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苏联英雄>第四百七十三章 庞大计划

第四百七十三章 庞大计划

“仆从国”一词源自拉丁文elles——保镖、同路人、仆人:形式上独立,实际上尤其在对外政策方面却服从较强国家的小国。

“中立”源自拉丁文neute——不属于任何一方:国际法规中规定的战时不参加战争,平时拒绝参加军事集团的政策。中立国拥有领土(包括内水和领水)、公民(不参加交战双方军事行动)和财物(不列入战时违禁品)的不可侵犯权。——(似乎没有‘领空”一条,因为这是1907年海牙第五公约(《陆战时中立国及其人民的权利和义务公约》和第十三公约(《海战时中立国权利和义务公约》的产物,那会还没空战概念呢,不过“领空”后来大家似乎都不约而同的认同了,“百度”里找不全的。)

中立国的义务一般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中立国不得对交战国提供与进行战争有关的直接或间接援助,为此而付的种种义务称为回避义务;

第二,中立国必须防止交战国为进行战争而利用其领土,这类义务称防止义务(也有把回避义务和防止义务合称为公平义务的);

第三,中立国在本国国民做出对某一交战国进行有利的行为而遭受损害时,必须在一定范围内予以默许(受损害的内容虽然是多种多样的,但不论哪一种,中立国均不能行使外交保护权),这类义务称为默许义务。

战争时,每个希望保持中立的国家应正式发表中立宣言,在交战过程中,中立国可以撤消、改变或修正其中立地位。交战各国不得使用中立国领土为其活动基地,不得在中立国领土上进行战斗。

早在明斯克战役爆发不久。林俊就在准备一个庞大的计划,不然他也不会在波克雷什金那说回西班牙的事。

这个计划不仅仅涵盖了苏联将来对法西斯的作战战略,还有欧洲战略,乃至全球战略!

为了制定这个庞大计划,林俊甚至让参谋人员把明斯克图书馆里收藏在地下室的《海牙公约》等一堆公约文书都搬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既然“红色旋风”自己只是个名义上地总指挥和实际的协调员,他得把尽可能多宝贵的时间用到极致——这个计划对苏维埃的未来和世界共产主义事业都非常重要,因为他比很多人都“看得远”!

统帅的时间永远是不够用的!

“蓝色师”的覆灭,让林俊下定决心将战役实际指挥权交由朱可夫。他只做名义上的肯定。而朱可夫也知道副统帅在着手制定一个庞大地计划,大将同志早就不再将眼光只放在西方面军,助其掌控全局。

“红色旋风”林俊不想再管了,下面的战斗三个方面军取得胜利只是时间问题,而他的计划是重要无比,一着不慎可能会使苏联、乃至整个共产主义国际斗争带来永久性的隐患——这样的隐患历史上事实存在,林俊要做的是尽量消除它。

计划的第一部分是对德战略,这是最简单的: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没有第三种结果!

第二部分是对法西斯地仆从国战略,这要复杂得多。

整个二战期间,许多德国周边的国家为了避免战争而向希特勒屈服,成了第三帝国的帮凶,希特勒的走狗!

其中。它们除了在战争中为德国提供能源、物资,而且还组建了庞大的志愿部队跟随纳粹军队南征北战。

这些第三帝国地仆从国名义上是德国的轴心联盟,实质上则是纳粹德国的附庸保护国。这会在侵略苏联的军队不仅仅是德国军队,还有它地仆从军。加上那个被消灭的“中立国”西班牙的志愿部队。

对于德国仆从国的定义有多种,国家的数量定义都有所不同,一般来说是:保加利亚、克罗地亚 、罗马尼亚 、芬兰、意大利、匈牙利和罗马尼亚,也有把日本也加进去的。

不过对于这些仆从国为何跟着德国入侵苏联,对此林俊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它们有各自不同的原因,情况复杂:

芬兰当然是由于苏芬战争和芬兰历史上和俄国地恩怨,再加上芬兰国内对红色革命的恐惧。以及芬军统帅曼纳海姆的深厚德国背景。

巴尔干国家,主要是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匈牙利,它们又有自己的原因。

这些国家早在十九世纪就有很深的德国背景,德国在巴尔干国家中的影响也非常大,特别是一战后德国通过援助和经济引入手段,在大多数巴尔干国家中有传统影响。而以前由于俄罗斯-苏联一贯的对土地的渴望和一贯插手巴尔干事务地做法,使巴尔干诸国对俄罗斯-苏联具有很强地恐惧意识。

保加利亚等巴尔干国家在被土耳其统治期间,曾经把东正教世界最大的也是正统地力量——俄国视为“斯拉夫民族的救世主”、“所有受压迫斯拉夫人民的保卫者”。但个别为躲避土耳其而逃亡到俄国去的爱国人士却在俄国看到了沙皇专制制度的残暴和俄国对吞并他国有着的极度渴望。即使到了苏联时代,这种传统仍旧未能改变。波罗的海国家的命运使巴尔干诸国保持了对苏联的足够警惕和距离,而和德国拉近了关系。

虽然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和原来的俄国一样也是专制君主国家,但他们的统治只是在“斯拉夫人自决”的前提下,并不是沙皇俄国那种“泛斯拉夫主义”。

匈牙利成为德国仆从是因为奥匈帝国的传统,作为一个习惯的日耳曼-斯拉夫民族的双体制国家,匈


状态提示:第四百七十三章 庞大计划--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