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已过,端午将至。已经连续好几个月没受到骚扰的牟平城渐渐恢复了生机,民众们虽然没忘记依旧面临着金军大举来犯的威胁,但为了让生活得以继续下去,他们还是选择了相信那个不太靠谱的从南方逃过来的前大宋喻口县令。相信这混蛋可以再次率军挡住敌人的进攻,相信这个混蛋说出来的那一串基本上不会有人相信的谎言。
明天?明天在哪?是继续这种安宁祥和的生活,还是再次面对金军的铁骑与屠刀成为刀下亡魂或者最卑贱的奴仆?没人能够回答这个问题,因为随着天气一天天的变得炎热,随着地里的庄稼开始了茁壮的成长,百姓们几乎没有时间去考虑生活之外的任何事情。他们忙着下田种地,忙着吃饭睡觉,忙着在一通吵人的锣鼓声中紧急集合去接受折腾,还在忙着……
半个月前,随着第三批被拐来的行善之人抵达牟平那个泥泞破败的港口,城内百姓们也知道了南边宋金战场的最新消息,听说了大宋朝廷做出的最新决定。但这和他们有什么关系呢?糊弄人从来都不打草稿的朱夫子是说过百年之前有个范文正公在南边的岳阳楼写下了“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千古名句,可北地民众们谁也没亲眼得见。
大宋朝廷在数十年前无情地抛弃了他们,满朝文武都做不到到忧其民。他们这些升斗小民又凭什么要上赶着去替大宋君臣操心?况且他们有那资格么?天下大事自有英明神武的大宋官家带着那群足以流芳百世的达官显贵去解决,对于牟平民众来说趁着金军还没有来,赶紧跟着鱼大人一块胡闹,过几天梦想中那种有尊严的日子,这才是正事!
当然了,普通民众在士林精英们眼里本就粗卑不堪且不识大体,他们能有这种自私自利的看法也很容易获得理解。但在牟平城内最少有一个人不能这么做,因为他曾经受过官家恩惠是大宋的朝廷命官,更因为他是一直在宣扬愚忠思想的当世大儒!
即便是已经见识过了太多的龌龊,即便是从未受过大宋朝廷的重视,即便是已经产生了些许的不满,即便是……但朱熹的心中一直还残存着希望,希望大宋朝廷能够真正振作起来做一点点能够让天下子民感到扬眉吐气的事,那样他就能说服自己想办法鱼寒和牟平民众再次改弦易辙重新成为大宋朝的子民,哪怕到时候只能做个成天无所事事而且招人厌恶的迂腐文人都行!
但这一次朱熹又感到了失望,而这种感觉的产生并不仅仅是因为大宋朝廷真做出了临阵换将,以畏敌据战的名头把正在前线为率军奋勇杀敌的岳雷给裁撤召回,然后派了那位为千古所传诵让金人爱不释手的大宋名将汤思退之子兵部尚书汤硕前去给吴拱添堵!
对于这种给了岳家一个希望,转身就亲手戳破这个泡泡的行为,朱熹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当初孝宗皇帝下旨为岳飞鸣冤昭雪之时他就已经有所预料。岳家后人从流放之地归来,官家赏了岳雷一个从七品武官之职却扣了顶正三品的文官帽子,这本就是在表明一种态度,一种可以借岳家来笼络天下人心,却会防着岳家会心生怨怼在东山再起之后威胁到大宋江山的态度。
任命岳雷前去协助吴拱防守扬州城,这本来就只是一种试探,想看看岳家人是否真的已经被磨掉了血性只打算规规矩矩地做一介顺臣。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该感激涕淋找借口拒绝的事,偏偏那岳雷还真就接受了任命,妄图用辉煌的战绩来回报官家的厚爱,重现岳家军的昔日辉煌。就这种不懂得官场险恶的忠贞之士,要不被踹才奇怪了!
割让均州给金国,顺便把岁币增加三成,这也能算个事?均州左有虞允文负责打理的西南诸路,又有固若金汤且有李显忠坐镇的襄阳城,金人就算是要了去又能闹出多大的动静来?再者说了,泱泱大国以德服人,需要体现在什么地方?那不就是大宋朝一贯奉行的,不管战事最终会取得什么结果,都得给对方一点甜头么?败了多送,胜了少送,但绝对不能不送!
真正能够让朱熹感到失望甚至有些愤慨的是最后那一个消息,一个跟他完全沾不上边的消息。自乾道三年秋就在暗中进行着的储位之争终于尘埃落定,获胜者正是家有李凤娘的恭王!完全是在按照历史原有的轨迹在前行,甚至连做出这个选择的理由都毫厘不差!
庆王太过老实所以不能为君,只能进封魏王顺便一脚踹出京去兼判宁国府?当朱熹听到这个理由的时候,差点就被笑掉了大牙!老实人不能为君?那要找个什么样的人才行?是被儒家口诛笔伐的始皇那种有雄才大略却残暴无德之辈,还是炀帝那种聪明多智却穷奢极武之君?
老实人是有这样那样的先天缺陷难以弥补,可即便不知道数百年后那些把自己捧上了神坛的明代士人耍的手段,朱熹也能想到老实人最大的好处就是容易糊弄。一个理论上被立为太子后会对官家和满朝文武言听计从的老实人却没能被选中,反倒是那个非常惧内遇事难有主见的恭王受到了太上皇以及一众大臣的鼎力支持!
鱼寒那小混蛋是说过,官家此举很有可能是为了保护庆王不被金人所惦记,反正古往今来的实例早已证明坐上了储君之位的人也不一定就能够顺利继承大统。而如果没有庆王兼判宁国府这事,朱熹倒也愿意相信。但现在么……“申生在内而危,重耳居外而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