又好处。至少掌握技术装备优势明显,但那也是要时间和精力地——英美有时间。可怜的法国佬可没时间,就是新兵都是博士组成也是白搭,因为面对是德军,它不会给你时间。光有文化、没有军事底子的新兵什么都不是,当国家必须要将新兵送上前线,没得选择时(什么,训练完了在上前线?大学生不能当小学生用,太可惜?大材小用?不好意思,那会国家都完蛋了,没必要了。),子弹不会因为你的毕业证绕着弯走。

苏联就做的很好,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都有组织对劳动人民进行普及军事训练,比如从1927年开始,苏联就有了一个全国性的“苏联国防及航空化学建设促进会”。

在三十年代末,苏联各级政府(乡以上政府,苏联也有 “乡”这个行政级别单位。)就一直在开展“劳卫制”、“伏罗希诺夫射手”和“卫生为国制”等国防证章的考核制度,有具体的标准,基本上是全民运动。

在苏德战争爆发前,仅“苏联国防及航空化学建设促进会”在全国就有十五万六千多个小组、两万六千六百八十个小队和三千


状态提示:第三百六十二章 全民动员--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