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三国之陷阵无敌>第一一一章 贾诩出招

黄忠终究没能抓到,在其贴身军士的死命保护之下,黄忠还是得以侥幸逃回了宛城。

虽然对此稍稍感到有些遗憾,但高顺也是个知足的人,能抓到魏延也算是个不小的收获了。

更何况,此次魏延与黄忠先后带来的兵力总计约为两千,但最后能顺利逃出生天的恐怕还不到四百之数。而曹军这边,因魏延劫营而产生的折损总共就没超过四百人。可以说此战曹军占尽便宜,今夜过后,宛城的守护力量又会下降一些,情势对于己方而言则会变得更为有利一些。

好了,现在的问题就是如何处置魏延此人了。

虽然魏延今夜的行为显得有些轻而无备,但也有其过于年轻的因素在其中。无论怎样,魏延好歹都是在历史上留名的大将,如果能将其收服的话,何乐而不为之。

不过魏延表现的倒十分硬气,他虽然不喜欢刘磐,却也能恪守忠义。此时任由高顺怎么劝说,他就是执意不降。

既然不降,那就杀了。现在高顺的心性较之于从前已经有所不同了,以往徐荣、张辽等人为曹操所擒的时候,一开始也都是不肯降,那时曹操想要杀他们,高顺劝曹操不要急于动手,而是加以时间磨去二人对故主的忠诚之心,然后再反复劝降。可如今,或许是由于曹操手下已然文武济济,又或是高顺穿越数年已见过不少牛人,也有可能是因为高顺所杀的人越来越多的缘故,对于这些被擒住的名臣良将,高顺已经不再像之前那么热情,想着法子考虑该如何让他们归降。

此时魏延降则降矣,不降的话高顺也没有和他反复磨蹭扯嘴皮的兴趣,直接杀之了事。

然而正当高顺准备下达将魏延斩首祭旗的命令之时,至今一直保持沉默、未献一策的贾诩却突然劝住了他,请其改变主意。

“先生为何阻我杀那魏延?”等魏延被押入营中严加看管之后,高顺问贾诩道。贾诩可绝非那种仁慈善良的主,他既然有意留魏延一命,那肯定是有着他自己的计较才对。

“将军若欲破宛城,关键就在此人身上。”贾诩那阴鹜的声音在高顺耳旁响起。

“此话何讲?”攻破宛城的关键在于魏延?高顺为之不解。

“魏延、黄忠分批前来,将军从中可看出些什么?”贾诩还是那么一副阴沉的样子,只不过双目中闪动着一丝略显邪恶的光芒,显然是想到了什么坏点子。

“呃……没看出些什么。”对于贾诩的话,高顺仍是一头雾水,分批劫营虽然是有点奇怪,但那能代表什么呢?说不定对方原本议定的就是这样的打算。

见高顺否认的如此之快,贾诩不禁汗了一把。虽然平时深居简出,但该掌握的情报贾诩绝不会遗漏多少,据闻高顺平时和郭嘉混的挺熟,曹操、荀彧等人对其也赞赏有加,将其认作是一个非常有谋略的智将。按理说,这么一个聪明人应该不会看不透其中的蹊跷才对啊,还是说对方是揣着明白当糊涂,存心考验自己?

“魏延先带了一千人前来我军劫营,大败亏输之后黄忠又带一千人出现。不过黄忠到来后,其目的显然不是对我军造成杀伤,而是竭力将魏延救回。”贾诩不疾不徐地说道,“如果说这是对方指定的策略或方针,未免不合情理。哪有先派一千人过来劫营,再派一千人前来将上一拨人马救回的道理?”

贾诩讲的没错,从情理上来说这很说不过去。魏延的一千人已经死得差不多了,黄忠再步其后尘另外领一千人过来救人?到时救不成人不说,自己这一千人也要白白给搭进去送死。

“难不成,他们之前制定决策的时候并没有商量好,没有形成统一意见,所以才会导致之后的行动错乱?”高顺思索了一番,觉得只有这个理由说得过去。

“虽不中,亦不远矣。”贾诩颔首说道,“据我估计,魏延的劫营之举,乃是其自作主张的行为。”

“那就是说,黄忠一开始并不知道魏延率军劫营,等接到消息后才特地来为其擦屁股的?”高顺闻言,立即省悟。话都说到这种地步,高顺要是再点不透的话,当真就要被贾诩给鄙视了。

“不错,所以说,对于这个魏延,我们大有文章可做。”贾诩露出一丝笑容,仿佛宛城即将为自己所得一般。

“唔……”对于贾诩此刻的想法,高顺似乎能抓到了个大概,却始终还未参透具体的内容。

“你是说……用间?”高顺考虑片刻之后,问贾诩道。

“然。”贾诩将自己心中所想尽数道出,“魏延如是擅自行动,那就能说明他与宛城守将刘磐不合,其所提建议不为刘磐所采纳,故一怒之下自行领兵出击。抑或是平日里他和刘磐关系极差,根本没有知会对方便擅行劫营之举……无论如何,这都是我等用间的最好选择。”

“嗯,如此说来,这魏延倒还真杀不得。”高顺摸着下巴,露出了一丝坏笑说道。

————————————————————————————————“汉升!”见到眼前昏迷不醒,被士兵抬回来的黄忠,刘磐不禁心中大恸。

与此同时,他还得知了魏延为敌军所擒的消息,心中更是担忧不已。

他所担忧的,自不是魏延的生死,而是这座宛城的存亡。

只不过一夜的功夫,黄忠和魏延一个重伤,一个见擒,宛城之中能担负指挥之责的只剩自己一个。届时如果曹军发动强攻,自己肯定会


状态提示:第一一一章 贾诩出招--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