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泽州稍作休息之后,李治和谢逸便直接往晋阳而去,绕过了晋州。
作为出事的风暴中心晋州,则似乎被遗忘一样,压根没有过问,甚至根本不进去。这让很多人有些搞不懂,不知道晋王殿下和谢长史究竟在打什么主意。
作为当事人,李治和谢逸没有管那么多,仍旧游山玩水地态度,兴致勃勃前往晋阳,好像晋州的事情跟自己压根没有什么关系。
毕竟明确对外的圣旨是让李治前去晋阳拜谒高祖故居,既然如此,那就得遵旨行事。晋州之事没有放在明面上,虽然有河东道黜陟使的身份,但派不上用场,或者压根 没有打算动用权力,行使职责的打算。
没有人知道,李治和谢逸究竟在打什么主意,当然了,最主要还是谢逸的想法。所有人都清楚,此番晋王所谓的河东之行,真正做主的是谢长史。
而谢逸的鬼精灵名声天下皆知,他的想法自然不是旁人能够随意猜到的,也正是因此,却越发让更多人不安。晋州,河东,甚至是长安的很多人得知消息之后,都很是不安,甚至风声鹤唳。
这些谢逸不知道,但能猜到一些,不过这无所谓。谁让他们手脚不干净,做了不该做的事情呢,此时惴惴不安怪不得别人。如果因为自己所为的故弄玄虚,让这些人不安,也是一件好事。
偶尔这么折磨一下某些人,也是一件蛮快乐的事情。你们难受,我游山玩水,顺着汾河一路北上,看着河东风景,便接近了晋阳城。
晋阳也就是后世的太原,位于汾水谷地,自春秋时期,这里就是河东的政治经济中心。战国末期,此处是秦赵两国交战和争夺的重点,汉朝时则是代国都城所在。
隋末之时,唐国公李渊被封为太原留守,奉隋炀帝之命守卫晋阳这座河东大城池。
因为当时的河东肩负着抗击突厥主战场和根据地的任务,李渊的任务比较艰巨,权力自然也比较大。
尤其是隋炀帝杨广北征突厥,被突厥大军围困在雁门关,得李世民解救之后,李家基本上就彻底掌握了河东大权。
待天下群雄并起,纷争出现时,李渊也正是靠着河东这一亩三分地组建了自己的实力与军队,拥有了争雄天下的本钱。
李渊也很会办事,通过自己的舅家孤独家,以及妻子的娘家窦家,儿子李世民的岳家长孙家,争取到了关陇贵族的支持。同时让儿子李建成联姻荥阳郑氏,妹妹联姻太原王氏,从而得到世家贵族巨大的支持,率先攻占了关中。
得关中者得天下,这是从西汉刘邦就开始的教训和共识,李唐图谋关中之后,没有继续支持表兄隋炀帝,而是以代王杨侑为傀儡,架空了隋炀帝,然后趁机东进,先后击败了王世充、窦建德与刘黑闼等人,从而一统天下。
当然了,年幼的代王杨侑也在随后不久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从傀儡直接禅让给李渊当了皇帝。不久之后,就和大部分的亡国之君一样,杨侑也早早死的不明不白。
河东作为李唐的龙兴之地,也算是根基之地,大唐立国之后,晋阳的地位十分特殊,被确立为北都。
晋阳之地重要也可以通过其他一些信息反映出来,比如李治最为钟爱的幼子李治册封为晋王,最疼爱的小女儿为晋阳公主。
当然了,还有更为重要的政治和战略意义,比如抗击突厥。前些年对突厥作战,除了长安正北方的河朔云中一代,并州以北的定襄是主战场,晋阳与河东的战略意义非比寻常。
即便到了今日,东边突厥早已被征服,甚至不复存在,并州的战略意义仍旧重要,要不何必让英国公李绩,这位大唐第一战将来当这个并州大都督府长史,统率六万精锐骑兵驻扎在河东。
无论任何时候,防备着北方草原上的部族都十分重要,突厥人会不会再有异心;何况还有薛延陀这个毒瘤让人很不安心,所以驻军的意义至关重要。
还有一层意思是不能放在明面上的,那就是驻军河东,在某种程度上是为了威慑山东士族,威慑河北世家。
清河崔、博陵崔、赵郡李和范阳卢都在这篇区域里,还有一些其他小一些的世家大族,这些世家掌握了太多的资源和实力,是关乎天下安危因素。当年北齐高欢能够成事,很大程度上就是有这些人的支持。
他们本来就对大唐朝廷离心离德,如果有人在东边起事,难保不会有人起二心。故而少不得要看的紧一些,还是时刻加以提防。
在河东并州驻扎一支大军,试问山东士族们还敢嚣张吗?河东与他们之间只隔着一道太行山,穿过去太容易了,所以少不得要安分守己。
一举两得的妙招,李世民用起来也算是得心应手。
不过还是出了岔子,此番晋州之乱便是个例子,哪里究竟发生了什么尚且不得而知。但李世民却如此在乎自然是有原因的,也许在皇帝眼里,这是山东世家的一次试探,甚至是挑衅。
尤其是当此事与皇子们牵涉上关联的时候,就显得更为麻烦了,李世民不放心的真正原因其实在这里。
只是这些他谁都没有说,没有明确指示谢逸,不过谢逸还算聪明,多少猜测到一些,也算是心里有数。
正因为事情复杂,才不好冒然一头扎进去,过晋州而不入正是因此。还是先来河东中心晋州,前来打探到一些消息,心里有数以后再说。
作为大唐北都,河东中心的通都大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