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玄幻奇幻>仙宋>第536章 庄子井、寻仙锁(七)

“毒物藏于结界中?”

听到金奴之言,一个豹族妖灵首领刚从不远处赶过来,马上便垂首对刘行道:“大宗主,传闻中原曾有一位药王,名唤孙思邈。其人悬壶济世,救了不少人间道中患病者。但同时他也是个使毒高手,曾三把灰尘毒杀西域一位妖王。若此第二个结界是他所布下,还往大宗主小心为妙。”

听到这豹族首领的话,刘行心底也是咯噔一下,暗暗道:孙思邈,大爷的!药王哎!

孙思邈本就是玄真派的第六代天师,若是真是他,还真得多加小心呐!

那位药王爷,他十八岁立志学医,二十岁即为乡邻治病。对古典医学有深刻的研究、对民间验方十分重视。

那药王爷一生致力于医学临床研究,对内、外、妇、儿、五官、针灸各科都很精通,有二十四项成果开创了华夏医药学史上的先河。特别是论述医德思想、倡导妇科、儿科、针灸穴位等都是先人未有。

可惜的是,那位药王爷孙思邈自己大论特述医德思想,其自身当年为了对抗妖魔鬼等异族之人,也是没少做出缺德带冒烟的事情来。

一把青灰灭群蛇,两壶黄酒杀妖尊。再撒两把小灰尘,一代妖王伏征尘的传说,至今仍然在中原的医者中广为流传……

他能那样犀利的以毒杀死异族,来源于其一生致力于药物研究、那药王爷曾上峨嵋山、终南山、下江州,隐居太白山等地。边行医,边采集中药,边临床试验。

他是继张仲景之后中国第一个全面系统研究中医药的先驱者,为华夏医术发展建树了不可磨灭的功德。

孙思邈一生勤于著书,晚年隐居于京兆华原药王山专心立著,直至白首之年,未尝释卷。其中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影响最大,两部巨著六十卷是刘行医术启蒙之学。

其中药方论六千五百首首,那更是如今刘行在行医之时举一反三、成为世人公认四大神医之根本来源。

《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合称为《千金方》。它是唐朝之前历代医药学成就的系统总结,是刘行所知华夏最早的一部临床医学百科全书,对后世医学的发展影响很深远。

人间道中的人类称呼孙思邈医德高尚。他认为,医生须以解除病人痛苦为唯一职责。其它则“无欲无求”,对病人一视同仁“皆如至尊”,“华夷愚智,普同一等”。

他身体力行,一心赴救。不慕名利,用毕生精力实现了自己的道家医德思想,是中原医德思想的创始人,中国古代当之无愧的著名科学家和思想家、医学家。

而在他救治同道中人的时候,甚至不惜使用几种恶毒至极的毒物竟将往人间引亡魂的鬼使变成了团碎沫、让一个鬼王烂掉了一只手……

他一生淡泊名利,多次推却做官召请。隋文帝时征召他为国子博士,唐太宗欲授于爵位,唐高宗欲拜谏议大夫,他都固辞不受、一心致力于医学。

几十年前,这位对同道中人是一代神圣的药王爷被宋徽宗敕封为“妙应真人”。被后世尊称为“药王”之后。玄真派许多不愿坚守隐宗本志的家伙,正是凭借他的声威在那几年里重新发展出了南朝三派以医道为主的玄真分支来……

而那些不甘寂寞的家伙,每次出去“传道布施”时,都会讲述一个故事用以忽悠人。

什么故事呢?便是孙思邈当年一针救二命、药王救龙的故事。

那个故事原本很简单,只是孙思邈路上遇到了一个病人,他去尽了一个医者的本分把人家给救好了。可是到了玄真派那些他的不肖子孙嘴里,却完全变了一个样。

变成什么样了呢?那些人是这样对世人讲述的:相传唐耀州药王山下面几个人抬着一口白木棺材,后面跟着一位老妇人。

只见老妇人仰面捶胸、嚎啕大哭,、悲痛欲绝。正行走,碰见一老者。童颜鹤发,、身背葫芦。

那老者见老妇人十分伤心,急步上前问道:“老妇人哭送何人?”

不料老妇人只管嚎天呼地,痛哭自己的。对老者看也不看、理也不理。

老者看那棺材发现有血滴。忙安慰老妇人道:“老妇人不要难过,棺内人尚有救。”

老妇人听说棺内人有救,才半信半疑地停止了哭声,心想:事已如此,也只有这样了。也许天可怜我,女儿有救。

于是边擦眼泪边说:“老者有所不知。小女难产,死去已有两天,救恐怕也晚了?”

老妇人擦干泪眼,抬头一看,惊喜地喊到:“孙真人!?”

老妇人以为自己眼花,又用袖子擦了擦眼睛,定神仔细一看,果然是孙真人,不觉大喜,忙叫忙叫抬棺木的:“快停,快停!”

抬棺的人以为老人气糊涂了,传来喊话:“半路上不能停棺啊!”

“停!停!我娃有救啦!孙真人来了!”听说孙真人来了,抬棺的人才停下来,将棺木缓缓落地。

有人小声嘟囔:“医生能治病,但治不了命。谁再能没听说过能把死人治活。”

孙真人来到棺前,让打开棺盖一看,说:“好险啊,我若迟来一步,这母子二人可就真完了。”

随即拿出苗银针找准穴位,扎进妇人身内,两指捻提转动。

众人围着棺木瞪大眼睛、摒住呼吸,盯着棺内妇人。

只是不大的功夫之后,那棺材内便传出婴儿的啼哭和产妇的**,众人才松了一口气。

老妇人连连叩头谢恩人。


状态提示:第536章 庄子井、寻仙锁(七)--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