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的官员们先是静静地看着争论不休的狄人,又将钦佩的目光投向了秦怀恩,他们明白,到了现在,大楚和狄人的和谈,就可以结束了,而大楚没付出任何超出皇上规定的条件。
实话实说,在这次和谈中,朝廷付出的唯一的现实利益,无非就是返还了对大楚人来说,没什么用的卜骨而已,狄人却觉得占了天大的便宜,而且,可以想见,在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狄人是不会再攻打大楚的了——他们光顾着内部的争权夺利了。
想到回到朝廷后得到的褒奖,大楚的官员们终于承认,在秦怀恩做了钦差大臣后,这次来西北和谈的确是一件美差。
不仅如此,秦怀恩和清露还很懂事儿,当和谈结束后,送给了他们不少的礼物,都是从狄人那里搜刮来的金银珠宝,装在精美的小盒子里,就算数量不多吧,也很高大上。
好吧,其实这个数量不多,是和秦怀恩得到的相比的,对这些官员们的身家来说,着实不少了,关键问题是,这种礼物和差事一点关系都没有啊,上官对下官,根本就涉及不到行贿,只是赏赐而已,财物来路干净,想怎么花用就怎么花用,想怎么显摆就怎么显摆!
在这种情况下,这些人回到京城之后,会对秦怀恩和清露满口的溢美之词,也就不难理解了。
秦怀恩也高兴,他完成了清露的计划,有了这三个部落的人,清露建城所需的人工、管理者、消费者都够了,抢劫和接受道歉后,连建城的本金都有了,嗯,还富余出来一大笔,北平的宅子,可以想怎么就盖就怎么盖了!
潘凌峰更高兴,西北终于安定了下来,巡察和管理再操心,也比开战要强得多,这次西北大捷后,西北的驻军开始不增反降——死亡和伤残,注定是要引来退役高峰的。
而新兵的招募,很是困难,哪怕是施行了积分制,也只是大大延缓了减员的速度而已,要知道,人口数量毕竟是有限的啊,也难怪朝廷对这次和谈给予了厚望。
合约签订后,大楚的其他的官员就回京城去了,但为了陪伴清露在西北办差,秦怀恩和睿儿还是留下了。
很快,狄人部落的迁徙便以堪称神奇的速度完成了,不难看出,他们对这片草场的满意程度,而且迁来的人口,明显多于他们原本的人数,显然是在来之前,已收拢一些小部落,用以增强实力。
对此,秦怀恩和清露都是乐见其成的,自家区域的部落越强大,西北就越安稳,毕竟,这三个部落是对大楚表示了臣服后,才有了今天的气象,往后他们必须得一直依赖下去才行。
清露不仅有了足够的人手,还发现所谓的民族融合,远比她原本想像得要好得多:人家从近百前就开始了。
多年的劫掠,使得狄人贵族占有的大楚女子不计其数,一些大楚的奴隶也在狄人部落生活多年后,和狄人的贫民、奴隶通婚了,多年下来,混血三、四代已屡见不鲜,代代混血的也很常见。
现在这些混血儿因有了更接近大楚人的容貌和技能,可以在清露的手下赚更高的工钱,从以往的被厌弃,变得炙手可热起来,而且随着大楚人在狄人面前地位的提高,他们的生活条件也相应得到了改善。
清露永远都忘不了看到的那一幕,很多跟随狄人部落迁徙回来的大楚奴隶,眼含热泪亲吻脚下的土地,多年漂泊受欺压的苦,对故土的怀念和对亲人的思念,就这么用最质朴的方式表达了出来,看得人不禁热泪盈眶。
秦怀恩说,“看,露露,你又一次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并让他们在有生之年圆了回家的梦!”
睿儿趴在床上,听得连连点头,他的眼圈儿早就红了。
清露说,“光有我还是不行的,主要还在于你们这些出生入死的将士们,”武力是一切的根本,但她也不谦虚,“不过,没有我也是不成的!”经济是提高武力的基础。
清露想了想,“这样吧,提高大楚以及有大楚血统奴隶的收购价格,若是商人们不买,我们用建城的名义买。”就像死契下人那样,“等到建城结束后,想来他们也赚够赎身的银子了,到时候就可以获得自由,成为平民,正好西北的耕种也需要更多的人手。”和狄人的奴隶制度不同,封建社会中的死契下人,一般也是有工钱的。
当然了,遇到当初秦大川那样死抠门儿的主子除外,露城军却是不会这么做的,这相当于给这些奴隶一条更好的生存道路,想来看在银子的面子上,就算是奴隶主不卖了他们,也舍不得把他们轻易地弄死了,还很可能会将他们组织起来做工,以便获得更高的收益。
清露想得很对,很多大楚血统的奴隶,因此获得了自由,剩下的,生活质量也显著提高,更让清露开心的是,绝大多数商人都很面子,对购买这样的下人非常积极踊跃,主要是这样的人也有他们的优势:通晓双方的语言和习惯,更加适应新的生活环境……
人啊,就是要做好事,清露的办法施行了之后,使得西北大楚的人口激增,正好可以用来建城、开荒,就连潘凌峰的兵源都解决了不少。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天气从炎热无比,变得逐渐凉爽,朝廷关于这次和谈给秦怀恩和潘凌峰的嘉奖下来了,睿儿的伤养好了,家里的财物都处理完了,建城、修路完全走向了正轨。
从露城到清城的道路,以骇人的速度延伸着,因为正常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