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三国之陷阵无敌>第一一七章 拿下宛城(六)

攻城又持续了一天,仍然未果,曹军不得已再度退却。只见在高顺等人的指挥下,士兵们正组成一个个方阵,整齐而有序地后退着。

高顺望着远方高耸的宛城城墙,眼神中露出几丝忧愁。连续几日的攻城纵然造成宛城守军重大的损失,但己方所承受的压力也不小,士兵死伤众多不说,就连攻城器械也已陆续损坏了一小半。

另外高顺所担忧的,就是从襄阳出发的援军了,他们究竟会花上多少时间赶到宛城呢?

但不管援军会在多久后进入宛城,留给高顺的时间都不多了。五天,如果五天内还拿不下宛城的话,恐怕自己只有退兵一途了。

不过说实话,五天的期限实在是太紧了,高顺没有任何把握能在五天内攻破宛城的城门。如果期限再增加一倍,由五天增为十天的话,高顺恐怕就会信心满满的,可惜现在只能尽力而为了……

高顺轻叹口气,心乱如麻,五味杂陈。

“身为一军之主将,切不可焦躁。”不知何时,此战中作为副将的于禁策马来到高顺身边,对其说道,“宛城城池坚固,守军数量也不少,久攻不下也属情理之中的事,长恭不必为此忧虑,以至于乱了心神。”

“顺,受教。”面对于禁的好意劝解,高顺也有几分感激,遂诚恳地答复道。

“将军,快看。”突然之间,作为前锋的都尉夏侯兰突然指向宛城城门,高声叫道。

延着夏侯兰所指的方向望去,高顺也不禁露出惊讶至极的神情,双眼更是瞪得大大的。

宛城的城门,竟然打开了,就这样敞开在自己的眼前。

虽然高顺距宛城城门足有三百步以上的距离,具体情况看的不是很真切,但毋庸置疑的是,宛城的城门确实是被打开了。

“快!速请军师前来商议!”高顺急忙对身边传令兵喝道。

军师指的自然就是贾诩了,不多时在传令兵的带领下,贾诩也来到了高顺的身边。

见到宛城城门洞开,饶是贾诩平时沉静如水,此时也不免露出一丝不可思议的神色。

“难不成有诈?”阴惯了人的贾诩下意识地就认为这是城中守将的计策,恐怕是在城门内设伏等待自己入彀呢。

就算贾诩再怎么老谋深算,也绝对料不到这一切都是魏延所造成的。他当初放魏延回去,并未想过从这件事里得到什么太大的好处。在贾诩当初的预想中,魏延在回城后如果能因为和刘磐水火不容从而和己军联系,成为己军在城中的内应的话,这已经是最完美的结果了。至于魏延一怒之下杀死刘磐,打开城门投诚之类的事,就算贾诩的智商再怎么深不可测,他也决计想不到剧情会出现这样的神展开。

“文和,现在当如何行事?”如果以高顺的心思,现在就当发动全军冲锋,一举朝着城门内涌进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据宛城。

当然,高顺并不是一介莽夫,宛城城门无缘无故地被打开,高顺心中自然也有着几分惊疑,所以才会把贾诩叫过来请教。

“城中恐有伏兵。”贾诩思索了一会,也愣是没想明白什么,最终只是吐出这六个字。

空城计吗?听贾诩这样说,高顺也难以决断。

“将军,出兵。”而一旁的夏侯守军想搞些什么花样,可他们无论人数还是战力都逊于我军,我军只要做好防备,纵其有诈,又有何惧?”

夏侯兰是典型的好战分子,见到有作战立功的机会又怎会放弃,此时自然竭力劝高顺进攻。

然而夏侯兰说的或许不全对,但也有一定道理,至少以当前的形势而言,这实在是一个天赐良机。如果忽视此次机会,自己恐怕就真的难以攻克宛城了。

所谓天授不取,反受其咎是也。

高顺又询问其余诸人,乐进、曹昂主战,而于禁则表示不宜轻举妄动。

于禁性格沉稳,故而不愿轻动。而乐进虽与于禁同列五子良将,但作战勇猛,敢于冒险,因此主张趁此良机发动攻势。曹昂此次是受曹操委派,进入军中历练,但受身份所限自始至终都没有什么能够表现的机会,作为自己的初次参战,曹昂自然不愿两手空空地回到许昌,所以同样希望能获得一个立功的机会。

考虑再三,高顺最终作出决定:攻击!

“通令全军,止住退势,后军改前军,攻向宛城!”计议既定,高顺便绝不会含糊,当即下令道。

对于高顺的进攻命令,贾诩并未进行劝止。虽说事出反常必有妖,宛城突然城门大开实在不合情理,但不知为什么,贾诩就是有种隐约的感觉,觉得高顺此去,必将大获全胜。

士兵们持续作战一日,此时早已疲乏不堪,退兵已经退到一半的时候,却又忽然听得重新整备再度攻城的命令,很多人都不禁生出了怨言。好在曹军军纪严明,上令下达,倒也行动有序,没有任何混乱。

大军很快就调了个头,再度向宛城开拔而去。

可惜自己此战没有骑兵,否则冲锋的速度便能大大加快,如果敌方真的有什么诡计也能迅速撤退,对此高顺不仅在心底暗暗叹息着。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曹操此时还没统一北方,战马的储备并不是很充足,至于那战力强绝的虎豹骑如今更是连个影都没有。在这种情况下战马的分配自是严格控制,高顺此行是攻城战,需要骑兵作甚?曹操自也不会安排骑兵与他。

高顺等将领固然有马可骑,可他们也绝不


状态提示:第一一七章 拿下宛城(六)--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