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三国之陷阵无敌>第二二一章 不破匈奴终不还

“长恭,你不是……闯一次匈奴王庭,竟然还带一个女人出来!”当成功跑出匈奴王庭数里,夏侯渊等人发觉高顺背后之蔡琰的时候,个个眼睛瞪大得如铜铃一般。

蔡琰虽然在匈奴数年饱经风霜,面貌较之于少女时期显得憔悴了许多,但终究还不失为一个美人。如此一个美人突然出现在高顺的马上,又怎能不让众人为之大感意外。

面对这种情况,所有人理所当然地认为,这个女子是高顺“忙里偷闲”,去从匈奴王庭某个帐篷里特意掳来的。

高顺也不知道该如何向他们解释,难道和他们说我正准备开跑的时候这个女人突然跳到马背上么?这虽然是事实,但未免太没说服力了,又有谁会信呢?算了,反正人带都带出来了,总不至于再赶回去,他们爱怎么想就怎么想。

这场突击很顺利,己方三千骑兵,战亡的不过两百余人,重伤不能再战的只有一百余人。也就是说,这一场冲击匈奴王庭的奇袭,所造成的损失数量还未到全军的一成。

而据初步估计,这一场袭击至少造成杀死了四千名以上的匈奴人,并重伤数百人。

虽然四千余人的损失较之于王庭内多达十万的匈奴人,不过是九牛一毛,但这其中所起到的威慑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三千名汉人骑兵突然闯入匈奴王庭,大杀特杀,足以让这些匈奴人们在未来好一段时间内感到恐惧。

匈奴人没有追出来就是最好不过的证明,要是他们没有因此胆寒的话,估计早就派出大批人马出来追击了。

事实上,匈奴单于呼厨泉和左贤王刘豹都主张出兵追击,但是那些匈奴将领和士兵们此时还没完全镇定下来。虽然将领们陆陆续续地听从二位大人的命令做着集结部队的准备,可无奈战士们聚集起来的速度实在是太慢,过了老半天追击部队的阵型都还没有成形,而这些将领们对此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并不进行催促。过了许久之后,呼厨泉估计经过这么长时间对方早就逃远了,也没有什么追击的必要了,无奈之下也只能撤销了出兵的命令。

事实上,曹军骑兵并未跑得太远,而是在王庭外十里处便驻足下来,安营扎寨。

三百人的伤亡换取四千余人的损失,战绩看上去十分辉煌,但无论是夏侯渊、高顺还是关羽等人,都远远地没有满足。

虽然这一场袭击足以让匈奴恐慌上一阵子,但夏侯渊要在王庭内所有匈奴人心中留下抹之不去的深刻烙印。

白天所上的不过是前菜,正餐要等到夜里才会亮相呢。

而在曹营内,蔡琰也向曹军诸将透露了自己的身份。

众人听闻后,个个又是露出呆若木鸡的表情。

蔡邕的女儿,一代才女蔡琰蔡昭姬被匈奴人掳去的事情,在座诸人也有所耳闻,可他们怎么都不敢猜想,眼前的这个女子就是昔日名动帝都洛阳城的才女。

但没有人怀疑蔡琰的身份,因为蔡琰逃离匈奴后,情难自禁,当着众人的面唱了一曲《胡笳十八拍》。

“为天有眼兮何不见我独漂流?为神有灵兮何事处我天南海北头?我不负天兮天何配我殊匹?我不负神兮神何殛我越荒州?制兹八拍兮拟排忧,何知曲成兮心转愁。”

曲调哀婉,语调凄切,闻者无不为之心伤、神伤。

能作出如此词曲,若此人不是蔡琰,还会有谁人是?

高顺也怔住了,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竟会在匈奴王庭中把千古才女蔡文姬给救出来了(蔡琰字昭姬,西晋时为了避司马昭的讳,改为文姬)。

在原本的历史中,文姬归汉之时,已为刘豹育有儿女,在回到汉朝之后,出于母爱的天性,蔡琰还很牵挂她的儿女。但如今由于高顺所带来的蝴蝶效应,蔡琰逃离匈奴的时间提前了好几年,也并未替刘豹生儿育女,因此她如今对匈奴只有憎恨之情,没有一丝一毫的牵挂。

然而现在大战在即,蔡琰所弹奏之《胡笳十八拍》,至凄至婉,而且其弹奏时,除了夏侯渊等将领之外,还有不少士兵听到。听了如此哀怨的词曲,很容易对军心士气造成负面影响。

“长恭,你文才响遍天下,何不作诗一首,以扬我军心!”士气下降,那么自然要鼓舞一番,夏侯渊便把主意打到了高顺头上。

靠,连这种时候也要我作诗。而且要我作诗不谈,还要我作出一首能提升士气的诗?这要求提得可真高……高顺心中暗暗骂道。

果然,抄袭这种事,一旦开了个头,再想要止住就很难了,这只能说是高顺自己的自作自受了。

略微思考了一会,高顺脑海中突然闪现过一首诗,将其念出来或许会起到一些激励军心的效果。于是,只听高顺开口吟道: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雁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匈奴终不还!”

高顺穿越时日已久,诗句中的一些字词已经记不太清了,例如原句应该是“孤城遥望玉门关”,而他却说成了雁门关;原句应该是“不破楼兰终不还”,他却把楼兰说成了匈奴。

不过这些改动微不足道,而且夏侯渊一行也正是出雁门关而讨匈奴,他这样改反而是更切合当下的情形。

“好!好!好一个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匈奴终不还!”夏侯渊虽然不会作诗,也不太懂品诗,但是高顺所作之诗,虽然简短,但确实能让他产生一种热血沸腾的感觉。

而一旁的蔡琰,听闻高顺所作


状态提示:第二二一章 不破匈奴终不还--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