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大明1617>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白糖

秋雨不停的落下打在人身上,油布制成的雨衣上发出涮涮的声响,人们不停的搬抬着新到天津港口的货物,将那几艘大船上的货物陆续搬空。

船身原本的位置逐渐变浅,沾满了青苔痕迹的船身抬高了不少。

雨幕涮涮之中,天津港口的栈桥也在烟雨迷蒙之中,更多的货物囤积在港口栈桥处,用油布搭着遮雨。

郑绍来指着雨幕中大片的货物堆放区,嘴里呵出一口白气来,搓了搓手,说道:“这一片全是铁器,用来压舱,我们运过来的压舱货物是糖,这一来一去,铁器到日本,白糖到北方,都是暴利……”

在场的几个人都是点头,这一次台湾北上又来了一批人,第一波人是李平之带队,这个青年官员奉命回军司述职,得看高层的意思,是把他放回台湾当行军司常威的副手,还是调到中枢另有任用。

再过来就是何斌带队,两支队伍共计有近三百人,都是台湾那边的中层军官和官吏,也有一些技术人员,是两边的技术交流结束了,有的是回研究所,有的是技术返回原本的工场,他们有的在台湾一年多,最少也半年以上的时间,现在还是有不少轮值人员留在台湾那边,正常的人员交流,基本上都是从陆路抵天津,然后台湾那边北上也是抵达天津港口,人员和货物在天津分流。

这里的情形已经是公开的秘密。

和记的船只几乎每天都会抵港,几乎都是大明这边没有的大船。

在三四年前,和记的船只以新平堡号为最大,现在这种小船基本上也就是跑跑福建那边,运福建的人员和物资抵台,往日本的航线和往南洋航线,还有抵皮岛和天津,登莱,南京的船只,最少也是天成卫号一般的级别了。

何斌等人坐的船是大同左卫号,这是一艘船身流线型相当漂亮的纵帆船。

在上次对荷兰海战的时候这船还在船厂里没有建成,打完了近两个月时间才下水,第二次航行就是运送货物和人员到天津这边。

船身狭长而有四道桅杆,多面风帆,行走在海上时比福船要快上一倍还多,平均的速度都抵得上福船的最高速。

这一次不仅是有人员交流,也是携带着大量的货物和重要的东西,原本上次交流时就带了不少过来,这一次何斌带的更多,两次相加,数字已经相当骇人。

说天津这边瞒不了人也是相当明显的事,登莱那边,和记的船只以少量装卸货物为主,人员交流几乎不从那边走。

登莱是朝廷和东江交流物资和人员的基地,军事上的作用相当的大。

天津这边则要远一层,不是那么犯忌。

而且天津的巡抚从李邦华换成了武之望,这也是和记乐见其成的事情。

和武之望在榆林打过交道,双方都知道根底,武之望不会有什么不切实际的打算和想法,也不象那些清流官员那样眼里容不得沙子。

双方可以继续友好和坦率的交流……也就是和记给银子,武之望给便利。

驻港口这边还只是一个巡检和驻军千总,当然是和记早就买通了的。

“这就是台湾那边的榨糖?”天津这边港口也有高层过来主持,韩通专门从皮岛过来赶过来,眼巴巴的在雨幕里看着大同左卫号发呆。

韩通乘坐的是新平堡号一系列的商船之一,已经造成好几年,比起普通的商船要大不少,但相对于眼前的大同左卫号就相形见绌,逊色许多。

大同左卫号是正经的纵帆船,船身狭长而桅杆众多,从远处观行驶时犹如海上的一道剪影,纵帆破浪之时,令人有心旷神怡之感。

不仅是老迈的福船不能比,就是其余的西式风帆大船也完全不能与纵帆船相比。

这应该还是几十年上百年后才大量使用的帆船,也是因为和记的出现才提早出现在海上,荷兰人和西班牙人也开始仿制,不过他们已经落后很多,待他们能成规模使用纵帆船时,和记应该已经把整个南洋海面控制在手中了。

“就是甘蔗榨糖。”何斌对韩通这个老资格的副司官也相当的客气,对方跟着张瀚时自己等人还在海上当群盗,根本没有出身可言,就算现在台湾那边发展的不错,彼此之间反而也是要加倍的客气。

台湾孤悬海外,虽然军司不停的派人过去还是有些不妥,有鉴于此,常威和张续文等人商议决定,主动提出要将台湾这边的文武将吏对北方进行定期的交流,由重臣显吏带队定期往北方,或是半年,或是一年两年,任满之后再回台湾。

这样的交流好处是相当明显的,军司方面对台湾那边的官吏将士会更熟悉,不再会有隐隐的排斥感,而台湾这边北上的人员,也会对和记总部更有向心力,更愿意把整个和记当成一家人,而不是台湾和北方的割裂。

如果时间久了人员没有交流,心里隐隐的反感和抗拒是不可避免会发生,尽管现在还没有发现什么苗头,这些事也是及早进行的好,总比到发现时再处置要好的多。

韩通叫人打开一袋麻包,伸手挖出糖来,看了一看,说道:“颗粒有些粗,颜色红黑,这是红糖?”

“没错。”何斌点头道:“你再看看边上那袋。”

韩通再打开一袋去看,见袋中全是细密的白糖,不觉笑道:“这糖才好。”

“好是好,榨起来工序很多。”何斌道:“我们榨红黑糖的办法是跟日本人学的。说来也怪,日本人榨糖的技术不错,但本


状态提示: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白糖--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