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中国历代疑案解密>第113章 忠贞报国 诸葛亮有没有写过《后出师表》

诸葛亮是我国古代最着名的贤相之一,他二十一年间,“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最终三分天下,毫不夸张地说,蜀汉凝聚了诸葛亮一生的心血。[]他是怎样一个人呢?我们并不完全是通过《三国志》、《三国演义》和其他史载,最直观的便是他写的前后《出师表》,在《后出师表》中更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名句。但是史家依然怀疑这不是诸葛亮写的,这是怎么回事呢?诸葛亮到底有没有写过《后出师表》呢?

公元223年,刘备亡故后,诸葛亮为了实现北伐目的,加紧步伐,实行了一系列政治和经济措施,稳定南方,发展经济,使蜀汉境内呈现兴旺景象。五年后,在七年时间里对曹魏发动了的六次北伐。公元227年“一出祁山”之前,诸葛亮向后主刘禅上疏《前出师表》,劝勉后主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同时也表达自己以身许国、忠贞不二的思想。[txt全集下载]全篇情感真挚,文笔酣畅,是古代散文中的杰出作品。第一次北伐失利后,诸葛亮引咎责躬,厉兵屯粮,当孙权破曹休,魏兵东下、关中虚弱之时,他再上表请求再次伐魏。因为他第一次北伐时有一篇《出师表》,因此这一次的被称为《后出师表》。

《后出师表》提到“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这是诸葛亮一生的写照。但是,诸葛亮真的写过《后出师表》吗?有的人提出了怀疑!

最早在陈寿《三国志》中,人们发现只载有《前出师表》,而没有《后出师表》。陈寿是三国西晋人,蜀国灭亡时31岁,为什么会没有记载呢?有人认为是因为《三国志》以魏为正统,而《后出师表》中有“魏贼”的语言。《后出师表》最先收录于东晋习凿齿所着《汉晋春秋》,但南朝裴松之注《三国志》引这篇《表》时却注明:“此表,《亮集》所无,出张俨《默记》。”张俨是三国吴人,那么张俨有没有可能得到诸葛亮的第一手资料呢?在南朝皇家着作《昭明文选》中,也只选录《前出师表》,而不收《后出师表》。所以,清人钱大昭在《三国志辨疑》中就怀疑《后表》为后人伪撰,他还认为,习凿齿把它收进《汉晋春秋》有欠考虑,陈寿《三国志》不载此文是“极有卓见”。否认诸葛亮写《后出师表》的理由大致可归纳为如下几点:

一、《后出师表》提及的一些事情与史实明显不符,特别是赵云的逝世日期。《蜀志·赵云传》说赵云“建兴七年卒”,即公元229年,而《后出师表》书于建兴六年(228年)十一月,却有:“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合、邓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余人。”在这其中,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合、邓铜等人,均不见史书记载。其次列数曹操的几次失利,如困于南阳、险于乌巢、危于祈连、僵于黎阳、几败北山、殆死潼关,其中除南阳、乌巢、潼关几次遇险史书有记载外,另几次也没有确切的依据。

二、《后出师表》与《前出师表》在用语立意上完全不同。《后表》,开头直言后主无能,“今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长计取胜,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这不像是臣下对君主的口气,更不像出自诸葛亮之口。其次,《前出师表》表示了诸葛亮对北伐的信心:“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又说:“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后出师表》却一扫前表的信心,列举了六条不解,皆显消沉、沮丧。“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待亡,孰与伐之?”“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时过一年,仅第二次北伐的诸葛亮怎会如此雄心全挫呢?

三、在风格上,《前出师表》中,显示了诸葛亮初年无意为政,故风格高迈。《后出师表》中辞意不免庸陋,如“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四句,两句对偶,意思却完全雷同。清代学者黄式之就说:“《前表》悲壮,《后表》衰飒;《前表》意周而辞简,《后表》意窘而辞繁。”近人比较倾向于《后出师表》非诸葛亮自作。那么伪造者会是谁呢?有人认为是张俨所作,因为《后出师表》出于张俨的《默记》。但是马上就被否定了,因为张俨对于诸葛亮的将才是估价很高的,常叹息假使诸葛亮寿命长一些,北伐一定可以取得胜利。这与《后出师表》疑虑重重的态度全然不同。

又有人认为是诸葛亮的胞侄诸葛恪。诸葛恪在252年孙权临死时,受命为吴大将军,曾发动过对魏的战争。“议者谓为非计”甚众。于是,有可能在纪念诸葛亮基础上伪制《后出师表》。张俨死于266年,这个伪制品也许被收录进他所撰的《默记》。不过也有人认为,由于亲属关系,诸葛恪也可以得到诸葛亮的文字。所以,不管诸葛亮是作为原作者还是另有伪作者,都没有确切可考的依据。罗贯中把《后出师表》写入《三国演义》,大概是抓住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以塑造一个为人所景仰的艺术形象,所以《后出师表》也广为人知。但是诸葛亮究竟有没有写过《后出师表》呢?这还是一个谜。


状态提示:第113章 忠贞报国 诸葛亮有没有写过《后出师表》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