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穿越重生>非和平崛起>第一百四十八节 日露战争显端倪

山县有朋和大山岩听取田村遗言的时候,日俄两国的形势已经是危如累卵。实际上两国间为了争夺中国东北的矛盾早就在甲午之战结束的时候就酝酿了。

甲午之战中,日军占据了辽东,战后还强迫清政府割让辽东,这就触及了所有列强的共同利益。为了对日本施加压力,沙皇政府于甲午年4月17日(即《马关条约》签字当天)伙同德法两国,共同对日干涉。演出了一场“三国干涉还辽”的闹剧。当时日本经过甲午战争的消耗,一时无力进行新的战争,在三国压力下,被迫“抛弃辽东半岛之永久领有”,实际上是老佛爷这个大凯子以白银3000万两向日本“赎回”辽东半岛,就这还在满人中欢庆一番,自诩为“光复祖宗龙兴之地”的功臣。

这样一来,俄国就成了战胜国的战胜国,当然拉仇恨的本领也是沙皇的独门特技。嗣后,俄国以“还辽有功”为借口,对清政府敲诈勒索(世界头号凯子,谁不来敲竹杠啊)。次年,诱逼清政府接受《中俄密约》,随即索取了修筑中东铁路及其支线等特权。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强行向大清国“租借”旅顺、大连及其附近海域,霸占整个辽东半岛,从而在远东取得了梦寐以求的不冻港。恰好这块地区就是日后日本所谓的关东洲,也即是关东*军的发祥地,可见日本和俄国对这块半岛的垂涎。

庚子之乱中,当联军的其他国家侵略军撤出北京后,当时占领中国东北的俄军仍赖着不走,图谋永远独霸我东北,实现其所谓“黄俄罗斯计划”。不过俄国的吃相过于难看,不仅引起大清子民的“强烈义愤”,英日美法等列强从本身的利益出发,也坚决反对。到了辛丑条约签订后的第二年沙皇政府不得不签订《交收东三省条约》,被迫同意分三期撤兵,耗时十八个月撤完。但是一贯出尔反尔,拉屎往回坐的老毛子再次不出意料的反悔了,才过了四个月俄国就又悍然成立以旅顺为中心的远东总督区,任命被吴宸轩拯救的大胡子阿列克塞耶夫公爵为总督,实际上把东三省当成了俄国领土,接着又重占奉天。至此俄国摆出一副独占中国东北并且不惜为此一战的架势,还真唬住了清政府和不少列强。

列强的老大英国历来把老毛子看作他世界霸权的潜在对手。一贯挑拨离间为能事的约翰牛和憋屈的扎小纸人的日本人很快就走到了一起。英国企图假手日本阻止俄国南下同它争夺中国长江流域。因此,恋奸情热的英日两个岛国互相勾结,在伦敦签订英日同盟条约,矛头直指俄国。

美国人也不是什么好鸟,自知无法独占一块地盘,干脆推出一个“门户开放”的政策来恶心大家。美国资本几度想插足中国东北,都被老毛子翻脸不认人的拒之门外。为了打破俄国对我东北的垄断地位,美国政府理直气壮的站在日本和英国一边。

英美两国对于日本给予了大量的经济援助,为日本的扩军备战输血打气。当然报应不爽的是,这些靠着英美援助武装起来的日本陆军,恰恰是日后在东南亚和大洋洲疯狂的屠戮“米英鬼畜”的中坚力量。可以说如果不是英美的输血,很多后来的日本战犯都没有机会参军,或者就是进入军队,面对本小利薄的日军也不会生出蛇吞象的野心,看来“出来混总是要还的”。美英的怂恿最终让很多无辜者送了性命,当然最后他们自己也没有逃脱反噬的恶果,只可惜政治家总是短视的,好了伤疤的美国人还是把狼崽子当看门狗养,或许将来还得被咬的鲜血淋漓才能下决心一棍子超度了这个疯狂的奴才。

法国此时仍然忠于俄法同盟。俄法两国针对英日同盟在彼得堡发表宣旨,声称两国对于将来远东或中国发生变化时,为保护两国之利益,保留其自由行动的余地。这是把法俄军事同盟推广到远东,矛头毫不掩饰的指向英日同盟。当然法国本身并不希望俄国把主要军事力量投入远东,以免削弱俄法同盟在欧洲对付德国的实力。傻瓜才会为了别人家万里之外的利益而去拿自己的国力来拼命,因此法国对俄国远东政策的支持有一定程度的保留。

本着“法国人不喜施的就是德国人该去做的”的原则,德国不断的煽风点火,推动俄国东进的政策。德国人希望由于俄国占领东北而和日本甚至英国的矛盾激化,迫使俄国调开西部边境的俄军,间接削弱俄法同盟对德国的压力,这一点连布鲁塞尔的流浪汉都一眼看的明白。可惜的是越是简单明了的东西,到了国际政治舞台上就越复杂。老毛子也不例外,自觉的自己西部边境稳定了许多,俄国人的自大狂又间歇性的发作了,开始在东三省死皮赖脸的准备霸占地盘,丝毫不畏惧英日同盟这个类似国际执法局的组织对他们在东北的违法建筑进行强拆。

就这样到了年底,列强国家在远东问题上形成两大集团:一个是英日同盟,以美国为后盾;另一个是法俄同盟。德国人属于两面派,在欧洲防御法国,在远东则支持俄国。至此,日俄战争的国际舞台已经搭建完成,就剩下让两个戏子粉墨登场了。顺便说一句,因为列强们兴高采烈的准备开场唱戏,竟然忘记通知这舞台的东家一声,好在躲在墙角画圈圈的大辫子东家通情达理,一句“您们老几位直管玩的尽兴,千万别顾及这舞台上的家什瓷器啥的,小弟也在台子下看戏,有事您言语啊!”,嘛事没有了。

当然在俄


状态提示:第一百四十八节 日露战争显端倪--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