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对李元吉的话只是听听而已,尽管李元吉在李家子弟中是后起之秀,少年从军,杀法骁勇,战场上堪称大将,也读过不少书,算得上是文武全才,李渊现在对这个小儿子刮目相看,爱如珍宝,但毕竟他只是个十三四岁的孩子,言谈语语有时难免幼稚。
李渊知道眼前的衡水城绝对没有像李元吉说得那么简单,杨勇以少胜多,仅用一万人马就歼灭了刘黑闼的三万精锐,因此李元吉所谓的杨勇闻风丧胆、弃城而逃之说,李渊并不赞同,便问计丁彦平。
双枪将再次施礼道:“陛下圣明,老臣认为这是杨勇的奸计,城中定然有埋伏,我们须谨慎行事。”
李渊点头,等派出去打探消息人回来了,全都说城中除了万余名百姓外没有杨勇的军队,而且方圆百里之内也没有发现义军的人马。李渊和丁彦平都觉得有点儿不可思议,但李渊仍然犹豫不决,迟迟不下旨兵进衡水。
就这样,又等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早上,李渊又派人前去打探,临近中午时,派去的人又回来了,跟昨天得到的消息完全一致:城内除了万余名百姓外没有义军的一兵一卒,衡水周围方圆百里内也没有杨勇的兵马。
李元吉听完受不了:“父皇,怎么样?儿臣说杨勇等贼人吓跑了你偏不信,退一步说,就算他在城中或城外有埋伏又能如何?我们十万大军足以让这些乌合之众化为齑粉。快下旨进衡水吧,说不定杨勇搬救兵去了,等他的擒王之师来了,可就没这个机会了。”
丁彦平道:“陛下,齐王言之有理,看来杨勇真是给我们摆了一座空城计,进不进衡水,全凭陛下龙意。”
“好吧,既然是空城计,我们不进城就上当了,而且朕要不进兵会为世人落下笑柄,他们会耻笑朕胆小如鼠,实在有辱天朝的尊严。来人,传朕的旨意,兵进衡水!”李渊终于下定了决心,他也觉得李元吉说得有几分道理,自己带着十万大军开进衡水城,就算杨勇有埋伏又能奈我何?
一声令下,十万唐军拔营起寨,浩浩荡荡,一个时辰后唐军的大队人马开进了衡水城。
进城之后,李渊一面命武将布置城防,一面命文官出榜安民,严肃军纪,不得扰民。至于城中百姓很少,他也没多想,知道这里连日打仗,大部分肯定都吓跑了,剩下的老百姓应该是有几分胆量的。
等李渊带着文武进了义军住过的营帐一看,里面乱七八糟,一片狼藉,来不及拿带走的刀枪、粮草、干粮、攻城用的云梯和攻城石炮、撞城车等应有尽有,李渊心里一翻,看来杨勇这次是真跑了,遂命人将物资登记入库,打扫营帐,让唐军入住。
白天相安无事,这下李渊和丁彦平等文武群臣心里都踏实了。李渊并不急着进兵,只是把这一大好的消息派人绕道飞马报于临邑城外的李世民。因为拿下衡水后,义军只剩下个德州、临邑、武城等三四个州郡,可谓是弹丸之地,等走换将完成以后,他的几十万人马把口袋口一扎,然后铁臂合围,杨勇这几万义军的覆灭是早晚的事。退一步说,杨勇胆敢诛杀人质,他就会传旨全线出击,立即将杨勇他们斩尽诛绝,现在就是在等李世民那边的消息。
因此,晚饭之后,城上留足守城的兵将和值班巡逻的哨兵外,李渊、李元吉等文武全都早早地休息了。
今天晚上负责巡城值的主将是丁彦平,二更时分,他带人巡查完城防,见没有什么异常和纰漏,回到自己的营帐之中,老头也觉得累了,卸去甲衣,倒在床榻上,很快传出了微微的鼾声。
也不知睡了多长时间,老头儿被人推醒:“将军,大事不好了,杨勇的人马突然出现城外,他们要攻城了……”
老头从梦中惊醒,一骨身从床榻上弹起来了,一把揪住报事小校的衣服领子,提到自己眼前:“你待怎讲?贼军有多少人马?”
小校跪倒慌慌张张地又汇报了一遍,但并不清楚义军来了多少人,此时能他们已经能听到外面的喊杀声。
“快,集合卫队!还不去带马抬枪?”丁彦平说着以最快的速度整理衣服,开始披挂甲衣。
“是是是……将军……”小校扭头往外就跑,刚到帐门口,与往里跑的一名小校撞到了一块,二人闷哼一声全都摔翻在地。然后两个人爬起来,什么也顾不得说了,一个跑出了营帐,一个跑进跪报:“报将军,大事不好,城中多处起火……”
还没披挂整齐的丁彦平听了差点吓趴下,这说明城中有杨勇的奸细,城外杨勇的兵马已经开始攻城了,这里应合的节奏哇,我们中计了!
丁彦平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也不淡定了,甲衣还没整理好,往外就跑,脚下一滑,差点摔倒,小校赶紧过来扶往了他,丁彦平甩开小校,嚷道:“快去报告万岁,派人肃清城中的奸细。”
小校答应一声,跟头骨碌地也跑出去了。
这时,有人给牵过战马,抬来双枪,丁彦平接枪在手,搬鞍认蹬飞身上马,带着卫队往城上就冲。还没等他上城呢,传旨官到了,李渊让他先不要管守城之事,让他点兵三万去肃清城中的奸细,丁彦平只得领而去。
此时的李渊也知道中计了,但他久经沙场,慌而不乱,更来不及那没有用的后悔,现在最要紧的就是肃清城中义军的奸细,守住城衡水城。
李渊迫使自己冷静下来一分析,杨勇留下的奸细肯定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