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仙侠修真>柴米油盐中的经济学>第18章 洋布没有销路——供需矛盾

第2章第8节洋布没有销路——供需矛盾

1840年鸦片战争,英国用枪炮强行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英国商人为能打开中国这个广阔的市场而欣喜若狂。当时英国棉纺织业中心曼彻斯特的商人估计,中国有4亿人,假如有1亿人晚上戴睡帽,每人每年用两顶,整个曼彻斯特的棉纺厂日夜加班也做不完,何况还要做衣服呢!于是他们把大量洋布运到中国。

结果与他们的梦想相反,中国当时仍然处于一种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体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保守、封闭,甚至排外的社会习俗。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但没有改变中国人的消费习惯。当时,上层人士穿丝绸,一般老百姓穿自家织的土布,中国人晚上没有戴睡帽的习惯,洋布根本卖不出去。

与之相对应的是我国古代有“洛阳纸贵”这么一个故事。《晋书?文苑?左思传》中记载:在西晋太康年间出了位很有名的文学家,他就是左思。经过长期准备,他写出了一部《三都赋》,当时人们都认为其水平超过了汉朝班固写的《两都赋》和张衡写的《两京赋》。一时间,在京城洛阳广为流传,人们啧啧称赞,竞相传抄,一下子使纸昂贵了好几倍。原来每刀千文的纸一下子涨到两千文、三千文,后来竟销售一空,不少人只好到外地买纸,抄写这篇千古名赋。

英国的洋布之所以卖不出去,是因为市场上根本没有对洋布的需求;洛阳的纸价一夜之间翻了好几倍则是因为市场对纸需求过大。两个例子一正一反很好说明了供需矛盾对市场的巨大影响。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曾经说过,“学习经济学是再简单不过的事了,你只要掌握两件事,一个叫供给,一个叫需求。”一般来说,供需平衡时,市场价格就是正常价格。当供大于求时,市场价格低于正常价格;当供不应求时,市场价格高于正常价格。

供给指的是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商品的数量。这种供给是指有效供给,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生产者有出售的愿望和供应的能力。需求指的是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的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指的是消费者想得到某种商品的愿望。需求不是自然和主观的愿望,而是有效的需要,它包括两个条件:消费者有yù_wàng的购买和有能力的购买。

关于供给与需求的关系,人们普遍认为需求决定供给,如人们有穿皮鞋的需求,市场上才会出现皮鞋的生产与销售。不过,供给学派强调经济的供给方面,认为需求会自动适应供给。

曾经有一个“向和尚卖梳子,卖得越多越好”的营销故事。

几乎所有的人都对这样的命题表示怀疑:把梳子卖给和尚?这怎么可能呢?搞错没有?和尚没有头发,根本就用不着梳子。面对根本没有需求的市场,许多人都打了退堂鼓,但还是有甲、乙、丙三个人勇敢地接受了挑战……

一个星期的期限到了,三人回公司汇报各自的销售实践成果,甲先生只卖出1把,乙先生卖出10把,丙先生居然卖出了1000把。同样的条件,为什么结果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呢?

甲先生说,他跑了三座寺院,受到了无数次和尚的臭骂和追打,但仍然不屈不挠,终于在下山的时候碰到了一个小和尚因为头皮痒在挠头,他递上了一把梳子,小和尚很高兴地买了这把梳子。

乙先生去了一座名山古寺,由于山高风大,把前来进香的善男信女的头发都吹乱了。乙先生找到住持,说:“蓬头垢面对佛是不敬的,应在每座香案前放把木梳,供善男信女梳头。”住持认为有理。那庙共有10座香案,于是住持买下10把梳子。

丙先生来到一座香火极旺的深山宝刹,对住持说:“凡来进香者,多有一颗虔诚之心,宝刹应有回赠,保佑平安吉祥,鼓励多行善事。我有一批梳子,您的书法超群,可刻上‘积善梳’三字,然后作为赠品。”住持听罢大喜,立刻买下1000把梳子。

看似没有需求,被丙开拓出来崭新的市场。通过这个故事来看,经济学的“需求决定供给”的论断不是绝对的。

鲁迅先生在《朝花夕拾》中的《藤野先生》一文中有这样的句子:“大概是物以稀为贵吧。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供需不平衡导致这些商品的尊贵,因此,白菜在浙江能卖出好价钱,而芦荟在北京也能卖出好价钱。

在一般情况下,需求与价格的关系成反比,即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少;价格下降,需求量上升。例如,如果每勺冰激凌的价格上升了2角钱,你将会少买冰激凌,你会购买冷冻酸奶。如果每勺冰激凌的价格下降2角钱,你会多买一些。由于需求量随着价格上升而减少,随着价格下降而增加,这就是需求量与价格负相关。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这种关系对经济中大部分物品都是适用的,而且,实际上这种关系如此普遍,以至于经济学家称之为需求规律: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一种物品价格上升,该物品需求量减少。

价格是市场的晴雨表,反映了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变化。供给与需求是使市场经济运行的力量,它们决定了每种物品的产量以及出售的价格。另外,价


状态提示:第18章 洋布没有销路——供需矛盾--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