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毕生的精力追逐蓝天之梦的巴尔蒂尼,若论才华,毫不逊色于任何一名著名飞机设计师。虽然他没有多么骄人地业绩。但随着时间地推移,其独特的设计思路、超前地设计理念却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一得以验证。
罗伯特-奥罗斯迪-巴尔蒂尼出生于意大利一个富裕家庭。1915年,正当第一次世界大战如火如荼的进行时,巴尔蒂尼刚从意大利军官学校毕业,在参加了飞行学校的短期集训后,他被派往俄德战场作战,
不过很快他就做了俄军的俘虏,在一战结束后才被释放回国。从意大利米兰工学院毕业后。巴尔蒂尼当上了一名机械工程师,并在罗马飞行学校继续深造。1923年秋天,巴尔蒂尼由意大利共产党推荐前往苏联参加航空建设,开始了他地寻梦之路。
巴尔蒂尼先在苏联空军科学试验所工作,但时间不长,由于身体健康原因转到位于黑海之滨的塞瓦斯托波尔市从事水上飞机试验工作。
不久,他就向苏联空军递交了自己的ll-1和ll-2水上飞机设计方案。由于空军只是水上飞机的使用部门,其设计和制造由海军决定。因此巴尔蒂尼的设计方案暂时被搁置。不过,空军决定将他调到莫斯科郊区的opo-3水上飞机设计组工作,以便更好的发挥他的聪明才智。
不凑巧地是,由于当时正赶上苏联政府对航空机构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巴尔蒂尼很快被调到第39中央设计局工作。随后又被安排到苏联民用航空科学试验所。
苏联民用航空科研所的主要任务是设计和生产民用飞机,当时,由普季洛夫领导的设计小组正在研制一种使用不锈钢材料的飞机。同时,苏联民用航空北方科学试验所研制出了使用不锈钢材料地“钢-2”和“钢-3”飞机。并成为了该科学试验所的名牌产品。
巴尔蒂尼在这种环境下于1930年开始研制“钢-6”歼击机技术验证机:1933年秋,“钢-6”完成了第一次试飞,其飞行速度达到了420千米/小时!当时批量生产的最优秀的歼击机飞行速度也仅达到300千米/小时!
为了使飞机达到最大飞行速度,巴尔蒂尼在苏联航空界第一个采用了可收放式自行车式起落架。为了减小起飞重量和迎面气流阻力,他抛弃了传统地水散热器,采用了气化冷却系统:这种系统可以使水在发动机气缸周围环绕、蒸发,蒸汽沿着机翼前缘双层蒙皮包着的管道冷却并返回水箱。
尽管发动机气化冷却系统没有得到普及,但是“钢-6”歼击机技术验证机的诞生为飞机设计师们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在研制“钢-6”的同时。巴尔蒂尼开始研制用于北极探险的“赠品”远程水上侦察机。这种侦察机的最大特点是既可以在水上降落,又可以在冰雪覆盖的陆地降落,机身的底部和浮筒还用不锈钢进行了加固。
巴尔蒂尼曾建议为“赠品”安装2台spain-om 马力),并由一部共轴式螺旋桨带动。在对“赠品”进行风洞试验后表明,采用这种动力装置不仅增加了螺旋桨地拉力,还降低了迎面阻力系数,提高了升力系数。这是巴尔蒂尼获得的第一项科研成果,并被航空界命名为“巴尔蒂尼效应”。
但由于技术工艺等原因。“巴尔蒂尼效应”没有得到普及。
随后。由巴尔蒂尼设计的“钢-7”军民两用飞机参加了苏联民航总局举办的招标大会。
与原先提交的飞机设计方案一样,“钢-7”军民两用飞机具有一些新的鲜明特点:除保留传统的气动布局和不锈钢机翼外。“钢-7”采用了“倒海鸥式”机翼。
“倒海鸥式”机翼可明显减小飞机的高度和可收放式起落架支柱地重量,而且它与三角形板硬壳式机身连成一体,还可大大降低气动力干扰,增加升阻比。
1939年夏天,舍巴诺夫驾驶“钢-7”创造了在不加油地条件下,连续飞行5000千米的世界飞行记录!
不过,大清洗开始了,这个来自异国他乡,并在一战中当过俄军俘虏地巴尔蒂尼自然难逃一劫,锒铛入狱。
不过他还算幸运,并没有在监狱里待多久,就因为林俊对“肃反”的干扰给放了出来重新投入工作,不过只能担任图波列夫的副手之一。而且巴尔蒂尼也算充分利用时间,在监狱里都搞了个“”超音速歼击机设计。
“”超音速歼击机采用飞翼式气动布局,计划以冲压式喷气发动机为主的混合式动力装置与机身溶为一体,空气动力特性“十分先进”,他人生中算是第一个先进到别人“难以理解”的设计。
现在他又搞了个研制火箭动力截击机的设计方案,命名为-114歼击截击机。
按照报告上写的,该机将装有4台液体火箭发动机,采用带有附面层控制的后掠机翼,安装一部红外雷达和可收放式起落架。
按照设计师的设想,-114歼击截击机具有很高的机动性能,可在空战时牢牢掌握制空权。
据林俊所知,这巴尔蒂尼似乎“还”在50年代初设计过两种先进的再次让人“难以理解”的飞机:一种采用翼身溶合体和小展弦比后掠机翼的超音速轰炸机,另一种是飞翼布局、起飞重量比图—95战略轰炸机还大得多的轰炸机!
不过前一种设计设计方案的诞生给50年代初苏联航空工业部领导人出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